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昨日,網名為「也納」的網友發布了一條配視頻的帖文,文字描述視頻內容是「武漢市教育局學生管弦樂團成立周年音樂會上演奏的拉德茨基進行曲」,但「也納」同時意有所指地補充道「不管怎麼說,成立樂團這是個好事……但希望樂團成立兩周年的時候能演奏的比這次好……」
相信不少人對《拉德茨基進行曲》(Radetzky-Marsch)的旋律並不陌生,這首由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創作的作品是每年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新年音樂會的終場曲目。在視頻中進行表演的是武漢市教育局從全市各學校中挑選並組建的學生管弦樂團,但是伴隨著指揮孫剛的一聲令下,學生們演奏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卻集體走音,幾乎令人聽不出原曲的痕跡。
視頻發布不到一日,即引來超過六千條網友點評。有網友稱,「看完這段演出我開始懷疑人生」、「是不是每個聲部拿的譜子都不一樣?」、「我竟然聽出了末日感」、「演出的慘烈程度堪比車禍現場」,有網友調侃稱這首演出曲目「應該叫『拉得刺激進行曲』」,還有網友認為指揮應對演出效果負有很大責任,「字幕滾動的履歷有多牛逼,對比就有多慘烈」。
有認真網友分析,「可能是為了趕演出任務,建議像這樣不成熟的作品最好是不要拿來展示」、「不是孩子還小就能原諒音準問題的,小朋友自己音都拉不准就混在各聲部調都不在一起的樂隊裡,真的全廢了……老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有網友分析,學生們的訓練很可能是各自找譜排練加上非正規訓練,導致最後集合演出時各聲部無法磨合。
這段視頻隨後被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各大內地媒體點評並分享,最後,武漢教育局官方微博帳號「武漢教育」不得不出面解畫。「武漢教育」稱這場表演並非最近發生,而是2012年該市教育局學生管弦樂團成立一周年時的匯報演出。
武漢市教育局承認視頻中的演出「稚嫩」、「不專業」、「漏洞多多」,但同時解釋這是因應2011年3月武漢市教育局為推動全市學校樂團建設做出的一次革新,樂團成立的一周年內,「來自武漢市各個學校的同學們和家長們克服了時間、地域的各種問題,堅持參加每周一次的集中授課和練習,才有了這樣一場匯報專演」。
「武漢教育」最後指,6年過去,視頻中表演的學生早已成長,武漢市學校器樂團隊也在蓬勃發展,呼籲網友「為孩子們留一份寬容和等待,相信明天的他們會更精彩」。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