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有理說不清?

2018-10-16 14:37:3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特首林鄭月娥於上周三發表《施政報告》,其中「明日大嶼」在大嶼山東部的大規模填海計劃備受矚目,前日亦有近五千市民上街抗議,而雙方立場同樣是「為了下一代著想」。有評論認為市民對政府有所誤解,而政府亦未對計劃細節有詳細的交待,急推大「願境」而引起反彈。亦有評論表示計劃或與中央對環境保護的發展方向相違,應考慮縮減填海範圍及方式。

各方都有反對意見

《明報》「觀點」劉進圖文章歸納出反對填海計劃的意見,可歸納為填海計劃專為新移民而建、環境及生態的破壞、工程超支對財政的影響、人工島難以抵受氣候天災的威脅、以及沒有善用現時空置的土地。劉進圖文章表示,「這麼多各有不同的反對意見,顯示反對力量並不局限於某個政治光譜」,認為政府一意孤行通過撥款,特首本人和建制派政黨都要付沉重的政治代價。

特首未能自圓其說

《明報》「觀點」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撰文表示,「明日大嶼」沒有得到公眾很多支持,而林鄭在政策推銷上亦未能自圓其說,「填1700 公頃東大嶼的理念,連數字也不太清晰,4000 億至5000 億元只是極粗略的估計,大多是抄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亦認為計劃亦未有待三個月後的土地諮詢結果才宣布,時機不對;又表示香港最近建基施工品質下降,難免會出現超支及延期的問題,政府對計劃推行過分樂觀。

《東方日報》「潤物有聲」龍力勤專欄表示,「觀乎發展局說六千億元填海政府有能力承擔,財政司卻謂考慮為填海發債,政府一時一樣」,政府難以取信於市民。

成本有望可收回?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文匯報》撰文表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方案,也難以令社會達至全面的共識」,認同政府填海的計劃,並認為填海計劃是長期發展的方案,實際上對政府財政構成的負擔不大,而且會有因土地交易而得到豐厚的收益;又表示「收回1,700公頃新界農地或棕地,需要多少億元的公帑呢?」加上搬遷、安置、重置及土地平整等費用,其支出的數額或會更高。

《蘋果日報》「利字當頭new」利世民文章指出﹕「林鄭已經講清楚會將公營房屋比例增加至七成」,「可供出售作私人住宅發展的土地,估計亦不過130公頃。」,認為對於土地開發的成本是有機會收回,而前提是工程支出和質量受控,然而據政府往績,暫時未能令人信服。

填海倒不如租地?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林朝暉、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子淦《明報》「觀點」撰文表示,「住屋問題固然是整個土地規劃中的首要議題,但綜合各持份者的視角來看,一份能讓全港市民滿意的規劃,並不能單純止步於住房需求。」,政府填海政策難免會蒙上「官商勾結」的陰霾。

林朝暉林子淦文章建議特區政府於鄰近的深圳或港珠澳大橋另一隅珠海租借土地,而非將香港住屋及發展土地問題,花費高昂代價、大失民心地強行要在本港境內解決。認為耗費巨資填海的填海後,會回復高價拍賣的「老套路」,而年輕人窮大半生「樓奴」的現象不見得會可以改善。

修訂計畫增支持?

《星島日報》「大棋盤」杜良謀文章表示,「政府原定的東大嶼填海計畫,是在交椅州以南填海一千公頃,即「明日大嶼」的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填海計畫;至於是否進行另外七百公頃的第三及第四階段填海計畫,港府內部並未有定論,「明日大嶼」只是提出一個發展可行性供討論研究」。

《明報》「觀點」劉進圖文章認為,政府要順應民意才得到支持,並提出三項建議﹕首先是要縮減填海規模;填海範圍大幅躍進為1700 公頃,自然引起民意反彈,縮至300 至500 公頃並將對環境的影響減低。其次是近岸填海,避免對生態破壞。第三是以多種方式增加土地的供應,除填海以外,考慮徵收農地及棕地。

中央未支持計劃?

《蘋果日報》陶傑專欄「黃金冒險號」指出,今年七月國家自然資源部曾針對「圍填海洋亂象」發出批評,而中央亦提出「保護優先、生態用海、集體節約用海」的方向。認為「大嶼山和港島之間填海,理應先邀請大陸的國家級海洋專家,以今日海岸線生態戰略的全局高度、科學論證,交由國務院審批」。又表示前特首梁振英亦未就李鄭的填海方案發表意見,認為該計劃未得到中央支持。

《蘋果日報》「利字當頭new」利世民文章亦表示﹕「當其他省市都已經叫停了填海計劃,香港卻大規模填海,將大灣區基建的重心移向香港,用心路人皆知。」,認為本屆政府是為了爭取表現,而拋出了一個其他人不能完成的計劃。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10-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