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中國應該樂見特朗普當選

2024-11-04 15:48:08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411043Donald J. Trump FB 圖片

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5日投票。民調顯示,目前共和黨特朗普與民主黨賀錦麗在民調中支持度非常接近,難解難分。雖然勝負未知,但西方媒體已有報道指,歐盟和北約已經為特朗普再次上台預先「做好準備」!

美國大選有很多爭議議題,港人最關心的應該是中美關係(但美國媒體的評論指中國問題並非今次大選焦點)。到底當前這場選戰,特朗普與賀錦麗的對華政策有何分別?

無論誰當選 中美競爭只會加劇

在貿易方面,特朗普仍如他7 年前上任後的做法,聲稱會對中國入口貨徵重稅。他曾表示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60%甚至更高的關稅;至於電動車,就會徵一倍以至幾倍的關稅,務求把中國電動車擋在美國本土外。

賀錦麗在辯論和公開演講中,都沒有提出一套完整的對華政策,只是強調處理跟中國關係是「要確保美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因此要專注於美國跟盟友的關係。她的競選網站則表明,「不會容忍來自中國或任何競爭者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說到底,不管是誰當總統,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略競爭都只會加劇而不會緩和,北京對此應該了然於胸,也不會寄以任何期望。近期中國主動積極化解跟幾個國家的矛盾,例如宣稱希望中日關係實現「新出發」,並考慮容許重新輸入日本海產;對澳洲也重新展示友好姿態,表示很快就會恢復進口一系列澳洲海產、農產品等;跟毗鄰的印度關係也見好轉,上周中印兩軍已開始從喜馬拉雅最後兩個面對面的陣地撤退,顯然中印之間已就邊境問題達成解決方案。

很明顯,中國熱衷於跟許多國家和解或改善關係,都是乘着美國總統選舉還未塵埃落定之前主動出擊,減低下一屆美國政府對華制裁或其他懲罰措施的衝擊。從美國大選拉開序幕開始,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都在利用美國政界的反華情緒,承諾在對中國競爭裏採取強硬措施,並且強調華府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確保美國在全球大國競爭中的優勢。

儘管美國以中國為頭號假想敵,但據美國媒體分析,今屆總統大選兩名候選人都很少提及對華政策,原因是中美之間的競爭已覆蓋各個範疇,而兩黨對華政策取態基本一致,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因此成為不了大選期間的話題!

其次是有些關於中國的議題「太敏感」,大家都不想提,例如TikTok。特朗普在任總統最後一年時曾聲稱要禁止應用TikTok,但他在這次大選中已絕口不提。賀錦麗對這個議題沒有發表過什麼意見,惟她的團隊就積極利用TikTok吸引年輕選民。

對中國來說,北京是怎樣看今次美國大選?對特朗普與賀錦麗,北京會傾向接受哪一人當選? BBC(英國廣播公司)駐北京記者早前發表文章〈美國大選:賀錦麗還是特朗普?中國民眾怎麼看〉,其中訪問了幾名北京居民,某一人說「我們都不希望看到戰爭」;另一人則說「很擔心中美關係變得緊張……我們想要的是和平」;還有一名孟先生說希望特朗普能夠勝出:「雖然他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但他不希望發動戰爭或打仗。拜登發動了更多的戰爭,所以更多的普通人不喜歡他,正是拜登支持烏克蘭的戰爭,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在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

對中國而言,是特朗普還是賀錦麗當選美國總統,其實分別不大。人民不願見到戰爭是正常反應,但中美衝突戰場在貿易、科技、金融,真正爆發熱戰、兵戎相見的機率反而最低!

