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當地時間4月30日,多明尼加政府表示只承認「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承認台灣是該國的一部分。而通過這一決定,多明尼加將與台灣正式斷交。官員指出,中國與多明尼加每年有高達20億美元的貿易額,是加勒比海地區第二大的中國貿易夥伴,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明尼加外長瓦嘉斯(Miguel Vargas Maldonado)簽署聯合公報時表示,多明尼加終止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並與中國建交,是符合國際法。他強調,「北京將成為多明尼加的好朋友」。
而內地官媒《環球時報》5月1日則發表名為「台灣丟多米尼加,離零邦交又近一步」的評論文章,指出「就這麼與大陸僵持下去,台灣『外交』最終將被窒息,變成零『邦交國』」。
評論指,在陳水扁期間,兩岸「外交戰」還互有攻防,台灣曾用經援挖走中國邦交國馬其頓,轟動一時,但到了蔡英文時期,兩岸實力進一步懸殊,「北京已是國際政治巨人,台灣在北京面前形同一個小矮子,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
翻查資料,台灣和多明尼加於1941年4月9日建交,過去台灣曾為多明尼加提供多項援助,包含提供農業技術團等。據《聯合報》報導,台灣去年曾向對方援贈高達3500萬美元的軍備。
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次斷交「大家都心知肚明」,並指這是北京當局對台灣再次的打壓」。她指出這些作為,已實質破壞兩岸關係的現狀,不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片面改變台海穩定的現狀。
據《中央社》報導,過去18年,共有13個國家與台灣斷交,當中包括:
多明尼加(Dominicana)、巴拿馬(Panama)、聖多美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岡比亞(Gambia)、馬拉維(Malawi)、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乍得(Chad)、塞內加爾(Senegal)、格拉納達(Granada)、瓦努阿圖(Vanuatu)、多米尼克(The Commonwealth of Dominica)、賴比瑞亞(Liberia)、馬其頓(Macedonia)
綜合過去媒體報導,這些國家與台灣斷交的原因,不少與中國有關係,並涉及金錢援助。
塞內加爾
西非國家塞內加爾總統瓦德(Abdoulaye Wade)於2005年致函給時任台灣總統陳水扁,宣布與中國復交,跟台灣只維持「經濟、商業和文化」關係。據當時台灣外交部指,中國開出2億美元援助的建交條件。
乍得
非洲中部國家乍得於2006年與台灣斷交,台灣外交部當時發表聲明指,「查德共和國政府頃屈服來自中國之強大壓力,決定與中國復交」。台灣政府對此至表遺憾,並指政府為維護國家尊嚴、主權及人民福祉,決定自即日起中止與查德共和國之外交關係,並停止一切援助計畫。
聖多美普林西比
2016年,聖多美普林西比在斷交前要求台灣給予2億1000萬美元的金錢援助,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安會議後,決定拒絕,雙邊外交關係因此終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其後表示,歡迎聖普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
馬拉維在與台灣建交41年後,於2007年宣布斷交,原因是當時中國承諾給予金錢援助,幫助開發天然氣資源並贊助基礎建設。但不到2年時間,當時總統穆薩里卡(Bingu wa Mutharika)坦言後悔,直說與中國建交「成果未如預期」,當中一些承諾更沒有實現,並指與台斷交是一個錯誤。
據《聯合報》報導,當初台灣醫療團到馬拉威建設醫院,追蹤愛滋病患者,讓愛滋病控制出現成效。但在斷交後,台灣醫療團撤出,中國派來的人員質素參差不齊,也缺乏對於控制愛滋的全面性規劃,令人員難以延續計劃發展及成果。
亞太地區:
吉里巴斯(Kiribati)、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諾魯(Nauru)、帛琉(Palau)、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吐瓦魯(Tuvalu)
非洲地區: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斯威士蘭(Swaziland)
拉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薩爾瓦多(Salvador)、危地馬拉(Guatemala)、海地(Haiti)、洪都拉斯(Honduras)、尼加拉瓜(Nicaragua)、伯利兹(Belize)、巴拉圭(Paraguay)、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聖露西亞(Saint Lucia)、聖文森(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歐洲地區:
教廷(梵蒂岡)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