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兩強軍事外交可否重續前緣恢復正常?

2023-11-17 16:19:20 最後更新日期:2023-11-17 17:58:48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Boei1編按:美東時間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於美國三藩市費羅麗莊園正式會面。(中央電視台新聞片段截圖)

 

11月10日中國大陸外交部正式對外公布,習近平將於14日至17日出訪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赴美會晤,並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30次領袖非正式峰會。針對兩強領袖此次會晤所將討論議題,各方學者專家與媒體評論都提出多項臆測;但唯一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所主動證實之議題,就是美國總統拜登決心重建雙方軍事溝通聯繫管道,期待兩強軍方重啟對話。

29862編按:近期中美軍事關係陷入冰封的關鍵,是去年八月時任眾議員議長佩洛茜訪問台灣開始,此後中美間所有餘存的直接溝通渠道都變得無法運作(除了和駐美外交團中的武官溝通外)。(YOUTUBE片段截圖)

 

嚴格來說,在去年8月當時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出訪台灣後,兩強關係急轉直下,多項溝通管道與協商機制都為之中斷;從今年開始,經過雙方不斷透過外交斡旋,許多面相確實已經浮現出回溫跡象,但最嚴重障礙就是雙方軍事交流與對話關係。

從華盛頓與北京開始建立外交關係開始,雙方軍事交流關係其實並不穩定,特別是當蘇聯崩解之後,美國整體戰略思維開始調整,中國大陸亦開始逐漸察覺到西方戰略安全圈開始提及中國威脅論,雙方猜疑情緒亦在不斷滋長,而軍事交流關係就成為有心裂解華盛頓與北京正面往來重要標的物,所以雙方軍事互動往來確實受到多項因素干擾,確實是難以平順發展。

Boeiw編按:考克斯報告對中國滲透美國核子研究機構,以套取W87 / 88核彈頭構造的情報,有部分專家認為證據其實不充分,所得資料也充其量只能作為參考,甚至有軍控專家指報告根本更像宣傳品多點。另外報告似乎和李文和案所謂間諜活動有關,但李文和案沒多久後已因證據不足已撤銷控罪(無任何證據表明李文和將資料傳給中方)。事實上同期美國指控中國彈道導彈核彈頭小型化的東風31嘛……雖然東風31小型化很成功,但彈頭還是百萬噸級大型氫彈,和W87 / 88所用的可變當量小型熱核彈頭還是差天共地。(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特別是1989年六月天安門事件後,老布希政府就開始對中國大陸開始實施武器禁運;此項禁令後來更經過國會加碼,在1990年2月所通過《1990年至1991財政年度對外關係授權法案》(Foreign Relations Authorization Act for FY1990-FY1991)第902條針對中國大陸提出多項軍備、航天與核子科技出口管制措施,從此開啟針對北京多項制裁措施,並因此影響雙方軍事交流。

1999年5月7日美軍誤炸中國大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使得雙方關係極度緊張。隨後在1999年5月25日,由加州眾議員考克斯所主導之《美國國家安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商業關係特別委員會報告》(Report of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Commercial Concer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亦就是被各界廣泛稱為考克斯報告(Cox Report) ,對外公布刪減過後版本,更讓雙方軍事交流關係籠罩嚴重烏雲。

在考克斯報告發布後,美國國會隨即通過《2000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Report for FY 2000);特別在第1201節《限制軍事交流與接觸中國人民解放軍》(Limitation on Military-to-Military Exchanges and Contacts With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提出限制美軍與解放軍相互接觸交流之12個項目,其中包括武力投射作戰、核武作戰、先進協同與聯合作戰、先進後勤作業、化學戰與生物戰防禦以及其他與大規模殺傷型武器相關之作業能力、偵察與監控作業、聯合作戰驗證與作戰轉型相關之其他活動、軍事太空作戰、其他作戰部隊先進能力、軍售或是與軍事相關之科技移轉、提供機密或是限制性資訊以及接觸國防部所轄各個實驗室;而此等限制至今為止,從來就未曾取消或是放寬過。

msl as編按:九一一事件將美國的精力全部調往中東反恐戰爭中,對華的制裁與圍堵也有大約十多年的稍稍鬆動。(YOUTUBE截圖)

 

讓雙方真正雪上加霜莫過於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機事件,不過隨後在當年秋天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卻讓整個國際戰略環境與政治基調產生天翻地覆變化,亦讓北京感受到來自於華盛頓壓力獲得稍微緩解。

