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 中國「一帶一路」將成蘇聯覆轍?

2018-08-21 17:23:44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美國彭博社發表文章,指「一帶一路」在經濟收益低落的地區進行鉅額投資,最終拖垮經濟。(網絡設計圖片)

【香港輕新聞】美國彭博社專欄作者費克林(David Fickling)上周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發展「一帶一路」計劃,就與蘇聯發展西伯利亞的情況一樣,在經濟收益低落的地區進行鉅額投資,最終拖垮經濟。文章指出,大國會以經濟實力進行擴張,為維持戰略上的優勢而耗用大量資金,令投資更有經濟價值的資本減少,從而導致不可避免的經濟衰退。

導致帝國崩潰的原因

彭博社專欄作者費克林(David Fickling)上周以「中國一帶一路之中的蘇聯崩潰回響」(Soviet Collapse Echoes in China’s Belt and Road)為題,指出導致大國崩潰的最終原因是投資的問題。大國都會以經濟潛力發長軍事力量,一旦過度擴張時,就會欠缺投資更具生產力及回報的項目,引致不可避免的國力衰退。文章指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與軍事姿態,是基於鄰國的鉅額支出有著密切的關係,前景頗堪憂慮。

勞動力五十年來首降

目前中國與1970年代的蘇聯的情況一樣,即將結束漫長的勞動力繁榮時期,預料於2018年,中國勞動力人口會是五十年以來首次下降,人口紅利即將用盡。中國希望利用大量的投資以用保持經濟發展動力以及領土的完整,而「一帶一路」的成敗將會決定能否實現繁榮,但是恐怕因而會步上蘇聯開發西伯利亞的後塵,最終導致國家崩潰。

錯誤的投資要受代價

中國「一帶一路」大部分項目位於馬來西亞、南亞及印度,文章認為類似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項目是中國擴展戰略影響力的方式,但由於投資會面臨違約的情況,小國會因經濟能力而拖延還款,錯誤支出會削弱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亦令中國的經濟風險升高。

輸油管道效益不明顯

中信集團領導建設的96億美元的深海港「皎漂港」(Kyaukpyu)及工業區的建設,其目的是配合中緬油氣管道的發展,預期管道利用率要達至一半以上才會收支平衡。然而管道自2013年開通以來,利用率連三分之一亦未達至,文章認為該投資並未得到理想的收益。該管道在昆明末端有一加工能力為每日26萬桶的原油加工廠,囿於原油供應不足,同樣仍未充分發揮其產能。

中緬油氣管道工程龍陵分輸站(圖擷自維基百科)

海運成效較陸運為高

文章評論指,今年前四個月歐洲與上海鐵路樞紐義烏之間的貨運價值為22.7億人民幣,只相當一艘巨型貨櫃輪所運載貨值的三分之一,亦僅等於中國四大港口三個小時所處理的貨物價值,再加上亞州鐵路軌距不一,會增加鐵路運輸的成本,現時中國與歐洲之間仍以海空運輸為主。文章指出「一帶一路」仍大舉投資鐵路,似乎誤解東西方貿易的歷史,有違基本的經濟學。

中歐班列鐵路運輸(網絡圖片)

值得參考蘇聯衰落史

在1950年代,蘇聯的經濟的發展速度僅次於日本,超越西方各國。踏入1960年代,蘇聯開始發展西伯利亞,並投入了全蘇聯三分之一的重型建築設備及大量資金,開發天然氣、煤礦、鋁廠及幾百公里的鐵路。經濟學家羅伯特·艾倫(Robert C. Allen)在2001年論文《蘇聯經濟興衰》中指出,蘇聯西伯利亞自然資源的開發是巨大的投資,然而GDP卻幾乎沒有增長,最終破壞整個經濟的生產力。

1960年代,蘇聯開始發展西伯利亞天然資源。(網絡圖片)

中國資本向內陸轉移

文章指出,2016年中國的西部地區佔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的比例約為19.5%,而一線城市和廣東省則為15.4%。自2007年以來,中部和西部欠發達地區已經吞沒大部分固定資本;2008年以來的單位勞動力成本已超過生產率增長,意味經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不具競爭力。文章認為在經濟數據疲弱和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錯誤投資會加劇侵蝕經濟增長的基礎,綜合各種情況分析,中國正在播下經濟衰落的種子。

By 2018-08-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