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賣地價值被低估?掏空庫房?明日大嶼賺定蝕?

2019-03-20 10:52:4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政府19 日公布「明日大嶼願景」造價及回報初步估算,以回應「掏空庫房」的批評。有意見認為,批評只著眼計劃的投資,未有考慮填海後的賣地價值,該計劃是賺錢而非蝕本;亦有意見認為計劃進展太慢「遠水難救近火」,憂慮計劃竣工後,樓價依然是超出能以負擔的水平,質疑填海未能有效達到目標,政府在短期內仍要想方設法增加公共設施與公營服務,要盡量消弭港人的憤慨。

填海賣地價值被低估?

《明報》「聞風筆動」李先知文章指出,發展局長黃偉綸昨日(19日),為「明日大嶼」填海工程揭開序幕,列舉出測量師學會的數據,提出填海及交通基建,初步估算成本6,240 億元,該估算只涉及1,000 公頃交椅洲填海,不包括林鄭提出的額外700 公頃;又稱「土地收益估算可達9,740 億至11,430 億元,目的是反駁明日大嶼並不「掏空庫房」。文章引述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主席趙錦權表示,「外界聚焦於填海和基建成本,沒什麼人提及填海後的賣地價值」。

政府務實為減少爭議

李先知文章認為「政府明白這場輿論戰不易打,因而採取策略,首次『透明』地攤出各項成本數據,希望以解說方式向公眾陳述填海好處,並刻意表明要聚焦於1,000 公頃填海,有爭議的700 公頃則刻意避談」。文章引述政府中人表示,此舉是「務實」,承認這是為減少爭議,「方案與土地小組提出的出入不大,而主流民意較支持土地組的方案」。

控制造價不因噎廢食

《明報》社評認為,「近年本港多項基建工程超支嚴重,公眾憂慮重蹈覆轍」,政府「必須汲取教訓控制造價,可是亦不應因噎廢食,放棄長遠基建發展規劃」;高鐵和沙中線工程嚴重超支,倘若「明日大嶼」超支三成,造價便將升破8,000億元。基建投資是基於長遠需要,多管齊下覓地建屋是社會共識,應探討如何嚴控工程開支,而非「斬腳趾避沙蟲」。

計劃是賺錢而非蝕本

《香港經濟日報》「有政戲」傅流螢文章認為,「耗盡香港儲備」是反對的最大理據,「港府昨日的初步財務評估,有助平息此憂慮」。政府引述測量師學會的估計,「計劃造價只是6,240億元,賣地收入卻至少7,000億元,甚至逾1萬億元」;文章認為「計劃是賺錢而非蝕本,而且明日大嶼開支是分開10至15年攤分,又可以舉債」。

填海未有效達到目標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表示,「驟眼看明日大嶼是穩賺不賠」,然而仔細研究數據,「填海得來的地皮3成用作建私樓,若以上限7.8萬個面積約800呎單位計算,賣地收入約6,300億至7,560億元,即每平方呎樓面地價仍需逾1萬至1.2萬元,不禁令人質疑填海未能有效達到目標」。社評認為「假如市民等了16年後,發現地價仍然是那麼貴,樓價依然是超出負擔水平,會有甚麼感受」?若然樓價持續下跌,「政府有否估算賣地收入仍可抵銷填海和基建成本嗎?屆時政府會蝕賣土地」?

市民對政府沒有信心

《東方日報》社評表示,民意並非絕對反對計劃,然而對於「好事也辦成壞事的無能政府沒有信心」,在未能證明自己的誠信之前,任何大型填海計劃都不值得支持。「明日大嶼計劃規模史無前例,尚在紙上談兵階段成本已激增逾倍,最終若付之實施,成本必定是天文數字,有人預言港府將因此計劃而破產,絕非危言聳聽」。

短期內仍該想方設法

《信報》社評認為,填海「掏空庫房之說,實屬杞人憂天」,社評擔心的「不是造價太高,而是工程太慢」,要等到「十多年後才有樓宇落成入伙,遠水未必救得了近火」。「姑勿論庫房盈虛,海可以照填,地可以照造,但政府不應守株待兔,短期內仍該想方設法增加公共設施與公營服務,盡量消弭港人的憤慨」。

環保應凌駕成本考慮

《星島日報》社評表示,「人工島可以大幅紓解本港的土地荒,經濟效益毋庸低估,要注意的是盡力降低牽涉的環境代價」。政府評估交椅洲一帶海域生態價值相對較低,但是填海造成的污始終會破壞生態。現時填海技術「比當年赤鱲角機場填海先進得多,第三條跑道填海就利用先進科技隔絕和凝固淤泥,在降低污染方面大為進步,當然成本會貴很多,但也值得,當局須以保護海域環境凌駕成本考慮」。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3-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