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履帶皮卡?打拼60年的機甲騾馬

2022-10-03 10:06:05 最後更新日期:2022-10-03 13:10:22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Ukrtrm gun 925 001片段中正在製作的自走反戰車砲截圖,相對於較早時片段,不同點在於戰鬥室兩側多了鋼板。(圖片來自連結)

 

俄烏戰爭中的烏克蘭其實也是承繼蘇聯陸軍的遺產,除了砲兵較弱,既很少使用紅土地激光制導砲彈及似乎沒有校砲專用無人機外,其裝甲及機械化力量方面和俄國二線集團軍基本沒有代差,很多俄軍的載具(尤其是80年代及之前設計生產的)烏軍也有,不過烏國陸軍的工業實力就強差人意了一些,新設計的T-84產量嚴重不足之餘,可靠性也不太行。其他全新的戰甲車裝備大約就只有BTR-4型輪式步戰,可說基本脫離BTR-70/80的影子,更接近法國VAB裝甲運兵車的四軸版本。除此以外的新戰甲車基本上都是對舊式車的改裝、更新火力,而且產量同樣不足。

T 84 Oplot M 02烏克蘭是少數可以自行設計及生產戰甲車的國家,不過基於這二十年國內經濟混亂及重工業殘缺不全,令其研發、生產能力與裝備可靠性都受到很大損害,例如最新式的T-84 Oblat坦克不但在泰國軍購案中無法如期交貨,在外國進行比賽時更接連扒窩;獨立後全新設計的BTR-4輪式步戰的情況較好,不過基本性能其實和BTR-80系列也沒有大分別而已。(網絡圖片)

 

近日有片段顯示烏軍開發出一種似乎以MT-12坦克砲為主砲、構形相當簡陋的反戰車自走砲。及後該車兩側安裝了鋼板,構形變得相當「復古」。這當然是因為烏軍在早前的防衛戰中大量損失坦克與裝甲載具下的無奈之舉:烏軍仍有較多的MT-12反戰車砲,但機動性與生存能力極低,而60年代就生產的MT-LB底盤雖然有較強的機動力,但幾乎沒有攻堅火力,將兩者結合一起,那裝甲輸送車至少可載著砲班及必要的彈葯進行機動。

ma7該型未明型號反戰車自走砲最早期的形式,似乎仍保留砲架駐樁,而且瞄準具沿用MT-12型的光學瞄具或射控雷達1A31 Ruta。(網絡圖片)

不過由於架上砲後,車身空間有限,加上該砲後座距離較大,開砲時大部分砲班還是要下車並布置好備用彈葯。事實上這種用法可能比二戰諸如德軍的犀牛或英軍的射手式自走砲更「原始」,反而比較像二戰末期德軍開發未完成的Waffenträger(武器搬運車,一種極簡化版的自走砲,基本上就是簡化版的戰車底盤上接上榴彈砲或反戰車砲及部分砲架,連專用瞄準具都沒有,彈葯大部分都是由支援車帶的)。

T 84 Op德軍二戰最末期時還在試驗階段的Waffenträger,底盤主要來自黑鯊小型驅逐戰車,但也有其他老式戰車底盤,而且能根據搭載砲本身的後坐力配塔不同長度與軸數的底盤。不過由於搭載的主要是重型反戰車砲,那麼輕的底盤也未必能吸收所有後坐力,故經常保留駐樁。(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事實上,這是一種欠缺火力下的無奈,烏軍現時的主力戰車都是T-64系列和部分的T-80BV,就算早期擄獲不少俄車,由於大都是T-72 / 90系和T-80其他系列,就算當殺肉車,維修及使用上其實都有相當困難;另一方面,早期戰役中間瞄火力都有相當嚴重的損失,即使有西方砲兵補充,都未足以彌補之前俄系自走榴彈砲的損失(而且烏軍本身也大多缺乏外援車的維修能量)。結果亦只有用這種急就章的方法將手頭上仍有的火力與機動力運用到盡,尤其是由西方支援的裝備也只能分配到最佳的部隊中,那些二三線的動員部隊 / 國土防衛旅也就只能依靠類似的急就章東西來充場而已。

BataMT-12砲身非常低矮,有說砲管離地只有90厘米。這高度可和二戰中出名低矮的反坦克砲PAK-40幾乎一樣(但PAK-40只有該砲體積一半,口徑也只有75MM。(網絡圖片)

 

雖然拍攝時該車以平射為主,但因為年代久遠,這種重砲仍在有效射程上和步戰的反坦克導彈射程上處於劣勢,加上射控年代同樣久遠,反戰車砲本身的射控水平也未及更近代化的坦克,大約只能埋伏作中近距離射擊用。然而MT-12本身也可曲射高爆彈,射角好歹也有20度左右,加上倍徑達63倍,當榴彈砲射程都有8公里左右,雖射程遠不及榴彈砲,還是一種有一定支援能力的火砲。

T 84 OpA早期設計的MT-L牽引車,MT-LB是其裝甲化版本,而且兵員室可由尾門或頂蓋兩個出入口出入。(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說回其底盤,MT-LB當初是由一種稱為AT-L的履帶火砲載具發展而來,並結合部分BTR-50 / PT-76兩棲履帶底盤技術發展而成,並主要由卡爾可夫拖拉機廠設計與生產(所以烏方才能一直保有並改良這種裝備)。這是一種1960年代開始量產的裝甲履帶運輸載具,被蘇軍作為裝甲拖車 / 運輸車,負責拖砲及運輸彈葯之類,蘇軍也借此搞出不少特種車輛。除此以外,MT-LB也作為蘇聯陸軍的一種「M113」,可搭載一個機械化步兵班約11人,比BMP系列和BTR-70/80多接近一倍。相對於同期的M113或其他裝甲運兵車,雖然車身較長但相對也較低矮,故車後方的乘員艙也有相當大空間。

