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博評
    離開原有工程泊位,在拖船協助下開始進行廠方航行測試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重巡洋艦。(網絡圖片)    經過16年的工程,俄國海軍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重巡洋艦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終於拆去工棚並安裝好大部分電子設備,在拖船帶動下進行廠方海試,同時駛至母港北德文斯克西側的消磁中心進行消磁工作,隨後將進行各項船艦、動力、電子儀器等的全面測試。年初俄國海軍曾宣稱於明年回到現役狀態,似乎不全然是空言。 11月中拍攝的照片,基本已改裝完成但腳手架還未拆,清晰度相當高。(網絡圖片)   雖說整修工作在2008年正式開工,但早期預算不多,加上2014年開始西方全面制裁,甚至在2017年前也只是拆去要改建的裝備和位置,例如過去P-700傾斜發射井及一堆舊雷達與艦砲等。真正全面內部翻新(如換管線及動力機組、翻修反應堆等)到2018-19年才全面展開。 這次翻修的內容除了翻修動力機組、全面更換內部管線、更新損管及換裝UKSK垂發這些官方有比較明確描述的內容外,其他電戰和雷達設備以至CIC等則一直眾說紛紜,各類改裝計劃也愈說愈離奇。就算早年流傳的一份「採購項目」,其名單部分也和垷時的裝備似乎對不上。 5月時的衛星照片,清晰可見10組大型UKSK垂直發射器。(GOOGLE EARTH照片)   單就武裝而言,其實反而是有相當簡化的,垂直發射武器由過去的三種更改為兩種,原有的20發遠程反艦巡航導彈P-700連發射器都整個拆掉,並裝入使用大型彈械的標準化UKSK垂直發射管10組80個,可發射寶石、口徑系列等巡航導彈與中長程反艦、陸攻甚至反潛導彈外,還能搭載最新式3M22型鋯石極超音速導彈或預想中更大型的反導防空導彈;防空武裝則仍然是S-300FM型,搭載數仍是96發,但由近期發展可知,這系統應可載入一管4發的9m96中遠程防空導彈(120公里),混裝下可輕易超過150發防空導彈。至於近防方面,之前卡什坦彈砲合一綜合防空系統被升級成鎧甲M型,基本火力沒變,仍是兩門30MM砲加8發射程達20公里的57E6M防空彈(外加32發備彈),但雷達換成相控陣體系已加強多目標打擊能力。 清晰的鋯石極超音速巡航導彈。此彈將來會成俄國海軍最重要的反艦導彈。(網絡圖片)   基於可能可以搭載更長程的57E6M,加上有機會使用9M96,繼續使用15至20公里級的道爾防空導彈就會發生火力重覆的問題,故這種早就出現在基洛夫級的近程點防禦武器就已撤下,另外,過去被視為嚴重累贅的533mm魚雷發射管也會被取消,次級反潛火力換成Paket-NK 324mm魚雷發射器。至於RUB-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也予以保留。艦砲則換成A-192M 130mm速射砲。   全艦現時發現兩部最特異的雷達,一部是舊式頂板配備了一個奇怪的裝置;另一個是未知型號疑似旋轉式相控陣雷達。(網絡圖片)   至於雷達及電戰系統方面就有些令人困擾了,遠程警戒雷達換成MP-650三座標雷達,這個有點舊的東西較令人失望,但跟著出現的MP-750(頂板)則有些特別,雖已相當殘舊,但其右方卻出現一張不明用途的天線;另外主桅左右方則出現一部之前從未見過的天線,看大小其實有點像20385護衛艦上用的「壁壘」相控陣列雷達系統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針對低空目標?),至於「壁壘」系統的其他雷達與電戰天線有沒有分拆裝在該艦上,仍未可知。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電戰設備初步判別(只能判別部分):1、4、5都是TK-28電子反制/支援系統的天線組(應該有四組,但其中一組未能認出來) ;2. 一種新型號的塔康天線;3.疑似Zaslon綜合多功能雷達系統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  6. 5P10砲瞄雷達。另外該艦前部的30N6墓碑雷達(和051C的同款)在外形上明顯和後面那台有差異,後者闊了很多,疑是加大陣面和加強處理能力的。(網絡圖片)   比較有趣的是,具攻擊30個目標以上能力的導引S-300FM用的墓石雷達當然換上了,但……前方和後方的墓石雷達外形好像不太一樣,後方的不知何故比較闊,可能增加了陣面之類。至於其他雷達電戰系統似乎都有用在20380型和22350護衛艦上,而且CIC戰倩中心的作戰系統應該也是西格瑪作戰指揮系統(就不知空間加大了可不可以進一步提升目標處理數目),相信也是算是貨架產品。 壁壘系統應該是俄國海軍首種綜合桅桿系統,但尷尬的是這只裝在2000噸級小型護衛艦上。當然,更尷尬的是,連主力艦都要用上這種"嬌小"的雷達系統......(圖片來自Sino-Defence Forum)   由於裝備大量UKSK垂直發射管,防空導彈實際裝彈數也可以得到加強,現在的納希莫夫號反而真的比較像武庫艦,對地和反艦的持續攻擊能力反而進一步強化,只是……以旗艦級船的雷達配備而言,除了壁壘系統(還不知是否全配)這種護衛艦用的相控陣,以及射控系統也用上相控陣外,似乎仍停留在80-90年代產品的改良,事實上有點寒酸。  現時尚在現役的俄國唯一一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烏沙科夫號,另有兩艘在翻修改良中。現代級技術落後且冷戰後又很少升級,現在無論艦齡和先進性上已不合時宜,急需新艦方是王道。(網絡圖片)   再講,基於資源問題,俄國很難再建大型艦隊,中小型的中近洋海軍,可預見未來在可能和北約對抗進一步激化時,你真正需要什麼裝備?主力決戰還是分散部署用? 雖然這種巨艦火力很猛,但2000億盧布其實已相當於造6.5艘22350型護衛艦了,唯一的缺陷就是沒能搭載長程防空導彈而已。一艘核動力艦隻維護貴不低,且就算是美軍經驗,備航率還是差一截,並不化算。 彼德大帝號的前甲板,船員門似乎準備曬太陽。拿來造模型的確是賞心悅目,但......雖說基洛夫級是「男人開的船」,但這「夢想」也太昂貴了吧……。(圖片來源:forums.airbase.ru)   更有甚者,俄軍現時是有很多中大型驅逐艦要替換的,你不多造大型護衛艦去更換,如何維持海軍的備航率和常態巡航戰備能力?總之,雖說各大國海軍開始搞過去重巡洋艦級的大型防空反導多用途驅逐艦,但這種超巨型的戰列艦級怪物,火力太集中於一船上,又未有足夠完善與先進的相控陣雷達體系,在未來戰場上如何作為遠程防空與制海打擊的主角? Read More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