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粵港融合規劃及工程大盤點

2017-04-28 10:00:15
張心怡

香港輕新聞編輯

0426 中港融合

【香港輕新聞】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概念,包括港澳和廣東省內9個城市。隨著行政長官梁振英率團訪問大灣區內6個城市,坊間關於大灣區的討論逾熱。中央曾有多個促進粵港區域融合的規劃,不少意見指,9+2的規模十分「眼熟」,但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另一方面,又有部份市民感覺近年香港逾見「內地化」。歷年中央推進區域融合的規劃和工程有哪些?有何成效,又有何不足?香港輕新聞逐個盤點。

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認為,中港區域融合始於「前店後廠」的八十年代,當時大量港商北上設廠,而內地來港設限較多,稱之為「區域融合1.0」;而「區域融合2.0」以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為起點標誌,陸港呈雙向往來,也因此產生一系列摩擦和矛盾。

延伸閱讀:【觀點擂台】北上居住南下返工 粵港迎來「區域融合3.0」?

0426 中港融合 4 點擊放大

2003年:CEPA

市民印象中,CEPA是中央因沙士襲港、經濟疲軟的對港扶持計劃,實際上這種內地與香港特區類似自由貿易區安排的建議,由前特首董建華於2001年赴京述職時提出。香港經濟在經歷金融風暴後,再次出現轉折,經濟增長較上年的7.8%大幅回落至0.6%。

CEPA簽署至今近14年,每年都有補充協議,令更多行業的貿易往來更加自由。雖然在協議下,內地累計進口的貨物總值、港各行各業進入內地獲益額、港交所上市內地企業市值等經濟數字節節上漲,但該協議普遍被批評僅為「資產階級」帶來利益,而專業人士及廣大基層市民獲益寥寥,而CEPA下的「個人遊」,更埋下陸港矛盾的種子。

2003年11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不同於CEPA是針對香港與內地全境的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僅面向距離香港較近的9個省級行政區,亦被稱為9+2。由人大委員長、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於2003年11月提出,旨在加強泛珠三角的區域合作,每年會舉行發展論壇,惟具體措施欠奉。

協議中列明的各項合作領域,如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協調,都由國務院相關部門規劃;商貿往來也未見互惠協議;旅遊、教科等亦無明顯合作成效。時事評論員關慶寧稱:「張德江現在仍任全國人大常委委員長,各省還給點面子,派人出席泛珠三角研討會,但只是流於空談,沒有實質性措施,張德江明年退休後, 可能連空談也免了。」

2009年1月: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

《規劃綱要》2008年由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翌年獲國務院批准,是香港首次被納入國家級的地區性規劃。同樣是9+2模式,不過該規劃聚焦廣東境內的9個城市,計劃到2020年實現現代化,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

《規劃綱要》首次將粵港澳的合作領域,深入到打造共同生活圈的層面。隨之而來的是提出興建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蓮塘/香園圍口岸等,可以加速粵港人員往來的基建,「一小時生活圈」概念被熱炒。此外,前特首曾蔭權在「十大基建計劃」中提出發展新界東北,並恢復洪水橋新發展區的規劃,構思該區居民未來會到深圳工作,都被外界視為為促進「深港同城化」鋪路。

而早前引發爭議的河套區發展,也是在《規劃綱要》中提出要進行研究。2012年,梁振英以候任行政長官身份指,河套區可稱為「特區中的特區」,內地人可免簽證進入香港邊境,引發爭議。至今年1月,河套區被確定為深港創新科技合作園,在此工作的內地人會否免簽證進入,則尚未得知。

0426 中港融合 done 點擊放大

 

2010年4月:粵港合作框架協議

由國務院牽頭,廣州省政府與港府簽訂《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在金融方面以香港為龍頭,帶動廣東省的現代服務業。

當時被視為進取的內容,包括允許香港保險業機構在粵開業,允許香港金融機構在粵開辦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但在2015年,有傳媒指中央透過該協議,可在2020年起取消珠三角地區空域限制,由粵港共同管理,建立香港、澳門、深圳及珠海各機場在內的「南珠三角終端區」,引發「模糊」兩制的質疑。

2011年1月:環珠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該計劃由港、澳、粵三地政府同時宣布,與《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同樣被視為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跟進項目。前者注重金融等產業合作,後者注重打造共同生活圈,在綠化、交通等方面合作,如計劃將香港的郊野公園和濕地與內地連接,新建一條穿過屯門連接深圳西部的「准高鐵」,不過相關計劃尚未實施。

 

0426 中港融合 1

「區域融合3.0」到來 香港走向何方?

縱觀回歸以來,中央為加強陸港交流的一系列舉措,就經濟層面而言,如零關稅政策提升進出口業,開放自由行惠及旅遊、零售業,香港經濟增長的動力逐漸倚重內地;而在粵開發部分金融業、前海服務業合作區等措施,香港也幫助中國經濟進一步走向自由化、專業行業高端化。

惟這一系列看似陸港互利的措施,是否能令香港非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及基層市民獲得紅利,尚有疑問。甚至前海合作區還引來中央建立金融後備城,「對沖」香港的疑慮。

就生活圈層面而言,陸港民眾生活習慣、社會規範大為不同,對大陸和大陸人的恐懼深植於部份香港人心中。一系列加速兩地居民往來的基建工程,自然成為攻擊的對象,亦令部分民眾燃起「中港區隔」的心理需求。

不過正如呂大樂分析所言,現時陸港的區域融合已進入3.0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未再明言以香港為龍頭,河套區的合作聚焦於深圳的強項、香港的弱項——科技創新。呂大樂亦指出,從官方到民間,香港一貫缺乏對區域融合的構建和管理。在此變化下,難以估計「區域融合3.0」會對香港社會及陸港關係造成怎樣的衝擊。

發佈於 特稿
By 2017-04-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