特朗普的深謀遠慮

美國對華政策基調已定,中美對弈將是長期格局,無法逆轉。從過去8年經驗可以觀察到的是,特朗普行事乖乎常理、難以捉摸,因此變數多、風險高;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在任時「出奇地」拉攏俄羅斯和朝鮮。西方媒體的分析是,特朗普「感謝」俄國在他上一次參選時暗地裏助他一臂,故此跟俄總統普京特別友好;至於朝鮮方面,是特朗普要顯示他能夠突破朝鮮半島危局,故此主動拉攏朝鮮領袖金正恩公開示好。

但我認為特朗普還有更深謀遠慮的打算,就是爭取俄、朝成為美國的「盟友」,形成一個緊緊包圍中國的地緣政治圈。若這一部署成功,對中國造成的壓力遠比美國的五眼聯盟、美日韓同盟等要大得多。

事實上,中國、俄羅斯一直都是美國政客眼中的敵人,但為何特朗普會對俄國普京示好,卻處處針對中國?特朗普仍是生意人時,因財困而搭上俄羅斯大亨,由此埋下了特朗普「親俄」的淵源。美國政治雜誌Politico曾刊出專文分析特朗普錯綜複雜的「對俄關係網」(”All of Trump’s Russia Ties, in 7 Charts”,2017年4、5 月號)。特朗普與俄國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令他很大機會在一旦再當選後再次「活化」他的親俄政策、拉攏普京。

西方媒體最近報道指,歐盟正在為特朗普「回朝」做好應對準備,包括及早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很明顯,歐盟已預估特朗普再次上台的話將延續其「親俄」政策,必須及早做好準備。

除了個人原因,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聯俄抗中」,自有其政治考量,因為華府權力精英群中,抗衡和打壓中國是一致共識,華府認定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挑戰美國的國家;俄國的實力則遠遠未及(可參考CNN “Why Trump’s tweets favor Russia over China”,2017年1月5日)。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表示,他有能力結束俄烏戰爭,因他相信可以憑着跟普京的友好關係把戰爭擺平。拉住普京,不把他「推向」中國,是特朗普2015年第一次參選總統時在一個集會場合的公開申明;聯俄制華,再拉攏朝鮮,是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構想。他一旦再當選,相信會重施故技,到時候地緣政治格局可能會來一次大洗牌。

賀錦麗若上台 料延續拜登路線

民主黨賀錦麗對待中國的態度,表面上比特朗普「務實」。她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曾表示,美國與中國競爭,但並不尋求衝突;她認為中美需要「去風險」和「增進理解」。美國媒體大都認為若賀錦麗當選,她的對華政策大抵會照拜登的方向而行,特別是限制新興技術進入中國。

賀錦麗從政生涯沒有太多外交經驗,但她在擔任參議員時,卻先後參與了兩個被北京指為「反華」的議案:第一個是2019年她與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聯手提出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提出要「制裁破壞香港基本自由和自治」的香港官員;此外她又跟魯比奧共同發起《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法案在2020年成為法律。

紀錄顯示,在對待中國的立場──尤其人權問題──賀錦麗十分強硬;至於其他領域,例如聯合盟友合力圍堵中國、限制高科技輸往大陸、對台軍售等,賀錦麗都會延續拜登路線。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今年8月1日刊出文章〈中國傾向賀錦麗還是特朗普?〉(Does China Prefer Harris or Trump?),結論是:從中國角度看,新一屆特朗普或賀錦麗政府的對華戰略方向,很可能是一致的;如果出任總統,兩名候選人各自都會給中國帶來挑戰和不利影響,但似乎他們都不希望中美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或切斷所有經濟和社會聯繫,因此北京不太可能有明確偏向。

將令美國更分裂的總統 難道北京不願見他當選?

中國有強烈意願跟美國保持穩定關係,避免對抗升級、關係破裂。然而這種相對平穩的關係應該視之為「買時間」,令中國可以盡快積累實力跟美國長期抗衡,並增加討價還價的本錢。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理應歡迎特朗普勝出。

按照特朗普在選舉時宣示的立場,若不提高國防預算,特朗普政府會疏遠北約;此外他又不斷要求台灣「交保護費」!這些主張如果落實,都有利北京紓緩壓力──因為北約擴張到太平洋,以及美國對台軍售令局勢持續緊張,一直都是北京的心腹之患。特朗普對這兩個議題的取態,客觀上對中國有利。

此外,特朗普對發展電動車持保留態度,以及對拓展新能源取態冷淡(他公開表示當選後準備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將會令中國擴大在電池、電動汽車業、太陽能、風能等行業上的領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一個將會令美國更分裂的總統,難道中國不願見他當選嗎?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4-11-0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