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每5個港人1個窮人 政府「愈扶愈貧」?

2018-11-20 14:19:38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最新本港貧窮報告顯示,貧窮人口近138萬,創2009年來新高。多間報章社評均指出港府扶貧工作應更全面及深入,不能再只停留於現金政策援助;有評論則認為,官員多次「戴頭盔」提及官方貧窮線難以反映香港實際狀況,可謂失去當初訂立的意義,而市民目前更需要的是一條「扶貧線」。

扶貧委員會昨日(19日)公布本港去年貧窮情況,當中貧窮人口接近138 萬,貧窮率20.1%,創9 年新高。《信報》「獨眼香江」紀曉風專欄引述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愈扶愈貧」的形容「不恰當」,他解釋,社會覺得138萬貧窮人口「很嚴重」,但數字不反映實際情況,因這是政策未介入前的數據;在政策介入後的數字,貧窮人口會降至101萬,較2016年增1萬人。

今日《明報》社評特別關注兒童貧窮率不跌反升的問題,並稱此是「敲響跨代貧窮警鐘」,令人憂慮;雖然政府官員承認長者貧窮率「明顯改善」,惟兒童貧窮率上升起了抵消作用;而教育機會不平等導致貧富懸殊惡化,基層兒童普遍缺乏社交及學習資源。

社評認為,近年政府社福開支顯著增長,要將自由市場經濟加劇貧富懸殊的趨勢扭轉,單靠財富再分配措施不足以縮窄差距,「政府若要縮窄貧富懸殊,必須調整思維,扶貧工作必須更全面更深入,不能只停留於現金政策援助」。

《文匯報》社評則指出,本港產業升級轉型進度緩慢,以信息科技為代表的創科產業,發展落後於周邊地區,而本港高增值行業能夠吸納的人手有限,大多數就業人口只能從事低增值、低技術的服務性行業;要減少本港貧窮人口,不能單靠政府福利政策,更關鍵的是把本港經濟做大做強,加快產業多元,令財富效應逐級傳遞,從而扭轉目前「塘水滾塘魚」靠政府救濟的困境。

對於港府過去扶貧政策成效,《東方日報》社評指出,這些都是小打小鬧,小恩小惠,是「治標不治本」。社評舉例指,如要解決長者貧窮問題,莫過於設立全民退保制度,「可惜港府堅持與民為敵,在強積金制度已證明失敗的情況下,又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年金計劃,最終劣評如潮」。

社評批評,香港一方面庫房年年水浸,一方面窮人數量不減反增;一方面高官領取世界一流的高薪厚祿,尋常一個局長的收入超過了大國領導人,一方面打工仔生活「壓力山大」;而香港貧富懸殊冠絕發達經濟體,首先就體現在「官富民窮」上。

扶貧委員會於2012年重新設立,由時任政務司司長、現任特首林鄭月娥領導。委員會採用「相對貧窮」準則訂立官方貧窮線,並把標準定於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而貧窮線的收入水平會不斷變動;去年低於以下界線即屬貧窮:

  • 一人家庭月入$4,000
  • 二人家庭月入$9,800
  • 三人家庭月入$15,000
  • 四人家庭月入$19,900
  • 五人家庭月入$20,300
  • 六人家庭月入$22,500

《香港01》分析,目前貧窮線的計算忽略了很多釐清貧富之別的重要因素。政府在記者會上承認數字未有計算資產、負債等因素,意味一些「低收入、高資產」的人士或會被界定為貧窮人口;相反負債高而收入高於貧窮線的人,則可能受到忽視,影響準確性,「如果貧窮線的作用只是提醒政府貧窮問題存在,要求未免過低,失卻訂立數字的意義;目前市民更加需要的,正正是一條『扶貧線』」。

文章認為,現時貧窮線數字無法顯示香港實際貧窮狀況,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的羅致光在記者會上也多次主動提及數字有何「水分」,不斷「戴頭盔」。因此,即使先進國家普遍使用「相對貧窮」的計法,政府亦需按照本港實際情況,制訂貧窮標準,否則即使政府坦白承認數字的不足,也難免影響公眾對整個扶貧政策的信心。

《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11-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