不過當川普政府開啟雙方貿易大戰,祭出各種制裁措施後,許多方案亦涉及解放軍幕僚組織與研究機構,甚至美國國會透過立法,將「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有聯繫企業清單」(軍事用戶最終清單)內各個企業列為制裁對象更是讓解放軍感到不滿。

msl ashm c802 p02編按:需要留意,中國並不接受美國單一方的制裁,只是遵從聯合國通過的制裁措施。之前的軍售與製造權與技術轉讓都是遵從聯合國當時的決議。圖為Noor岸防反艦導彈,其實是中國外銷的C-802反艦導彈授權生產版。(圖片來自連結)

 

只要查閱美國對於中國大陸制裁清單,其中涉及解放軍項目與理由,更是多到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其中包括指控北京違反美國對俄羅斯知單邊制裁,參與解放軍軍需物資採購及軍事研究,違反美國對朝鮮、伊朗、敘利亞之單邊制裁,迫害新疆人權,協助南海島礁工程建設以及中國大陸與柬埔寨雙方之經濟合作項目,甚至是含糊籠統地聲稱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就可以發現因為涉及解放軍各項活動,而受到制裁之企業、機構與學術單位數量相當驚人。

00300829663 1ad0a245編按: 美國國會或軍方對於中國單位的制裁可說極度廣泛,連大量理工科大學與學術研究基構都受牽連,甚至有順口溜指美國軍方的制裁可是證明該大學身價的「憑證」。圖為與航太發展相當密切的西北工業大學的研發團隊,圖中可是一架實驗用的極超音速滑翔載具。(網絡圖片)

 

 

在此種狀況下,美國國防部不斷公開喊話,希望與解放軍就核武軍控議題展開對話,但顯然五角大廈根本就沒有搞清楚現實狀況與法令;此等核武軍控議題係屬於中國大陸外交部權責領域,同時依據美國國會本身法案限制,根本就不准美國軍方就核武議題與中國大陸解放軍進行接觸,因此到最後係由中國大陸外交部派遣軍控司司長孫曉波,與美國國務院主管軍控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都華(Mallory Stewart)進行對話,而五角大廈根本就無法對此有所置喙,由此更讓人對於華盛頓不斷表態希望恢復雙方軍事對話,究竟能夠產生何種實際效用?

 msl asBB編按:相對於歐洲國家的民主議會,美國兩院的議員似乎對外交事務有更大監察權,加上美國選舉制度的金元政治成份更重,為爭取更多選舉經費,議員在外交事務上的立場和行動更易受金主和選民所影響,可變得更加激進且積極干預國務院等的工作,加上普遍人都是法律界出身且年紀普遍偏大,很易搞出更多啼笑皆非也毫無意義的行為,近期最佳例子是字節跳動的聽證會;另一個例子是普遍議員都盲目支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行動,近期某名共和黨激進眾議員近日更COSPLAY以色列士兵以宣傳自己”無限制鎮壓巴人”的議案,甚至直指絕大部分巴人都是哈馬斯,不需予以同情。(圖片來自通視節目C-SPAN訪問片段圖)

 

儘管雙方確實簽署過對話協議,亦承諾過要相互通報重大演訓活動訊息,但北京與華盛頓在關係惡化後,在中國大陸周邊透過軍事活動相互較勁表態,整體情勢確實亦在升溫,但雙方還是有所克制,雖然不免產生緊張鏡頭,但到底還未真正發生事件闖出禍來。華盛頓雖然不斷喊話,表態不希望擦槍走火產生意外衝突,但就美軍軍事活動狀況來說,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不斷迫近加壓,能夠讓北京同意恢復軍事對話。

 

華盛頓軍事決策高層看來是低估解放軍無意輕易回應美軍叫陣,此種不斷透過媒體放話,顯然是沒有想通北京軍方高層通常是寧可吃軟絕不吃硬。華盛頓行政體系在美國國會如此綑綁雙方軍事交流手腳下,五角大廈其實手中根本沒有任何籌碼,可以成為吸引解放軍恢復軍事對話交流誘因。

特別是近年來當華盛頓與北京關係惡化後,美軍與共軍相互切磋交流活動,早就成為國會不斷提出來大做文章課題,不但讓美軍根本無法放手與共軍透過交流活動建立互信與正面觀感,後面國會議員如此掣肘,亦讓共軍對於與美軍交流對話意願大打折扣。在此種負面螺旋發展態勢下,雙方對話早就難以獲得成果,因此共軍自然對於恢復對話態度消極。

msl ashm編按:美國外交關係最不穩定的因素,除了需要兼顧利益方向太多外,國會對外交干涉太深,國內政治上的極端化也使得美國外交政策極不穩定甚至極不理性。(圖片來自網絡及YOUTUBE擷圖)

 

不論雙方領袖高峰會談最後結果如何,就算雙方要會恢復軍事交流對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重續前緣恢復到正常互動狀況,實在難以讓人樂觀看待。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3-11-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