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由法國海軍新航母看法國航母戰後史

2020-12-31 10:34:12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圖片來源:NAVAL GROUP/THALES)

最近一兩年歐洲海軍的新聞很是熱鬧,皆因各國海軍又準備新一輪軍艦換代計劃了,而且新推出的水面艦計劃有愈趨大型化的趨勢,這點正好體現於法國海軍的新航母計劃上,若計劃順利,這條航母將成為歐洲海軍史上最巨大的軍艦。不過,本艦事實上亦承接法國戰後航母的發展,不但服膺於原有軍事需要,且仍體現法國海軍故有的載機量特色及其向來操作航母的經驗 / 教訓。

背景:戴高樂主義

二戰過後,由於自由法國選擇與盟軍一同抗德,除名正言順的重建法國第四共和外,也獲得聯合國五強席位。自此,法國穩住了「世界秩序維護者」的名號之餘,其海外帝國也不像英國般全盤崩盤,戰後除丟失了阿爾及利亞及越南,仍佔有不少海外省及大片經濟水域,在非洲亦與前殖民地國家維持緊密及具領導性的地位。

眾所周知,法國戰後的國防 / 外交政策基本上是由戴高樂主義所確立,即所謂在參與歐洲聯合防務並取得相當主導權時,仍能獨立行事,以確保法國於非洲大陸、南美與太平洋海外省及前殖民地的利益;同時法國亦需要保持自己獨立外交路線。包括軍事計劃及軍民兩用核計劃在內的各種國防、外交與能源安全政策,無不受其影響。而中型航母由於不但能有效執行歐洲對蘇防衛及維持海外利益,且也能成為法國在海外的勢力存在,成本也在國力可負擔的範圍。

法國早期航母思想相當怪異,例如戰前的貝亞恩號(左圖)可兼任水上攻擊機母艦。這種配置方法除了因為法國軍用航空發展較遲緩、海軍經費不足外,也和法國海軍對航空力量的需求有關:法國有相當多沒有機場設施海島與海外殖民地,法國於是著眼於高性能水上飛機(如圖右的水上雷擊機Latecoère 298)的開發,讓海灣皆可成為海軍航空隊的前進基地,而航空母艦亦能隨之而增加部署彈性......然而這是典型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水上攻擊機並非長駐貝亞恩號,但其作業模式與發進速度注定緩慢,直接影響法國航母的大規模攻擊能力,而且水上機必定較定翼機慢,到三十年代後期這差距越來越明顯,而過份沉迷高性能水上機,更直接導致法國海軍更遲研發新一代海軍艦載攻擊機。(照片來自連結)

 

法國航母要求:排除重型航母

二戰前,法國海軍以創新設計見稱,但航空戰力卻相對極保守,只有一艘早期航母,戰力不強也欠缺新一代海軍艦載攻擊機和戰鬥機。整個二戰中,無論維希還是自由法國,其海軍航空隊在整場大戰中幾乎沒有地位可言。戰後法國海軍曾租借英美的護航航母與輕型艦隊航母,不過礙於只能使用二戰型的艦載機,法國海軍航空兵力在戰後的歲月仍然落後,法國海軍留意到其戰力已遠不及英軍的航母部隊,故於1953年展開代號為PA-54,以使用噴射機及當時最新航母技術為主的中型艦隊航母的設計工作,這即日後的克雷蒙梭級。

1980年代早期的克雷蒙梭號,載機以超級軍旗式輕攻擊機與購自美國的十字軍式輕戰鬥機為主,這種航空戰力已經落後於時代甚多,至波斯灣戰爭時期,該艦更只落得承擔運載法軍直升機往沙特的任務。(照片來自法國海軍論壇)

 

克雷蒙梭級中型艦隊航母輕排水量22000噸,滿排約32000噸,航速達32節,相對於英國的魯莽級及美國的改裝型埃克塞特級,的確是小了一截,但透過設計良好的大機庫,仍能湊出40架輕中型機的艦載機聯隊,攻擊力有相當保證;另方面,最大的敵人-蘇聯海軍此時還只是以潛艇為主力,水面艦艇未成氣候,且北約盟國的海軍仍處絕對優勢,故就算只是中型航母水平,仍是卓卓有餘,而且進行地方干涉,中型航母也絕對夠用了。

