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及黃之鋒(網絡圖片)
曾駐港的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Shibani Mahtani及《大西洋》(The Atlantic)記者Timothy McLaughlin合著的新書《Among the Braves》近日出版。該書揭露黃之鋒於《香港國安法》通過前後尋求美國政治庇護的情況,以及華府考慮處理事件的過程。
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府即日刊憲公布並於晚上11時生效。黃之鋒當時因包圍警總案而被沒收護照。該書指,黃之鋒希望進入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以進入領事館後轉赴美國的方式尋求庇護。
該書指,黃之鋒在當天上午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附近,位於聖約翰大廈的美領館辦公室與兩名美總領館官員定期會面,黃之鋒在會面結束時向兩人表示:「我不想離開,我想去美國領事館。」由於美國法律規定不能在美國本土以外地方申請政治庇護,故美方官員當時未有答應,又著黃之鋒留在聖約翰大廈辦公室,但該辦公室與領事館不同,不屬領事保護範圍不屬領事保護的範圍並無外交特權。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praised Joshua Wong for his role on the Hong Kong democracy movement, @TMclaughlin3 and @ShibaniMahtani write. But when China threatened to imprison him, the U.S. denied him asylum. https://t.co/eas2xRlvb1
— The Atlantic (@TheAtlantic) November 4, 2023
該書透露,黃之鋒的伙伴、當時已身處美國的前香港眾志常委敖卓軒,其後以黃之鋒名義向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發電郵,要求美方提供政治庇護。蓬佩奧其後48小時內召集幕僚開會討論事件,決定不允黃之鋒進入美總領館,因為其時中美角力下,美方準備關閉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美方憂慮此決定會引發中方反制,關閉美國駐港總領事館。
該書指,與會的幕僚亦曾考慮將黃之鋒帶離香港的方式,認為唯一是以「水路」的方式離開香港,經台灣海峽到菲律賓,但憂慮途中會被中方截獲,引發國際事件。因此,蓬佩奧團隊決定不允黃之鋒進入美總領館,也無法協助他離開香港;幕僚對上述結論的看法並非一致,但美方有清晰向黃之鋒交代決定。
該書表示,其時身在倫敦的羅冠聰同年7月私下有與蓬佩奧見面,並曾向蓬佩奧表達黃之鋒的境況,但未有改變美方決定。有美方參與決策的官員向該書作者表示﹕「在國家利益及個人利益面前,你會試圖平衡兩者,但是在國務院的第七層,國家利益總會勝出」。
該書亦提及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達「喜歡」幕僚提出類似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的「救生艇」建議,讓部分港人移民美國成為「優秀的美國人」,然而卻被右翼幕僚Stephen Miller阻止。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