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024年香港電影生意淡薄,甚至慘淡,只有很少數叫座。但另一方面,今年有「瞄頭」的港片其實不少。——反觀港片旺盛的年代,坦白說往往一窩蜂.馬虎兒戲的多,真正可觀的少。或許文窮而後工,市況不好, 就少了粗製濫造。
香港主創、大陸合製的《焚城》便是製作規模甚大的新作,以香港「大難臨頭」為題材,拍成難度頗高的大型災難片。——荷里活歷來最拿手炮製「幸災樂禍」賺錢,日本災難片亦有深厚傳統,香港條件有限,怎能爭鋒?自從有了大陸市場和投資,合拍片於是大陣仗起來。儘管近年香港元素對大陸觀眾的吸引力日漸減少,幸而仍有大陸投資。——本片就由「安樂」江志強和明星劉德華帶頭監製,多間內地公司助陣。
《焚城》的災難無疑誇大,情節難以置信。可觀的是除了驚險火爆,還涉及環保、官商和政府決策等複雜問題,尤其注重「全城危機」之際,前綫人員、高官與顧問的「三角鬥爭」。由頭到尾步步驚心,令觀眾無暇質疑是否合情合理;導演兼攝影潘耀明顯出專業技能,值得捧場。
序幕是香港九七回歸前夕,劉德華飾演財政司長,為了搞好經濟而「好心做壞事」,導致香港變為各地廢物湧來的「垃圾城」,釀成危險事故。——正式劇情發生於十年後2007年,新界皇后山一處「龐大廢物回收場」爆發火災,越爆越大,還有嚴重致命輻射,可能危及全港七百萬人。
劇情雙線交織。消防隊在前線「武鬥」,由王丹妮、白宇、謝君豪、廖子妤、梁仲恆、何啟華、黃德斌等飾演大批救火員出生入死,還有張達明演「廢物場小食檔」老伯。——另一線是政府高官與專家、顧問,緊急開會「文鬥」,莫文蔚飾演代理特首主持(姜大衛演特首剛巧外訪),離開官場十年的劉德華角色變為環保博士,積極投入。此外有白耀燦、區嘉雯、林保怡、鄭則士、王菀之等參演。
片中廢物場滿佈貨柜箱和大小垃圾,堆積如山,成為火海迷宮,消防隊險象橫生,救護營傷亡慘重。——高層會議廳內主要由劉德華與莫文蔚鬥法,劉德華還親自帶隊進入前線「死地」,追尋輻射物。情節發展相當曲折懸疑,怎樣疏散民眾,有什麼「絕招」在千鈞一髮的關頭制止全港毀滅呢?
必須回顧本地的「同類電影」,其實早在五十多年前,已有大型港片直接拍攝香港「大難臨頭」,就是1970年龍剛導演的粵語片《昨天今天明天》(當年香港影壇除了左派.右派之分,亦分為粵語、國語兩大陣營,國語片規模較大); 《昨天今天明天》取材法國卡繆Albert Camus小說《瘟疫》(La Peste),描寫香港爆發極慘重的瘟疫,變為死城,終於在官民同舟共濟之下,合力解決危機。
由於片中瘟疫疑似影射1967年香港左派大暴動,《昨天今天明天》幾乎被「港英政府」禁制,然後刪剪才可上映。——此片有經典價值,不但有敏感政治性,還在當年罕見地拍攝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以及民間面對災難的百態。——實際上香港開埠初期曾是瘟疫之城,近廿年亦先後發生「沙士」和「新冠」兩大疫症,時間上都與政治風波巧合,龍剛此片確有先見之明。
到了1980、90年代,「九七大限」帶來危機感,陸續有港片間接作出黑色反應。香港回歸後,黑色電影也不少,2014年《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拍攝香港陷於神秘災難,據說原著網絡小說暗示「大亞灣核電廠」出事成災。——2015年多段體《十年》,更有香港大難臨頭的偏激政治性。
我認為《焚城》的模式,有點接近《昨天今天明天》,但避免了政治性。王敏德飾演富豪奸商,成為危害香港的大反派。片中消防員都奮身盡職,不惜犠牲。政府高層與專家方面雖有爭執,亦都形容為盡心盡力救港救民。