Bata2瑞典的Pbv 401。有趣的是,拿到這批超便宜的MT-LB後,他們自己都做了精心改良,例如將指揮型換上更先進通訊設備,運兵車型不但加高了人員艙高度,更更新觀瞄設備;瑞典陸軍更曾試驗性加裝CV-90步兵戰車的砲塔,並搞出三聯裝反坦克導彈(RBS-56型)戰車。(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事實上,本車也曾是極少數西方陣營軍隊大量採用的戰甲車—瑞典在1990年後曾大量收購東德的MT-LB,並選擇了當中狀況較好的400多輛及大量零部件,以Pbv 401的編號編入瑞典陸軍,更使用了近20年才完全退役。

 ve apc m和BMP系列完全不同,本車採用中置引擎車身,所以較長,但駕駛席有更好視野,而後座艙也可以造得較長,這也是該車更適合作為陸上多用途平台的原因。(圖片來自連結1及連結2)

 

萬用改裝?

事實上,使用俄系陸上裝備的國家,其系統基本上是以BTR-70/80系列輪式裝甲車為裝甲運兵車,若連MT-LB也當APC用,地位似乎重覆。不過MT-LB本身使用履帶且擁有較好的水陸兩樓能力,越野性可說更佳,故仍被保留作履帶裝甲運兵車用,正如美軍使用史瑞克卻保留M113一樣。本車有個直接改良型叫MT-LBu,基本上是加長及稍為加高車身並加設一軸,也有更好的裝甲防護和馬力,不過原本是作為其他改進型車用,中段為搭載更多設備的預留位置,空間反而擴展了,所以載兵反而只有6人。

1 ctbUq 由左至右,都是MB-LT改裝成其他正規的作戰或特殊車輛的型號,包括9K35箭-10短程防空導彈發射車、9P149風暴式反坦克導彈驅逐戰車、SNAR-10 獵豹特殊地面搜索雷達及KDKhR-1N化學戰劑偵察車。(圖片全部來自連結)

 

不過亦因為碩大的空間更方便改造,無論是蘇聯、俄羅斯,其他前蘇加盟國甚及海外買家都在打它的主義,正規的與非正規的都有,尤其手頭愈緊的,玩意就愈多。例如俄軍即曾將部份MT-LB加上大型機砲及反坦克導彈砲塔,成為某程度上比BMP系列更佳的步兵戰車;加裝防空導彈成為SA-13短程自走防空導彈車,烏軍更曾利用車體修改成新一代步兵戰車的樣車,不過發展一直緩慢;

197833 0 有趣的是,MT-LB的戰鬥室有足夠空間裝彈葯,加上主要空間都靠車身中後部,意外的反而很適合作為自走榴彈砲,蘇聯陸軍第一種現代化自走榴彈砲2S1就是以MT-LBu為基礎。另外原本是「被拖者」的2B9自動迫擊砲甚至都給裝到戰鬥室的車頂,乘組員可由車內直接向車頂裝彈;60年代規劃過的戰後最大自走迫擊砲D-80(第二方案),就是用經過改裝的MT-LB作為運輸載具及特殊「砲架」。(圖片來自 連結1連結2連結3)

 

又或者直接修改車體外殼,成為自走砲,例如著名的2S1 122MM自走榴彈砲及其附屬砲兵支援裝備載具(2S1用的車體是MT-LBu),甚或就直接把大型迫擊砲裝在車身後段;

ve apc mt lb p06當然,由於實在太好改裝,MT-LB也發揮出皮卡本色,給比較缺錢的使用者搞出很多非規範的武器配備,例如不少中亞國家都喜歡在本車上裝ZU-23MM防空 / 反人員機砲(左);烏軍曾搞出裝火箭的退役9K35箭-10短程防空導彈發射車;伊拉克軍更直接把BMP的砲塔裝到後車身上當臨時步戰用。(圖片及資料來自連結1連結2連結3)

就算沒有什麼預算的都拿後部步兵搭乘空間打主義,把履帶車玩成皮卡,例如把折下來的BMP車砲塔或23MM高射機砲硬接上去、甚或連輕型火箭巢也有,和非洲軍閥 / 遊擊隊用的武裝皮卡幾乎沒有分別。總之,MT-LB自問世以來正規的改裝型號已不下30多種,非正規的更是不斷其數。

  

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為何設計已有60多年歷史的「裝備」還能在前線上使用,而且愈玩愈多花樣,不是已經追不上潮流嗎?預算當然是個重要因素,但各國陸軍事實上也有類似現象,更多是因為裝甲履帶車輛(尤其是二線的)近年具革命性變革的實屬不多,只要在空間及動力上仍然「好用」,後勤保障更容易,在更新裝備後,平台還能「存活」相當長時間,例如越戰時給人噴成渣的M113,在模組化及裝備升級的情況下,仍能作為裝甲運輸及多用途車輛繼續使用到今日;就算美軍正開始裝備新世代裝甲運兵車,其底盤設計也是來自用了40多年的M2步兵戰車,其實也是同一道理。

30891烏克蘭在俄烏戰爭開打前仍在開發階段的新世代步兵戰車Kevlar-E,主要以MT-LBu的車體進行改良,設備比較先進,但車重只有16.7噸(要知道MT-LBu只有15.5噸),相對新世代動輒超過20噸甚至30噸的步兵車戰而言似乎也太輕了,可預見防護並無顯著提升。(圖片來自連結)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10-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