60年代發展的幻影G可變翼戰鬥機、幻影F-1 Marine戰鬥機及海美洲豹艦載攻擊機,不過全都因為國防支出不足的問題,全都只停留於原型機甚至紙上計劃,令法國海軍航空力量由70年代起已經整整落後一代。(圖片來自q-zon-fighterplanes.comSecret Projects法國海軍論壇)

 

不過,基於60-70年代國防開支都集中於核武力量的建設上,本艦的艦載機更新進展非常困難,最後更逼不得已放棄,兩艦服役近四十年,除了將軍旗輕攻擊機升級成超級軍旗,基本上就沒換過代。這對兩艦實際戰力構成相當大的打擊,尤其服役後期兩艦參加波斯灣戰爭及聯合國對南斯拉夫內戰 / 科索沃戰爭的停火監察上。

作為法國1960年代服役的兩艘克雷蒙梭級航母的放大版,凡爾登號航母滿排大約4.5萬噸,更適合運用中重型機及當時尚在設計的法國艦載預警機了,不過因為法國國防預算當時集中於核武力量建設,最後也只能讓路。(照片來自軍事討論區Secret Projects)

 

對於戰後經濟剛恢復,無法分更多預算於建造航母,又要發展軍民兩用的核力量,以確保戴高樂主義下的獨立外交政策而言,法國海軍的中型航母建設就已達夠用水平,再加強的話,其實會陷入「養不起」的危機,故法軍對於建造第三艘的PA-58計劃凡爾登級航空母艦,可說興趣缺缺,加上國會亦因預算不足而拒絕撥款,最後還是放棄。

計劃上是法國第一代核動力水面艦的PH-75直升機航母,使用一具CAS-230反應堆(資料較少且似乎未設計完成,但若計算動力功率(65000匹馬力),其總輸出應為230MWt左右,大約是K-15單堆的1.5倍)。雖然在兩棲艦上用核能似很瘋狂,但本艦已有日後戴高樂級的影子,且對未造過核動力水面艦的法國海軍工廠而言,這種"練手作"可能減輕日後興建戴高樂時面對的困難。(圖片來自軍事討論區Secret Projects)

 

鍾情核動力與現實限制:

70年代時,法國的核計劃進展順利,而海軍的核動力道彈潛艇亦已開始成軍,法軍又開始將焦點轉向核動力水面艦。1972年時,法國總參謀部制訂遠期海軍航空兵力及艦船建設的「藍色計劃」,先於1980年前建造兩艘核動力直升機母艦 / 兩棲攻擊艦PH-75,以代替接近退役年齡的阿羅芒什號航空母艦(租借自英國的二戰輕航母),繼而於1990年代前建成新的3.5萬噸級核動力航母PAN-1兩艘(即日後的戴高樂級),以替換屆時行將退役的兩艘克雷蒙梭級航母。

拋開極長的建造年期以及試航時的醜事,配合陣風M型戰鬥機的戴高樂號這條4萬噸級核動力中型航母,在載機數量及大甲板運用艦載機能力上,仍然非常優秀。(圖片來源:法國海軍)

 

 

法國是民用核電的強國,在部分種類的核反應堆研究上甚至更勝美國;另一方面,由於遠洋行動的需要,法國海軍也要求擁有核動力的航母,除保持歐洲海軍的攻擊核心外,還需要長期在外執行作戰且不需要太多補給及維護。

雖然在萬多噸艦艇上使用核動力沒任何難度,但這只限於美國海軍的經驗,70年代核動力水面艦還只是美國一家,而法國一加入這個俱樂部就要興建核動力輕 / 中型航母,在整個冷戰期間都可說是創舉。而為確保建造經費並減少後勤維修壓力,法國很早就確定在這些新艦上使用潛艇核反應堆,更是大膽的嘗試;然而仍是基於預算繃緊,加上法國海軍反對,兩艘兼作PAN-1驗證的PH-75並沒有建造,而是直接建造核動力航母。