《焚城》的攝製效率可觀,災難特技也不差。問題是劇情完全虛擬,構思未夠妥善,細心觀眾看完後當會發覺不少誇張作大之處。——外國輸來的電器垃圾和電子廢物有害,當然屬實,可是垃圾堆中竟有足以焚城的極危險輻射品,威力簡直像原子彈那樣,是否離譜呢?這是極難得極昂貴的大殺傷力武器!擁有國不會當廢物抛棄,「邪惡」國家與集團則會千方百計奪取。
假使真有嚴重輻射危機,亦不會全靠消防隊處理,當會出動駐港解放軍,甚至驚動「國家隊」和國際機構。——可能被危害的亦不單是七百萬香港人,還有鄰近常住人口一千七百多萬的深圳。
其他疑問不少,人物關係亦往往為做戲而搞戲,例如劉德華與白宇的角色是親戚又是仇人,莫文蔚角色的丈夫原來與大奸商勾結。
純以演技來說,今次莫文蔚狀態甚佳,劉德華則太英雄化了。其他女角方面,王菀之最妙,王丹妮和廖子妤就形象不錯而發揮機會不多。
美國新片《阿諾拉》(Anora)的片名平平無奇,其實是大跳艷舞、大玩財色驚魂的「綽頭」片,成本有限,製作規模遠遠不及《焚城》,奇在得到今年「康城影展 - 最佳電影金棕櫚獎」。
有色情有險境亦有搞笑,《阿諾拉》當然不會沉悶,更非「悶藝」,但談不上優異,為何贏得「康城最高獎項」? ——我曾經「迷信」康城的 “藝術標準 “ 高過美國奧斯卡,然而近年似乎「越偏鋒越變態」的影片越能在康城得獎,今次連「賣弄財色綽頭」也得頭獎,這個「世界級影展」是否仍然值得尊崇呢?
辛‧卑卡Sean Baker編導此片,女主角邁琪‧麥迪遜Mikey Madison飾演紐約市脫衣舞院的年輕吃香舞女,名叫阿諾拉。她專為男客表演幾乎赤裸的貼身艷舞,又略懂俄語,被俄國富豪的公子迷戀,甚至求婚,仿似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童話成真。然後晴天霹靂,俄國富豪夫婦飛來美國,拆散鴛鴦……
前半部十足軟性色情片,邁琪‧麥迪遜大展色相,表情生動。飾演俄國花花公子的馬克‧艾戴斯坦Mark Eydelshteyn 本身是俄羅斯演員,青春俊俏,這角色愛玩嫖、賭、飲、蕩、吹,然而毫不粗暴,只是「大唔透」,還有些單純。後半部「俄國幫」闖來破壞姻緣,就變為追追打打的閙劇。
編導故意把「俄國幫」弄得「撞板多過食飯」,烏龍搞笑,並不可怕,最孔武有力的「打手」還愛上女主角。總之一味做戲咁做。其實正如女主角所說,「俄國幫」若要逼她解除婚約,她可以打官司分家產。何況脫衣舞院三教九流,不是善男信女,應可構成「美國幫」與「俄國幫」鬥法講數,增添戲劇性,可惜此片頭腦簡單,沒有進一步發展。
想起1990年美國片《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李察基爾Richard Gere 與茱莉亞‧羅拔絲Julia Roberts主演,正是風塵妓女 遇上現代白馬王子的浪漫愛情喜劇,當年賣座鼎盛。卅多年後的《阿諾拉》則變為富家白馬王子不可靠,窮窮的「打手」才是好郎君。
1995年,荷蘭導演保羅‧韋浩雲Paul Verhoeven在美國拍了《艷舞女郎》 (Showgirls),描述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脫衣舞女,大跳艷舞,但票房失利。2019年,美國女導演 羅蓮‧史卡法利亞Lorene Scafaria拍成《艷舞大盜》(Hustlers),吳怡敏Constance Wu和珍妮花‧露庇絲 Jennifer Lopez等飾演紐約市脫衣舞女,對釀成「金融海嘯」的華爾街 Wall Street 好色經紀們報仇雪恨,叫好叫座,其實亦非佳作。
世界各地娼妓片、舞女片甚多,悲歡離合都有。《阿諾拉》頂多只是中等水平,還不及香港的《金雞》。更望塵莫及1976年《的士司機》(Taxi Driver): 充滿紐約市龍蛇混雜實感,其中對抗黑幫、勇救雛妓的槍戰場面最有爆炸性。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