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哪吒2魔童鬧海》宣傳海報
中國大陸動畫《哪吒2魔童鬧海》奇跡大破紀錄,成為熱門新聞話題,評介舖天蓋地。——我看到有關的社評、時評,和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角度發表意見,還多過影評。——總之不必計較好不好看、喜不喜歡,似乎都要刮目相看,跟隊捧場。
當代香港觀眾通常不大歡迎大陸片,今次這一部破例旺場,就算不看亦會談及這哄動現象。
其實上一部《哪吒之魔童降生》,2019年在大陸已經奇跡賣座,票房超過五十億人元。——但當時香港爆發反共拒中的「反修例」社會抗爭,該片2020年1月農曆賀歲期在香港上映「粵語配音版」,又碰上「新冠」疫症,結果少人注意。——我當時在網上《立場新聞》發表的影評,現在附錄於本文下面。
近來很多輿論表揚《哪吒2魔童鬧海》的破舊立新,以及哪吒敢於逆天、扭轉乾坤、「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其實上一部已經充分發揮,強調哪吒 非常叛逆反斗。妙在本來是死敵的哪吒 與 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被《哪吒之魔童降生》改變為最好朋友,更是頑抗宿命的死黨戰友。另一方面,哪吒不再與父親李靖成仇,變為父子情深。
上一部描述哪吒出生成長,與神與魔鬥法,劇情明朗豐富。第二部沒有另創奇峰,而是加長加料炮製得很複雜,未看過上一部的話,更難完全明白來龍去脈。——我覺得今次神怪魔幻打鬥太多,笑料方面經常胡鬧不文,搞屎搞尿,中段簡直疲勞轟炸。——這部新作上映國語普通話原版,不像上集有粵語配音,但我不喜歡中文字幕改為廣東口語,反而難看。
當然,新作也有不少妙處。例如進一步發展頑童哪吒與俊男敖丙的微妙同性關係。一個是火性魔丸,一個是冰性靈珠,原為一體。片中他倆重塑肉身合二為一,錯摸得有時頑劣醜怪,有時英俊溫文,雙重人格變來變去頗為有趣。
今次亦進一步刻劃神魔難分、正邪難辨。——天上玉虛宮冰清玉潔,實為魔宮。好像慈祥壽星的無量仙翁,更是陰險奸惡的大陰謀魔王,他把龍族妖族鎖入洪爐煉丹,像煉獄那樣非常殘暴可怕。——影片後段哪吒、敖丙與龍王垂死惡鬥,壓軸高潮真正「破地獄」,悲情與劇力很強。
實際上,《哪吒2魔童鬧海》的主體並非鬧海,而是大鬧天宮。——亦超出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反斗,更顯示天宮可能就是地獄,正統無量仙翁竟是大反派。《哪吒》系列顯然反權威。——有趣的是,岑逸飛撰文戲稱這是一部政治性「反美大片」,因為發現天宮天鼎有美元標誌、鷹型綠卡,又似五角大樓和白宮。但我想可能純屬巧合,或是障眼法,以免被人誤會為不符合主旋律。
根本上,古今中外流行文化中都有反斗星,以及反抗惡勢力的革命豪傑及悲劇英雄。中國古老的《白蛇傳》水漫金山、《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水滸傳》反朝廷的一百零八個反叛者,都是長期受歡迎的著名例子。——現在中國大陸當然注重愛國愛黨和穩定繁榮,但不再嚴厲教條化、正邪簡單化,容許某種程度的自由發揮。——動畫越來越有市場吸引力,近年發展得比真人劇情片多采和奔放,更讓妖精魔怪、牛鬼蛇神 擴展超越正統體制的空間。
請勿忘記,新中國開國元首毛澤東,曾經是大反特反的造反典範!——大陸文革後恢復攝製大型動畫片,第一部便是1979年《哪吒鬧海》,描述哪吒闖禍後,憤而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自盡而死,然後被神仙用蓮花使他復活。
現在哪吒和其他取材《封神演義》、《西遊記》神怪角色的影視和動畫甚多,紛紛創新,亦多穿越古今。到了《哪吒2魔童鬧海》創出票房巔峰,是否最佳呢?自然見仁見智,總之我看到近年好幾部可觀的大陸動畫,有些繪製得特別細緻精美,他日再談。
【石琪「半個秘書」 陸離按:必須一提 《哪吒2》電影配樂朱芸編,他同時亦是 《哪吒1》 、《破‧地獄》、《白日之下》 的電影配樂。曾在英國御前演奏二胡。——迷倒了 Eddie Redmayne 也要上前與他合照。——《白日之下》和 《破. 地獄》電影配樂都有 「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謹祝 《破‧地獄》朱芸編 今年可以勝出!】
《哪吒1》舊稿(2020年)
命運不公抗爭到底 :《哪吒之魔童降生》反斗
在反共拒中風頭火勢的此時此地,上映中國大陸片不但少人捧場,還要冒險 : 影院又不能鑲鋼板,往往只在少數影院的早場「靜雞雞」放映。——《哪吒之魔童降生》開畫首天,就是這樣。此片大陸狂收,不必計較香港票房,但粵語配音的成本怎樣收回呢?
