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國企私有化如何變得「禍國殃民」?

2018-07-24 19:42:3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江蘇延申』、『長春長生』和『深圳康泰』原本都是老牌製藥企業,部分還曾是國有企業。(圖片來源)

【香港輕新聞】全國熱議的長生生物疫苗事件,中國藥監局在本月15日已收回該公司的藥品GMP證書。真正令此事眾人皆知的,是一篇名為「疫苗之王」的文章。文章不僅展示長春長生公司如何由一間國企逐步私有化,還介紹了其他商人用十餘年時間對國內老牌疫苗企業的「私有化改造」……

這篇題為《疫苗之王》的文章最初由作者「獸爺」發佈在微信公眾號「獸樓處」上,其後在微信平台的廣泛流傳,造就了目前國內人盡皆知的「長春長生疫苗醜聞」。「獸爺」指,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原名為「長春長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8月。

「長春長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本由「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春高新」)持有59%的股份,而「長春高新」本身是一家國有色彩濃厚的企業,其創立之初是一家由職工參與發起設立的國有企業。換句話說,「長春長生」當年是一家隸屬國有企業的疫苗公司。

「疫苗之王」一文指,2001年9月「長春長生」公司迎來了「一大一小」兩位新股東:其中一位大股東是持股權30%的前江蘇延申生物董事長韓剛君,另一位小股東則是韓剛君與現深圳康泰生物實際控制人杜偉民聯手創辦的合資公司,彼時的杜偉民仍是長生生物的銷售總監。

「長春長生」私有化疑點重重

然而就在兩年後,「長春高新」展現出售其所持有的「長春長生」所有股份的意圖,並開始尋找買家。同年12月,「長春高新」副董事長高俊芳以每股2.4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買入1,734萬股「長春長生」股份,佔「長春長生」總股權的34.68%。不過,高俊芳當年的舉動曾一度引起輿論質疑她的行為是「低價賤賣國有資產」:因為當時有其他競標者,願意以每股3元的價格競投「長春長生」的股權,但被當時任副董事長的高俊芳本人拒絕了。

當年這件風波,最終隨「長春高新」一份修改後的轉讓方案而一錘定音:修改後的版本中,另一民營綜合企業「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2.7元的價格持有「長春長生」的1,734萬股,34.68%的股權;而高俊芳則受讓1,250萬股,減持為25%的股權,每股價格也是2.7元。

不過,即使作出了以上調整,高俊芳仍然是「長春長生」的第三大股東。而且在2007年,韓剛君決定將自己持有的30%股份全部賣給高俊芳,自此,高俊芳以55%的持股成為了「長生生物」實際上的「絕對控制人」。到這時,「長春長生」已基本完成了從「國有企業下屬公司」到「私有化」的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高俊芳當時以「長春高新」副董事長的身份收購股權,但媒體查出她自報當時自己的月收入為人民幣6000元,每年的獎金為幾十萬到一百萬元。在不同的報導文件中,高俊芳對自己收購股權時的資金來源也有不同的解釋:在其中一則消息中,高俊芳自言出資200萬元,餘下的資金是向親友借得;而在另一則消息中,她又指除了自己出資的部分外,其餘資金是向銀行抵押貸款而來。儘管這次收購疑點重重,然而在外界廣泛質疑中,高俊芳最終仍然頂住壓力完成了「長春長生」的私有化。

之後,在2015年「長春長生」借「黃海機械」的外殼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市值為55億元人民幣,與當時剛完成私有化,估值僅為1.2億元的「長春長生」相比,市值翻了45倍有餘。

「江蘇延申」的發跡與上市失敗

至於曾經持有「長春長生」股權的韓剛君與杜偉民二人,則開始將眼光轉向中國國內其他老牌疫苗企業。根據「疫苗之王」的記錄,韓杜二人在2007年到2013年之間,還完成了如下幾項控股行為:

2007年,韓剛君與杜偉民合夥以2,000萬元購得江蘇疫苗類高科技企業「常州延申」90%股份,並將「常州延申」改組為「江蘇延申」,韓剛君任公司董事長。「江蘇延申」在其後三年內,拿到數種疫苗的生產批文,並成為中國最大流感疫苗供應商與第四大瘋狗症疫苗公司。

韓杜二人一度準備將「江蘇延申」上市,但在2009年的一次針對瘋狗症疫苗的抽查中,「江蘇延申」被查出有五批產品涉嫌偷工減料、作假等情況。不過,「江蘇延申」當年並沒有召回涉事的18萬份疫苗,企業僅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受到罰款300萬元,總經理及五名員工判刑的處罰。

不過,「江蘇延申」在此案半年後就又獲得了甲流疫苗生產牌照,以極快的速度東山再起。而大股東之一的杜偉民則將自己所持的「江蘇延申」股份全部轉讓後退出了公司。

「深圳康泰」自毀招牌?

杜偉民從2008年起,開始收購另一家國有企業——深圳康泰生物的股份。「深圳康泰」在國內以生產乙肝疫苗聞名,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的乙肝疫苗技術,來自於1989年美國「默沙東」公司(Merck & Co., Inc.)的技術轉讓,當時的默沙東公司以700萬美元的低價向中國轉讓了乙肝疫苗生產的全套工藝技術,該決定在內地多年來成為坊間美談。

在杜偉民接手「深圳康泰」大部分股權後,他通過收購其他內地生物科技公司的方式,以極快的速度大幅拓展了該公司的產品種類,2012至2013短短一年間,「深圳康泰」一共有三款自主研發的疫苗先後上市;而針對「深圳康泰」一直以來的「拳頭產品」乙肝疫苗,他以遠低於國家規定出廠價9.3元的6.9元價格,打敗其他競爭者,獲得政府招標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項目的大宗訂單。

不過,就在2013年底,「深圳康泰」出現疫苗危機,數名新生兒在接種康泰乙肝疫苗後相繼死亡。不過,這場危機在一個月後平息,「深圳康泰」隨即以市值400億元上市,比杜偉民收購時的6億元價值翻了60多倍。

三位「疫苗之王」的「成功模式」?

根據「疫苗之王」文章的總結,高俊芳、韓剛君與杜偉民三位商人對於內地疫苗企業的控制與改造有著類似的方式:

  • 首先,他們一開始均瞄準有著中國國有生物製劑研究所支持的老牌疫苗企業;
  • 其次,三人都以低價入股這些疫苗企業並實施完全控股,並盡可能在短時間內拿到多種疫苗的生產牌照,為上市鋪路;
  • 最後,這些企業所屬的相關部門,均沒有意識到疫苗生產牌照的價值,令商人們有機可乘,鑽了用疫苗盈利的空子。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18-07-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