戴高槳號的機庫,這裏未有加上於機庫後端並並同高的維修區。由此觀之載高樂的機庫空間相當充裕。(圖片來源:法國海軍)

 

前稱PAN-1的戴高樂號由建造、試航到服役都問題不斷,而且拖延至少五年,建造價飇升也十分驚人(30億美元)。問題主要出自3個方面:1. 90年代軍費大減,很多研製工作都延期,經常出現船等裝備情況;2. 基於早期已設定戴高樂號以現有設施進行建造與修膳,變相很多設計都受限制,航母也被迫壓縮尺寸,結果試航時才發現運用上的不便,最後甚至要臨時加長降落區長度4.4米;3. 可能因為足足三十年沒有造航母的經驗,部分工藝品質欠佳,令測試時「出包」連連,例如戴高樂的最大醜事-試航斷槳葉,就是因為鑄造過程出現氣泡導致;另外反應堆及冷卻系統亦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問題;另外,基於使用鈾235富集度較低的核燃料(7-20%),戴艦的燃料更換間隔大約就10年左右,大約只有同期(1990年代)美國航母的一半。由於戴高樂級最後只有一艘,這亦嚴重影響法國海軍航空兵力的部署能力。

戴高樂號的機庫亦足夠寬敞,至於航速太慢的問題......現時其實已不太執著於迎頭風速度的問題,只要有足夠強的彈射器及艦載機有更佳升力,即使航速慢點,問題也不明顯。(照片來自Twitter)

 

不過這無礙戴高樂號作為一艘優秀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該艦在有限的排水量下,選擇將艦橋大幅前移,以騰出更多空間操作及停泊艦載機;同時本艦的機庫甲板也佔了全艦接近2/3,加上疾風M型戰鬥機緊湊的外形,機庫足夠搭載24架,令區區四萬噸的艦體有50000至60000噸中型航母的戰力,不能不令人佩服。本艦還參加過真刀實槍的干涉敘利亞與利比亞的作戰,比前輩更優秀。不過還是那句:對現代中型航母而言,40000噸的排水量實在太小……

PA-2航母的CG動畫(Youtube片段)

新世代航母的艱辛路

戴高樂尚在建造時,法國就在考慮二號艦黎希留號的開建問題。不過由於國防預算削減達10%,法軍甚至要以停建新潛艇及減訂戰鬥機的方式維持建造首艦,二號艦自然被一直拖後,至2000年,法國最終還是以新的常規母艦,代替戴高樂的二號艦,並嘗試走一條「女王路」。

雖然仍是40機級別的艦載機聯隊,但PA-2及其機庫給艦載機的空間充裕得多(增加接近50%),若以陣風M計算,必要時塞成50架以上的機隊也沒有問題。(圖片來源:Next Big Future)

 

不可否認,法國提出的新航母計劃是源自已取消多年、和英國伊利沙伯女王級航母同時出現的PA-2方案(設計更是同源,這是因為中標的BAE方案,法國的THALES是有參與設計的),甚至是作為伊級三號艦出現的。此艦的出現使法國海軍重回戰力更穩定的雙航母時代。其外形除了換上法制艦載電子系統、甲板劃線不同與及換成具彈射器的常規起降版外,就是另一艘雙艦島的伊利沙伯女王級。不過基於英國最終沒有選建彈射版伊級,PA-2後來也只是在保留艦體原設計下改回單艦橋,且排水量亦稍降至60000噸級,至2013年更因法國財政危機而取消與建,終於使法國海軍正式否決了雙航母體制,PA-2的研究亦隨即結束。

不過過去操作戴高樂號的「痛苦」經驗,以及協同設計伊利沙伯女王級時得到的數據與概念,終令他們意識到將來的航母必須更大,尤其是飛行甲板不能小,以方便起降操作而減少互相干擾,同時提供更大空間作日後改良之用。

福特級與PANG的比較圖。(圖片來源:美國海軍與NAVAL GROUP/THALES)

 

