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谷山自走砲加入俄軍? 違反軍事常識

2024-11-19 00:00:10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19 15:00:0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crqo1c5esv0e1俄國貨運重鐵運輸中的谷山大砲 / 主體砲,地點是俄國中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的重型鐵路轉運站。(網絡圖片)

俄朝的軍事合作很多內容還是謎團一個,而早前有朝鮮特戰部隊在俄國境內訓練場出沒也暫時未知何用(不知是朝鮮軍去接受俄軍現代化 / 城市化作戰訓練,還是協防俄烏邊境,抑或直接參戰),烏克蘭和歐美盟友的情報更是「五時花六時變」,連朝鮮軍有沒有參戰都有幾個版本。

都不知信誰好了。現時得知俄軍是購買了朝鮮的大量砲彈及較先進的彈道導彈(或者其他過去沒有發展過的戰術裝備)作彈葯儲備及輔助攻擊,但……最近竟然因有一種極罕有且俄軍從來沒有用過的裝備出現在俄國貨運鐵路上,因而傳出朝鮮以該砲支援俄烏戰爭。

1337312018年閱兵儀式上出現的谷山大砲 / 主體砲。其砲口制退器有兩種,原因不明。這砲下一次在公眾面前出現的時間是3年後一次岸防砲擊演習 / 表演,數個專屬砲兵團在沙灘上排成一整列橫陣,對海島進行射擊。有一些消息指該砲曾參加延平島砲擊戰。(圖片來自朝中社)

有留意朝鮮與韓國軍事對峙形勢的朋友,都會認出這是谷山系列自走重砲。關於該砲的資料其實非常少,一般相信谷山系列又稱主體砲,現時有兩個型號(北約代號M-1978和M-1989),但若參考照片和一些「傳聞」來看,似乎有三個型號,即谷山1型(朝鮮版本及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虜獲車改裝180mm砲版本)及有更長且改裝得比較厲害的谷山2型(使用拉長了且帶動輪前置的底盤,駕駛室得以加大,類似2S7但還是小一號)。

 6 f49e5b 1軍級遠程重砲17 cm Kanone 18(右)和96式15厘米重型加農砲 / 要塞砲(左),都是倍徑超過50且砲口彈速和同期重型反坦克砲相約的強裝葯重砲,射程極遠,當然砲管壽命也較短。直到70年代布爾博士推出減阻性能優秀的彈底噴氣推進彈前,除非大幅加大倍徑和膛壓,一般榴彈砲都沒法突破25公里以上的極限射程。(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此砲本體(砲室)據說是前蘇聯S-23型180MM加農砲,接上一截更長但口徑較小的砲管,目的是以較大的葯室發射較小口徑的砲彈,加強威力與射程。這砲的真正砲管口徑相當奇怪,是170mm,近代史上只有德軍有這口徑的火砲(美蘇兩軍的近似口徑火砲分別是175mm和180mm),而且最後使用這口徑的就是二戰時德軍有名且性能相當優秀的軍級遠程重砲17 cm Kanone 18,射程達到當時野戰砲之最-29.6公里。不過此砲只生產了338門,且戰後殘餘的都進博物館了,沒有任何國家繼續使用。有一個暫時仍未有文件證明的傳說指朝鮮60年代得到博物館的實物後,就以此為改良搞出極限射程幾乎翻了一倍的重砲。不過還有另一個傳說,是指該砲參考自日本帝國陸軍96式15厘米重型加農砲 / 要塞砲,但同樣缺乏嚴謹證據。

6 f49e5befce28b2e9c0180d6d02aee5d1谷山系列兩種大砲(右),北約分類是M-1978和M-1989,砲基本一樣但M-1989似乎有一部設計不太合理的輔助上彈機,M-1989曾被宣傳為主體砲(但朝鮮有幾種稱號都是主體砲的砲兵武器。至少M1978曾出口到伊朗,左邊是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俘獲該砲後改裝 / 仿制版本,砲管似乎用上S-23的180mm砲管但同樣非常長。使用砲管接合技術的傳聞基本來自這砲的結構。事實上,本砲砲管太長,即使底盤有所延長,轉向移動及轉運似乎仍很不便。(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尾和砲閂的某些特徵和S-23 180mm加農砲比較相似,但坊間一些說法指本砲其實是將 S-23重砲本體(葯室加一截外套筒)加上自研的170mm砲管,似乎也沒有確實證據。

這件事有些可能是來自伊拉克俘獲自伊朗的少量谷山自走砲加以改良並裝入原有180mm S-23砲管,以發射同口徑砲彈這點以訛傳訛得來的。不過參考本砲外形及超長倍徑(現時還未知道倍徑有多少,但……只有170mm口徑且構形和2S7相近的谷山自走砲,全車長竟達14.9米—2C7可是只有13.6米!!!),再考慮朝鮮似乎缺乏製造這種長身管大口徑高膛壓重砲的技術,他們會這樣幹也不意外就是。

