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GOOGLE EARTH最新的大連大船造船廠衛星照片,不過照片已是去年五月的事。由於由去年中至現在除切件傳聞外鮮有004型航母的其他消息。也未見什麼工程,分段甚至沒被移動過,故這是個實驗模塊的可能性比較高。(圖片來自GOOGLE EARTH)
日前,Google Map更新大船重工大連造船廠的衛星照。雖然那是9個月前的去年5月拍攝的照片,也證明不了現時解放軍的軍備計劃進展,但……一號船塢的零件場中卻給發現一塊疑似航母甲板的組件,而且還見到至少有兩條相交的槽。由於這個組件的槽在外觀上和超級航母的第三、四號彈射器末段相似,論者都認為這代表大船重工大連造船廠可能開建比福建艦更為大型的航空母艦。
過去曾出現過的航母/兩棲攻擊艦試驗分段,由左至右分別是江南造船廠的船體中央分段(比例縮小一點的),滬東船廠的076分段(076已下水,但這分段仍舊保留在船廠內),以及大船造船廠的滑躍模塊分段。(網絡圖片)
不過有指該模塊2024年初就已放在那裏,而翻查上個月拍攝的衛星照片(只要5米解像度的哨兵2型廣域版本),模塊還是留在原地未見明顯移動,有指這個其實只是個實驗模塊。過去在三廠在開工大甲板船(002、003及076)前都會建一個實驗模塊,可能是工藝或強度測試用,試驗完後可能會被放在船廠一角或拆掉回收。不過亦需留意,這些組件完成測試或考核後,實船可能就會幾個月至半年內開工。
大包CG繪製的預想中004型航母CG圖,刊載在中外艦聞微博中。(網絡圖片)
這條船究竟是什麼?仍有待討論,有可能是003改良版本的003改進型(常規航母),可能加長、增加彈射器並進一步提升動力系統,又或者是真正的一艘大型核動力母艦004(舷號20,003即使有準同型艦仍應是上海江南廠建的)。不過要看中國航母發展,就必須留意武漢黃家湖的701研究所,尤其是其辦公室上方的「航母樓」。這地方過去一直是實驗航母艦島電磁信號兼容、艦橋構形甚至甲板調度實驗的地方。
航母樓改建中的衛星照片,飛行甲板事實上是由多幢建築物支撐起來的。這條"航母"缺了最後大約20米的分,但現時艦島的位置似乎比福特級更往後延。(網絡圖片)
事實上,由去年下半年開始,航母樓就開始擴建,不但舊艦橋已拆掉,且也建了更多樓房「支撐」頂樓上的甲板。由新甲板形狀和新的疑似艦橋地基位置看,明顯是在測試新航母的構形,而這個構形的艦橋明顯靠後,不但接近福特級,而且艦橋位置可能更靠後,貼近左舷後武器甲板位置,艦橋後方甚至可能只能搭載甲板支援車輛,整備艦載機的三角區更為完整。
大包CG預想的004艦橋,是截去了煙囪部分和將艦島搞成五邊形,以安放三面相控陣綜合桅桿的構形,然而實際是否這樣子,還是要看航母樓擴建完成才可定斷。(圖片來自中外艦聞微博)
由於常規空母的內燃機進排氣道接近船艦中央位置,而其進排氣處都設置在艦島上,而且為避免進排氣道過長引發諸如擠佔空間及艦內散熱問題,煙囪都務求經最短的距離排出艦外,這就造成常規航母艦島位置的嚴重限制。核動力航母的艦島,位置限制就少得多,諸如戴高樂號艦島前置、福特級艦島後置等都和過去航母有顯著的不同,過去企業號(CVN-65)的設計方案就有艦島中置和升降式艦島佈局。若由現時綿陽市建設的船用核反應堆測試設施,以及航母樓艦島進一步縮小及後置的設計觀之,大船造船廠的下一艘航母很可能就是核動力航母。
核動力航母因為沒有煙囪限制,構形也可有更多變化,例如艦島極端後置(福特)、前置(法國戴高樂和原計劃的CVAN-67甘辸迪號核動力航母)、中置甚至前後置(企業號早期方案),否過礙於飛行作業習慣,過度激進的方案還是被淘汰。(圖片來自美國海軍及"美國海軍超級航空母艦:從企業號到福特級")
當然,核動力航母與常規航母其實各有千秋,核動力艦雖然有接近無限的理論航程,空間也可以搭載更多航空燃料,但即使就美軍內部而言,仍是各有千秋,常規航母對維修的需求比核動力航母低,海外部署能力更佳,且全壽命成本較低,可部署時間也更長(核動力艦要浪費很多時間在維護及檢查上),最好還是核常兼備並作互補。只是當美國海軍在1990年代後期的研究得出如下結論之時,美軍財力和後勤能力已不大可能同時保持兩級不同動力系統的航母(當然,當時唯一供應航母的廠商也極力抗拒這建議,另外兩個可建超級航母的廠在60年代後期就關門大吉了),甚至乎日後在考慮建設中型輔助版本的常規「閃電航母」,都受到美國海軍高層內部的極力反對。相對而言,中國船舶工業能力和維修能量是高於美國海軍(我已不講遠高於這三個字了),在維修能力上是否能同時維持兩種不同動力系統的航母(甚至加入輕型航母 / 無人機航母),這點可是值得期待的。
1998年,美國政府問責署在美國海軍協助下編寫的Nuclear vs. Conventional Aircraft Carriers: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分析在軍事運用上常規重型航母和核動力重型航母在維護、補給及各類燃消耗品上的運用價格、效益比較。分析有點出人意料,核動力母艦在維修高要求和全壽命成本上的差距,大幅縮窄了人們原先核常航母之間的戰力差異。(圖片來自連結)
根據軍事愛好者圈子的一些小道消息,江南造船廠下一條航母暫時仍未見動靜,但傳說中的大連造船廠的航空母艦已於去年開始切鋼板,真正的第一塊船身模塊可能今年中或下半年就可現身,並於2026年展開塢內組建工作。至於是否屬實,或者開建的究竟是福建艦的改良型還是全新核動力航母,估計今年年末就有分曉。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