新航母最終作為戴高樂號的代艦出現,名為PANG (Porte-avions de nouvelle génération,即新世代航空母艦),並預計於2038年正式開始服役,整個計劃於2020年12月初公報,同時亦公開了該艦的想像圖。PANG甚至比PA-2還長,進一步加至全長310米及75000噸滿排,同時加入了不少福特級的設計,例如艦橋後移,以及艦橋前方類似「賽車維修站」的油彈補充區域等,儼然一條小福特。

左為Naval Group的艦島CG概念圖,右為現時於法國南部聖芒德里耶防衛系統整合測試場測試中的FTI護衛艦全尺寸主桅,外形稍有不同,可能源於航母也整合進電子輔助降落系統與指揮天線等。(圖片來源:Thales Naval Group與軍武狂人夢綱站)

 

另方面,甲板布置也有改善,至少船頭的彈射器已向右舷移動,對降落跑道的干擾也消失了;艦橋方面,本艦亦採取了類近法國海軍開工已一年的中型通用護衛艦(FTI)艦橋的構造,包括四面陣的海火500型主動相控陣雷達及整合大部分航電、通訊與電子戰天線的AEM/S封罩式桅杆系統。推進系統上可能使用新式的K-22反應堆兩台,總功率可能是稍大於伊利沙伯級的12萬匹馬力電推,同時維持較慢的27節航速。

近年歐洲國家海軍似乎很喜歡嘗試奇形怪狀的水下船形,且多和提高航速有關。由上而下左及右,分別是PANG、意大利PPA瀕海作戰艦首艦的及法國的FDI通用護衛艦。(圖片來自TwitterSea Force online  及 Shephead)

 

 

相當特別的是船尾水線凸出一大片的構造,部份認為這構造可能是減少阻力的壓浪板或能源回收裝置,但看到下面有船舵,而且船頭也莫名其妙的向前「拱」(而不是一般的飛剪式船首)。考慮到這個構形其實相當於在不加長整船的情況下能讓水下線型更長,加上近年歐洲國家海軍多喜歡在水下船身構造上多搞新意思,有理由相信這是一種提高水線長寬比,以減少航行阻力、在動力輸出較少的情況下保持要求航速的方法。

次世代戰鬥機技術特徵仍不太統一,但至少有一個共同潮流,就是一架戰鬥機配至少一架無人攻擊機 / 忠誠伙伴無人機,以協同作戰與對地攻擊。現時疾風已在測試與神經元無人攻擊機的聯動,而法德合製的FCAS作戰系統,也是以NGF戰鬥機與不少於一種的伙伴無人機為作戰組合。(圖片來源:達梭航太與次期戦闘機 Ngf)

 

本艦現時只配備兩條電磁彈射器及一套相信是電磁著艦裝置,這可透過與美國的盟友關係購買。不過較獨特的是,其長度及噸位事實上已很接近小鷹級巨型常規航母的水平,但只標明搭載30架NGF又是甚麼意思?個人認為有兩個可能:1. NGF體量比較巨大,只能塞30架,餘下空位要給預警機和直升機用,機隊數目只有不足40架,和現時戴高樂號差不多,以減少維持航空隊的費用;2. NGF體形正常,但會配搭無人攻擊機 / 伙伴僚機,雖然這些大型無人機體量最多只相當於一架A-4攻擊機,但在每架NGF配搭一架的原則下,加上其他支援機,搭載量將接近70架!那就是相當可觀的攻擊力了。

Naval Group (THALES)所展示的PANG模型的後半部。(圖片來自Twitter)

後記:

當然,現時的設計只屬初步,部分技術性能以至外觀特徵亦可能改變,不過基於這是戴高樂號的代艦,而且在全球面臨全面洗牌的後新冠 / 後特朗普時代可能面對更嚴竣的國際環境,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早已開始加強軍費,法國也似乎更著力於保護原有的隱性海外殖民地,以防諸如中、印等新興地區強國可能採取更「進取」的手段以增加區域影響力。這使得PANG的經費來源更有保證,據知法國甚至最終會建兩艘,以重返雙航母時代。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12-3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