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周處除三害》宣傳海報
香港導演黃精甫在台灣拍成這部新作,把很古老的「周處除三害」故事演變為現代犯罪奇案,既有凶狠血腥的狂暴,亦有曲折奇情,刻劃世態、人性和法律的複雜問題,構成一部關於罪與罰以及贖罪的突出之作。其中以暴易暴的主題當然有爭議性,劇情亦頗多牽強炮製,但無疑拍出強烈效果。
阮經天在《周處除三害》飾演現代周處——台灣江湖殺手陳桂林,辣手無情。影片一開始他便像猛獸,在警方監視的黑道幫主盛大喪禮中公然開槍殺人,隨即在橫街窄巷與窮追不捨的警探(李孝仁)激烈搏鬥,相當剌激,富於現場逼真感。
這個殺手十分狂暴和狂傲,很黑色。但狂徒也有情義一面,他尤其關懷病重的祖母,敬重關聖帝君。總之種種錯踪複雜的原因,使他決定改過自新,去消除三害——台灣警方三大通緝犯,包括他自己在內。
於是,除三害的過程就變出三段故事,殊不簡單。亦不是一味打殺,而涉及浮世多面體的社會眾生相,人物多樣,兼有推理追查和真假撲朔的懸疑,是黃精甫自編自導的力作。
袁富華飾演第二號通緝犯「香港仔」,他和手下在這部國語片中常講粵語粗口。事實上,向來很多香港人前往台灣,有正有邪亦有殺人犯。近年港男旅遊台灣時殺死港女,就引發港府「修例」嚴重風波,導致各式各樣港人「投奔自由」。
片中「香港仔」奸惡又荒淫,他操控髮型屋「小美」,由清麗的王淨飾演。——自從政治恐怖魔怪片《返校》以來,王淨成為台灣拍片甚多的青春紅星,今次照例可憐可愛,被阮經天英雄救美。
第一號通緝犯是誰呢?阮經天像偵探千方百計追尋,追到天涯海角的澎湖一處「靈修」中心,主持人尊者(陳以文)慈悲為懷,感化信眾,殺手主角也捨棄一切做了門徒。劇情發展下去當然不是這麼純良,反而釀成全片最血腥殘暴的大屠殺,靈修中心變了修羅場。
身為第三號通緝犯的 現代周處,結果怎樣呢?——據古代記載,周處是魏晉時代的東吳人,惡名昭彰,他為民除害殺死山上老虎和水中蛟龍後,發現民眾仍然認為他是大害,因而自我改造,成為文武雙全的晉朝大將,立功甚多。他終於被王親國戚和權臣仇視,使他陷於苦戰無援,以身殉國。無論記載是否真實,周處故事傳誦至今,早已成為課本教材。
片中主角的結局不是這樣,編導讓他作出另一抉擇,從狂熾變為冷靜,貫徹了悲劇英雄的宿命感。據稱此片的罪案和通緝犯,都以台灣真人真事為藍本,黃精甫當然自由發揮,加油加火重新創作。
今次主演的阮經天由頭到尾表現出色,狂放有型又有情,看來是角逐影帝 “金馬獎” 的一大熱門。他一時笑傲江湖,一時狂性大發,又一時慈悲為懷,查實這殺手角色始終是天生殺人王。我覺得他改過為民除害,也是乘機「合理化」大開殺戒吧了,因為他殺的不單是大罪犯,連罪不至死的小卒而至靈修信徒,也被他殺得屍橫遍地。反觀古代周處除三害時沒有殺人,只殺猛獸。現代周處的存在意義簡直就是殺人,終於連自己也不放過。
另一表現優異的演員是陳以文,把靈修「尊者」演得像菩薩化身,煥發出似乎真心誠意的感染力,據說這角色的藍本是某邪教首腦,而世界各地確有「邪教教主」能令信徒千依百順,不但奉獻財產,還獻上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陳以文早已好戲,形象多變,近年在鍾孟宏導演的 《陽光普照》和《瀑布》都演技極佳,前者使他得到影帝「金馬獎」。
演忠勇警探的李孝仁亦好。這角色佔戲不多,妙在他與殺手阮經天由死敵變為惺惺相惜的盟友,使我想起吳宇森電影《喋血雙雄》。
女角方面,真正突出的並非王淨,而是謝瓊媛,飾演藥店主人兼黑市醫生,專門救治與黑白道作對的亡命之徒。這中年樸素女子深藏不露而佔戲相當重要,還移花接木弄出絕症之謎,在劇情發展中有關鍵作用。
黃精甫現年四十八歲,是九七回歸後香港影壇「邊緣」與「主流」之間的怪才,二十年前2003與李公樂合拍殮房驚悚片《福伯》,然後拍了群星合演的《江湖》、《阿嫂》,以及《復仇者之死》、《保衛戰隊之出動喇!朋友》、《惡戰》和網劇《天目危機》等。他的名氣不及同為七十後的香港導演鄭保瑞和彭浩翔,但同樣黑色而各有不同。
《周處除三害》有不少偏激、過火之處,超乎常情常理,主角顯然精神有問題。但整體豐富,變化多端,可見目前黃精甫狀態生猛,拍成殺得性起而又多層次的殺人電影。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