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石琪﹕有笑有淚佳作《明天還有夢》《此刻的我們》錯體絕症情

2025-02-10 15:33:20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502102《明天還有夢》、《此刻的我們》宣傳海報

新的一年開始,很高興看到一部佳作,就是意大利片《明天還有夢》(There’s Still Tomorrow)。女星寶娜‧歌特尼斯Paola Cortellesi首次自編自導自演,不但叫好得獎,還成為2023年意大利最賣座電影。

這部有笑有淚的女性影片,故事回到幾乎八十年前,即 二次大戰 結束後一年的1946。拍法亦回歸二戰後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新寫實主義」,同樣黑白攝影,十分懷舊,當然合我口味。但在香港上映就相當冷門。

《明天還有夢》其實頗似 「黑白年代」的香港舊片,尤其是芳艷芬、白燕等主演的粵語片。寶娜‧歌特尼斯 飾演羅馬的蓬門「師奶」,與丈夫和子女屈居大樓的地牢。她日夜忙於家務,還要服侍癱卧牀上的家翁。並且天天出外身兼數職,賺錢補貼家用。

此片重現戰後貧困時期的生活實況,最慘情是這主婦常被丈夫暴虐,捱罵捱打乃家常慣例,傳統女主角唯有逆來順受。請勿擔心一味煽情催淚,此片實為淚中有笑、苦中有樂的寫實喜劇,亦像不少舊粵語片那樣生動拍出街坊情趣和社會諷剌,特別狠批大男人主義!

最「黑色幽默」是片中有些家暴場面,竟然變成載歌載舞。典型喜劇感 是該家青春漂亮的女兒戀愛成功,準親家飯叙的情景有驚有笑。忽然情天霹靂,能否終成眷屬呢?奇在癱瘓者鹹魚翻生,又突然死亡,搞出啼笑皆非的喪事。

全片關鍵,在於女主角雖然千忍萬忍,亦有些鬼馬古惑,例如偷偷積存私己錢,並且與美國黑人憲兵發生「雞同鴨講」的妙緣。實際上,她有一個對她念念不忘的前男友,可能一起私奔遠走高飛。後段高潮 驚險懸疑,同時不斷錯摸出事,一封疑似「情信」落在丈夫之手,更增添緊張。

結局怎樣?這裏必須保密。總之出人意表,以 「女性主義」對抗 「大男人主義」,反映了意大利女權 開始合法化的歷史時刻。寶娜‧歌特尼斯 原是意大利漂亮女星,現年五十一歲,今次扮演中年師奶,充分顯出編導演的才華。片中其他男女老幼角色都各有妙處。

在世界電影史上,「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關注大戰後民間疾苦,影響甚大。新寫實名家名片甚多,德西加 Vittorio De Sica導演《單車竊賊》(The Bicycle Thief, 1948 )是代表作之一。德西加亦拍過不少寫實喜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昨日今日明日》(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1963 )和《大盜九尾狐》(After the Fox, 1966 ) 亦是妙趣名作。

大師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早期也拍 新寫實電影,《大路》(La Strada, 1954 ) 和《卡比莉亞之夜》(Nights of Cabiria,1957 )都是悲喜交集的經典。到了意大利由貧困變為繁榮,1960年他的《露滴牡丹開》(La Dolce Vita,甜美生活)演變為諷剌五光十色虛榮浮華的眾生相; 1963年《八部半》更創出 「現實」與 「超現實」交織的奇幻風格。

意大利電影曾經燦爛多采,藝術片與通俗片各展所長,《獨行俠》就是國際賣座的意式西部片,使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走紅,衣錦回歸美國。當然,這是遠年往事,現在影迷大多不知道香港曾公映很多意大利片,還影響過香港的武打片、神偷妙賊片、笑片和軟性色情片。畢竟,意大利電影早已今非昔比,幸好《明天還有夢》回歸 「新寫實主義」取得成功,可喜可賀。

 

演過《蜘蛛俠》的安德魯‧加菲Andrew Garfield,與英國女星弗羅倫絲‧飄 Florence Pugh合演《此刻的我們》(We Live in Time),是絕症愛情片。這類生離死別早已拍過無數,今次編劇Nick Payne和導演 John Crowley企圖別出心裁,採取時空兜亂拍法,我不大滿意,但也有些可觀可談之處。

故事發生於英國,男主角是離婚的商務員,女主角是自開餐廳的高級女主廚,一次「錯摸」車禍,成全了兩人邂逅相戀。這段前後十年的情緣,妙在不斷錯有錯着。女方個性很強,事業至上,不想懷孕,加上驗出癌症要接受治療,怎能生育?但世事奇妙,她終於做了媽媽,還代表英國參加國際廚藝大賽,然而她能否克服致命的絕症呢?

銀幕上的安德魯‧加菲,往往正派純良,記得他在二次大戰片《鋼鋸嶺》(Hacksaw Ridge, 2016 ) 飾演美兵,堅持救人而不殺傷的原則,表現出色。現在《此刻的我們》,他保持有情有義好男士形象,對女主角極體貼。相反,女主角有火,不像他溫和,由學生時代苦練滑冰舞而至後來做了大廚師,她出人頭地的爭勝之心都很強。

男女主角性格大異,難免常有爭吵,但似乎命中注定有緣共聚,十年來相愛甚深。這些細節拍得不錯。亦顯出女主角面對絕症,寧願短命成功參賽,不願躺下來苟延殘喘。弗羅倫絲‧飄 演得突出。

《此刻的我們》最有爭議之處,是兜亂時空、不守正常叙事次序的「錯體」拍法,剛好跟《明天還有夢》的正統方式 天差地別。有人認為這樣 時空倒錯 正好符合腦海記憶,往往是隨機閃現的意識流,根本上時間觀念也是相對的,前後次序未必絕對。亦有人認為標奇立異,故意與觀眾捉迷藏,弄得混亂。

我的觀感是此片偶有佳句,整體就離不開絕症言情俗套。——- Nonlinear narrative的兜亂拍法也不新鮮,只不過迎合某種潮流。電影中 時空交錯湧現已久,已故的意大利費里尼 Fellini和法國阿倫‧ 雷奈Alain Resnais就是此中高手。千禧年以來更流行,英國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由2000年成名作《凶心人》(Memento)到2023年 「奧斯卡」得奬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都大大兜亂叙事次序。香港莊文強編導2018年《無雙》亦是,其他不勝枚舉。

可以說,現在很多電影和劇集,或多或少都會把新事舊事、真象幻象 交織起來。觀眾就算不大明白,也看慣了。《此刻的我們》玩時間之謎不算離譜,然而也未夠突出。全片主要靠弗羅倫絲‧飄 和 安德魯‧加菲 貫串起來,他倆都演得不錯,細節有戲味,弗羅倫絲‧飄尤其生動,值得喜歡他倆的人觀看。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5-02-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