最安全是乾脆不映大陸片,不過香港片商.院商.發行商 很難完全和內地脫離生意關係,有時似乎必須上映大陸主流片。例如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便映了幾部「獻禮」大片,至少在少數早場映映。
鼠年賀歲期也會有大陸重頭戲在香港上映,但連「中港合拍片」甚至稍與內地有牽連的港片,亦有人號召「罷看」,票房難以樂觀。實際情況怎樣,稍後便會知道。
說回《哪吒之魔童降生》,這部大陸電腦動畫片是2019年中國市場最賣座電影,總收五十億元人民幣,也是「華語動畫」首次成為全年賣座冠軍。在中國歷來最高電影票房榜上,這部《哪吒》排第二,僅次於總收56.79億人元的《戰狼2》。第三《流浪地球》46.8億,第四美國《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42.49億(該片全球總收刷新紀錄,高達27.98億美元,等於一百九十二億人元,世界賣座冠軍),第五《紅海行動》36.5億。
叫座不一定是好片,《哪吒》那種反斗卡通並非男女老幼皆宜,不過的確拍得生動多采,無疑是華人動畫中製作規模和技法都大有進步的一部,達到國際水準。而且有靈感有新意,把《封神演義》的中式神怪重新發揮得變化多端,搞打搞笑大搞法術,難怪受到內地新世代歡迎。
而且,哪吒並非「主旋律」模範,而是青春叛逆,天生頑劣,不斷闖禍,天不怕地不怕。此片強調他不認命,敢作敢為,甚至宣揚「命運不平,抗爭到底」!妙在這個「魔童」,與去年美國叫好叫座的《Joker小丑》局部共通。——-我亦想到本地的抗爭青少年,雖然香港很多抗爭者逢中必反,不會看此片,如果萬一看到這個中式抗爭反斗星,不知有何感想呢?
哪吒原是印度佛教護法神,據說可能源於波斯神話,中國化後加上道教色彩,明朝《封神演義》形容他是殷商末年 陳塘鎮總兵李靖夫婦第三子,懷孕三年半誕下肉球,割破出現的嬰兒就是哪吒。
這是內地奇才「餃子」編導首部動畫長片(易巧、魏芸芸合編),很靈活熟練,把古老的哪吒故事加以新演變。片中哪吒簡直是「魔鬼怪嬰」,魔丸附體,出世後有神力,真是「破壞王」,鎮民都害怕這個「小妖怪」。父母愛他,由太乙真人 千方百計管教他,可是這師父也常被魔童戲弄。
此片作風顯然受徐克和周星馳影響,想像力比近年他倆更豐富鬼馬。哪吒大鬧市鎮,鎮民恐慌躱藏的情景就好笑好玩。騎飛天肥豬的太乙真人 亦搞笑。法術有烏龍有神奇,層出不窮,還玩密碼,玩機械守門獸。——最有靈感是神筆神圖,進入異度空間的仙境,古靈精怪而又描繪得精巧奇美。
跟美國Joker小丑同樣,片中哪吒也因天生異常,被人歧視,而憤怒作惡。其實他本性不壞,還救狗救小女孩,而且很渴望有朋友。水怪食狗一場就驚險、奇詭、趣緻,更出現俊俏得像美少女的白衣奇俠,神功極強,與哪吒結成好友。
奇在這白衣奇俠是東海龍王太子,靈珠附體,還有龍鱗金甲,正是傳統哪吒故事中的死對頭。他倆到底是好友或是死敵呢?劇情演變下去很複雜,殊不簡單。
情節怎樣發展,不必透露,總之驚天動地,曲折熱鬧,可見現在中國大陸電影資金雄厚,製作條件可與荷里活相比,創作亦有頭腦,變出很多招數,令觀眾目不暇給。——這電腦動畫就畫面精奇,又有中華特色,不再一味山寨式翻版了。
片中乾坤圈犀利,換命符激發親情,亦有《魔雪奇緣》似的冰化魔法,另有石化法術,都很奇妙。後段哪吒擁有混天綾、火尖鎗和風火輪,更神奇威武。壓軸風雲變色的大戰,魔丸與靈珠合璧,相當燦爛。
比起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哪吒》技法並不遜色,其實更多變化。問題反而是落料太多太急,不及美日佳作常有細緻刻劃。——絕招不必太多,詳細渲染的效果更佳,感情描寫亦不妨放慢。此片成績可觀,但尚未做到快中有慢,動中有靜。
我自少喜歡哪吒故事。當然,被佛祖收伏前的孫悟空更反叛,但孫悟空是猴王,而哪吒是人,他與父母的恩怨導致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破除父子關係,再用蓮花蓮葉脫胎換骨,這故事在注重孝道的中華傳統中十分特別。——1979年上海的《哪吒閙海》,是文革後大陸首部重要動畫長片,便有這些描寫。——1992年台灣蔡明亮成名作《青少年哪吒》(時裝片)亦側重父子恩怨。
詫異的是,現在《哪吒之魔童降生》沒有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為什麼沒有呢?是否因為現在大陸新生代幾乎都是一孩獨生,男孩更是寶貝,片中哪吒便由三兒改為獨生,極受父親李靖愛護,情願換命救兒,故此沒有父子成仇。
另一可能,是還有續集,或許到時才削骨削肉?此外,他與龍王太子的關係大概有下文,因為舊故事中哪吒闖下大禍就是殺了龍王太子。此片亦留下龍族不滿受困於海底天牢的伏筆,要與人類和天廷對抗。尾聲提到將有《封神演義之姜子牙》,沒有提及哪吒續集,但既然賣座鼎盛,不拍續集反而出奇。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