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大偽術師》及《孤注一擲》電影宣傳海報
新映的德國片《大偽術師》和中國片《孤注一擲》,都以詐騙為題材。前者拍得十分平庸,又非常過時,我很失望。後者在內地狂收三十八億人元,拍攝當今「跨國電騙」 和綁架集團,完全合時,令人驚心動魄。然而過度炮製,我越看下去越不滿意,但無疑比那部德國片逼切得多,值得關注。
行騙是壞事,不過世事無絕對,老千計狀元才,也有騙術高手、偽造專家受到稱讚,甚至被視為好心人對抗惡勢力、拯救受害者的義舉。三十年前史匹堡導演《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就描述一個德國商人大出古惑,救了很多猶太人。
現在《大偽術師》(The Forger),亦根據二次大戰真人真事,描述德國一個猶太青年男子,協助義士偽造文件,使幾百個猶太人得以逃生。不過比起《舒特拉的名單》,本片十分小兒科,無謂多談。而且中文片名太誇大,那主角距離偽術大師的水平極遠,亦望塵莫及郭富城在《無雙》飾演的偽鈔專家。
其實2014年有德國紀錄片《大偽術家》(Beltracchi : The Art of Forgery),拍攝一個長期偽造名畫的高手。此外,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國發現希特拉日記,哄動一時,迅速查明偽造,成為大醜聞,也早已拍過電影。
有一本反猶太人偽書《錫安長老會紀要》,杜撰猶太企圖征服世界的陰謀,對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影響甚大。意大利名作家艾可Umberto Eco的2010年小說《布拉格墓園》,描述怎樣偽造這本陰謀論奇書,甚獲好評。《大偽術師》此片 天差地別,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至於申奧導演、寧浩監製的《孤注一擲》,題材充滿現實重要性,拍攝不少中國人被誘騙到東南亞,進行非法電騙活動。他們包括高學歷的電腦才俊和美女,囚禁在集中營式「廠房」,受盡凌虐折磨,被迫去詐騙其他中國人。
非常慘情,簡直難以置信,但千真萬確,不能不信。可見人性可怕,更可怕是中國人欺凌迫害同胞,當作奴隸。片中男主角張藝興飾演網絡精英,女主角金晨飾演漂亮模特兒,都中計慘受奴役,難以逃生。
王傳君演東南亞集中營惡霸,妙在軟硬交加,一時辣手無情,一時又扮老友鬼鬼。孫陽演他的副手,也很懂鬼馬扮嘢。而且他倆常講粵語。
此外,憑《我的少女時代》走紅的台灣男星王大陸,今次演內地中產碩士生,成為電騙賭博的受害者,弄到傾家蕩產,跳樓輕生,非常慘痛。——林威、鄧萃雯演他的父母,周也演女友,都痛心疾首。
劇情發展不斷炮製殘暴、驚險的綽頭,然而具體的詐騙方式交代不清,主要只是誘人上網賭博,連最常見的電話騙局也沒有出現。後段漂亮女主角落難,有個奸人忽然變好人搭救,亦有點突兀。——此片最後變為讚美中國公安警察的宣傳片,歌頌他們越境救人,非常忠心正義,當然符合主旋律。
其實眾所周知,常有電騙者自稱是公安,掌握對方不可告人的罪證,乘機勒索。無論是否假冒公安,總之此片絕口不提這類騙局。
我完全不清楚電騙電詐情況,只知道越來越多人受騙,亦越來越多人參與騙人。最近讀到「明報校友」丁望的評論,說這類詐騙起源於台灣(亦可能源自日本),傳播到福建和香港,擴散到長江黃河南北,再轉移到東盟十國,「這是華人吃華人的吸血模式」,令全球華人蒙羞,已引起 “聯合國” 和許多國家關注。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早已成為笑話,華人欺壓奴役華人,似乎最真實。或許這是普遍人性,不是華人也可能這樣。——我想到的是大受國際歡迎的南韓電視劇《魷魚遊戲》,某秘密集團利誘人們參加「遊戲」,關入集中營,接受一次次慘受凌虐的死亡考驗,始終有人明知慘無人道仍然參加,希望成為幸運的得勝者。
這種模式跟《孤注一擲》差不多,而《魷魚遊戲》對人性、世道的諷喻,就非這部大陸賣座片所及。至於真實的「電騙」情況五花八門,又日益科技化,尚待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這部影片據說在海南島和澳門拍攝,並沒有在東南亞實地攝製;至於內容,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