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金融名人籲私營經濟離場 官媒批企圖開歷史倒車

2018-09-14 14:22:32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內地著名金融界人士吳小平日前發表文章,稱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歷史任務,應逐漸離場,又指當前強國之戰,國家必須集中力量,引起嘩然,有人質疑是否主張國家走回頭路。官媒亦高調駁斥,指是逆改革開放潮流而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危險想法。

這篇文章題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作者為內地著名金融界人士吳小平。據指,吳小平是米牛網聯合創辦人,杭州米雲科技聯合創辦人,並曾在上市公司併購部、外資銀行衍生產品部門以及投行機構銷售部門任職,更參與創建中金公司零售業務及財富管理部,及擔任執行總經理。

私營經濟不宜盲目擴大

吳小平於文章明確提出,目前中國私營經濟已經初步完成了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下一步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提倡採取公私混合制經濟。

吳小平解釋,進入到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已成為世界第一,但在大量高新技術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存在巨大鴻溝;而在考慮到老齡化、經濟增長優勢和資源稟賦,此時中國追不上,將來可能一直追不上。

宜集中國家力量發展

吳小平認為,如果此時不能集中國家力量,完全讓市場說話,徹底走經濟自由化的道路,中國經濟社會的改革開放,將面臨難以想像的壓力及阻力,「已經取得的優勢和成果,也可能逐步喪失」。

吳小平又以歷史為例,指在一戰二戰前後,面對優勢對手的層層緊逼,蘇俄、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發展經濟都表明︰一方面允許大規模私營經濟存在,一方面要求他們高度圍繞國家意志發展,緊密服從國家發展要求,「這是短時間內獲得國家競爭優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不二法門」。

文章最後強調,面對當今國運之爭,當前強國之戰,國家必須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必須統籌發展,必須令行禁止;亦以「私營企業,有其優勢,有其劣根」一句作結 。

網絡圖片

吳小平:很多人並沒有讀懂文章

短短一天,文章已有逾兩萬評論,並在爭議聲中被刪掉,目前在主流媒體上已看不見相關原文。據指,面對輿論壓力,吳小平表示,很多人並沒有讀懂文章,「如果需要解釋太多的話,就會有更多值得探討的內容,所以不想在這個階段做任何解釋」。

內地網民:要返回人民公社的時代?

對於「私營經濟離場」之論,內地網民有不同看法,部分人認為這是主張走回頭路,質疑「是不是也可以恢復人民公社了」、「是要再來共產主義」、「現在經濟依然以發展為重,想要經濟實體迅速反應和滿足消費需求,私營經濟就不可或缺」。不過,亦有人聯想起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宣布退休一事,「我只看到了,馬雲要退休了,真是明白人」。

昨日(13日),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亦對此事作出回應,稱沒培養好學生,老師也有責任。賀強教授表示,現在民營經濟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是可有可無,「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財政收入;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就業,民營企業佔全部企業的90%以上」。

網絡圖片

言論遭官媒駁斥:企圖開歷史倒車

這篇文章雖然已被刪除,但風波仍未見平息,官媒紛紛對此言論作出批評。

內地《經濟日報》撰文,對這種蠱惑人心的奇葩論調應高度警惕,「這無疑是逆改革開放潮流而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危險想法。」文章強調,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新京報》亦發文駁斥,要求私營經濟「逐漸離場」代表了一種錯誤思潮。文章引述吳小平指,中國發展私有經濟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公有經濟的發展,「可是,這個觀點不僅不符合對發展私營經濟的一貫要求,也不符合私營經濟所走過的發展道路」。

《人民日報》今日(14日)則指吳小平言論是有悖常識的「奇談怪論」,不出意料受到了壓倒性的輿論批評。

文章指出,民營經濟在當前形勢下確實承擔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規模較小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著生存考驗,但黨中央都看在眼裡,並且已經拿出了切實的改革舉措,「我們對民營經濟的包容與支持始終如一,人們在市場經濟中創造未來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論調是一股暗流?

內地《澎湃新聞》也發表社論談及此事,並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市場經濟體制讓中國走出了物質匱乏的時代,多種所有制企業的同場競技,累積起巨量的民間財富,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而有人提出「私有經濟退出論」,意在重回計劃經濟時代,不啻於在中國經濟轉型期裡「自毀長城」。

不過,文章認為,表面上看「私有經濟退出論」只是個別自媒體的聲音,但這一論調卻是一股暗流,值得高度警惕。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18-09-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