6 f49e砲管接駁重砲之祖先—一戰時的巴黎砲。高膛壓及超長砲管,加上應用了接合砲的原理,使期達到史無前例的130公里射程,但代價是彈葯散佈極大(公里級),難以命中小範圍固定目標。(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根據伊拉克某些使用經驗,這種接合砲管不但壽命短,而且接合處會干擾發射葯的氣流,間接影響此砲的精確度;加上砲管太長且沒有加強強度的支架,砲管更易下垂,令準繩度進一步下降,且朝鮮似乎製作不出自動裝彈及推彈機(至少是一型時),推彈工作只能由人力完成,令此砲射速更低,兩伊戰爭的使用經驗顯示,只能做到每5分鐘2發的水平,威懾力大減,似乎只能用數量去「補充」質量了。

70e7088caa68dab2b581a2866c34b9d5放下駐樁的2S7自走砲。留意連誘導輪都已放下,以增加對面的接觸,造成一個穩定的射擊平台。不過本砲有一個裝載台可延伸到地面的裝彈臂(箭嘴所示),只要該臂平放到地面,抬彈手裝彈在彈托上,裝彈臂就會抬升到砲尾,然後由推彈桿直接推入砲膛,葯包亦如是。不過由於葯包輕得多,砲組為加快速度會該裝彈臂上彈後停留這邊,葯包裝上彈托後直接推入砲膛中。(圖片來自連結)

主體砲是一種特化到極致的武器,在較小口徑下追求超長射程,甚至乎犧牲最大射程下的準確度和射速,究竟為了什麼?有指是為了由38線打擊首爾的首都設施和經濟中心/大型基建。然而若真是這樣,要打擊戰術目標就相當困難,這是因為佈置需時,打完一個彈葯基數快極都要半小時,過程中很易受反砲戰所打擊,而且就算打軍隊集結處也未必有準確度,甚至打市鎮固定目標都有困難。事實上,俄軍有2S7和龍捲風火箭發射器進行遠距或後方戰術目標打擊,更遠的還有各種無人機,究竟需要這種低效武器幹什麼?

2S7 Pion scaled俄軍要用170mm的砲彈,不是問題,只要重新開一條生產線即可,不過開新生產線且全新口徑的,快極都要半年……現在各線都全力增產122及152,哪有什麼空閒時間和你玩? (網絡圖片)

再講,彈葯補給是個更大難題,這種彈葯只有朝鮮生產及使用,俄軍自19世紀以來根本就沒有用過170mm砲,制式又無法和俄國共通,甚至故障了維修都有困難,這種完全和俄軍體系無法匹配的東西,是要怎樣融入俄軍的打擊系統中?一件完全無法配合人家補給體系的武器,不就相當於對面烏軍看似性能高強,但其實沒什麼用的戰甲車嗎?

 後冷戰三十年各類軍事宣傳,好像都讓人忘記維持作戰能量的不二法門:強大的維修能力。而維修能力又與後勤零備件供應和維修通用性有關。這位軍事博主提出俄烏戰爭一個非常重要卻往往被忽略的一點:俄軍的零備件供應充足,即使裝備被擊癱,只要能拖回後方,俄軍的前線維修能力足以在一兩個星期內完全修復。一件俄軍自己都沒有零備件且不熟悉的東西,你要怎樣修?

 

若是供朝鮮軍在俄使用,麻煩也是很大,這更多是因為谷山大砲更多是「匪都打擊砲」,和朝鮮軍幾種較先進的自走榴彈砲(如主體107周年自走砲)不同,支援戰術攻擊能力並不強(極限射程時精度不足,自走砲機動及發射反應速度不足),對可能參戰的朝鮮軍也不見得有什麼幫助:真要有幫助,那不更應提供更多可靠的砲兵火箭或自走砲之類?

juche 107由前線支援角度看,正常口徑而射速高、短時間內做好射擊準備的自走榴彈砲,遠比威力或射程特化到極致的砲兵武器好。圖為主體107周年紀念自走砲,有比較特殊的砲兵瞄準系統,砲管更是52倍徑的155mm砲,疑是俄國2a65砲的外銷155mm版本。(圖片來自朝中社)

 

歸根結柢,谷山系列重砲的設計太特化,設計時也因技術不足犧牲太多,大概只能在朝鮮地區尤其是三八線一帶才能發生效果。個人認為,這東西因為難以融入俄軍體系又難以支援朝鮮軍一般進攻戰術行動,有可能只是協防庫爾斯克州,轟一轟後方的補給集散地而已。而且這一次似乎還有個可能:人家根本是去俄國的兵工廠做升級改裝,甚至利用俄國的冶煉技術及附加零件,例如更大更可靠的半自動裝彈機等,進一步改良其戰術支援能力。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4-11-1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