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張競:兩會召開 以黨領政與集體領導

2025-03-05 22:19:57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06 09:44:25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unnamed 38編按:3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片來自新華社)

中國大陸已在3月4日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十四屆第三次全體會議,此項會議召開日期是在2024年12月24日,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召開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十九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召開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草案),但回溯當時所發布新聞通稿,其中僅提到「會議研究了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有關事項」,但卻未曾對外公布前述召開日期。

此因對於召開全國政協全體會議來說,其必須與召開全國人大全體會議相互配套,因此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雖然審議通過召開全國政協全體會議,但此並非最後決策,在會後僅就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提出建議,並且當日新聞稿亦未對外公布確切召開日期。

直到次日(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召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決定》,預計在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三次全體會議定案後,在對外發布新聞通稿,才同時確認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第十四屆第三次全體會議。

unnamed 39編按:中國各級議政會議的常識,都是先開由部分委員參與的預備會議,議定及準備主要討論議題及決議、選出主席團等,然後再由常委會商議,再交全體會議進行表決。(圖片來自連結)

 

吾人必須理解,觀察中共黨政體系運作軌跡,召開重要政治集會決策程序相當重要;同時各項黨政集會實際召開前準備過程與預備會議,針對黨政集會所預先審議議程與政策文件,亦是觀察北京政壇運轉模式重要關鍵。舉例來說,2025年3月1日至2日所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其職能就是針對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之預備會議;相關決策草案與政策文件都必須在預備會議中完成先期準備工作。

依據支持中共黨政體系運作之政治文化,此種先期審議議程與政治文件確實是體現「以黨領政」以及「集體領導」重要關鍵。舉例來說,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除決定召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三次全體會議確切期程,更對該全體會議議程,其中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審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以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出建議。

其實到達此種階段,儘管已經對外發布新聞通稿,但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主席團與秘書長名單草案以及前述議程草案,仍然必須在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正式召開前一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召開全體會議之預備會議,透過預備會議選舉通過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主席團與秘書長名單,以便確認全體會議人事安排。同時亦須透過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全體會議議程,期能在次日正式召開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時能夠照表操課。

mfile 1794284 1 L 20編按: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5日早上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總理李強發表任內第二份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自新華社)

 

至於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最受各方關注之政治文件,自然就是由國務院總理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所提出之政府工作報告。依據中國大陸黨政運作常例,通常都會安排在每年2月底(今年為2月28日)所召開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針對當年後續召開兩會時,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所提報之政府工作報告草案進行討論審議。透過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討論審議,基本上在於體現「以黨領政」以及「集體領導」,因此必須按部就班完成所有審議程序。

至於審議全國人大全體會議審議前一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以及當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全文與報告,通常都會受到中國大陸各級政府與私營企業高度關注,因為前述政治文件與經濟政策指向以及資源分配密切相關,必須透過其中內容掌握商機,完全不令人意外。

53709103511 c20881d9f6 k各媒體對人大報告只顧集中於下一年度預案中刺激經濟措施和軍費,對於預算運作和去年運作情況並不留心。其實要留意有沒有對預算運用作中途調整,真的要對照上一年預算案和最終的預算運作報告進行對照,才能了解更多中國政府財政實際情況。當然,無年都在叫中國經濟崩潰的媒體,真的沒有這種心機與能力去做比較。

 

當然全國人大重頭戲絕對是審議前一年度中央與地方預算執行狀況報告,再加上當年度中央與地方預算草案。不過通常全球政治觀察家以及媒體記者對中國大陸政治運作,都是將目光焦點置於年度預算,然後依據預算數字開始大做文章引申論述,但對於前一年度預算執行狀況卻總是興趣缺缺,其實就透過預算審視政治脈動來說,若不去關注年度預算最後執行狀況,從決算切入來審視施政運作狀況,根本就是極不周延視角。

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全體會議,審議前一年度中央與地方預算執行狀況報告以及當年度中央與地方預算草案,基本上其內容可被定位為「教科書」等級水準,特別是針對預算專業所提供篇幅高達數十頁之名辭解釋,其實是全球各國政府預算文件根本無法望其項背之專業內容。

unnameDAAD 1編按:相比全國人大在預算案上至少做到比較嚴密和有更多專業解釋,台島上民進黨執政團伙卻有大量漏洞及疑似公器黨用及謀私的奇怪項目(如各類浮編項目及額數相當高的媒體費、出外考察費等),反對黨要求監控卻就只會利用自己的媒體變造文宣以打擊反對黨,這樣不單是拒絕接受監控,性質上極度反民主,而且最終只會禍害台灣社會!(網絡圖片)

 

對於希望掌握中國大陸政府施政脈動與軌跡來說,透過理解掌握此等專業名辭定義與意涵,絕對是能夠提升閱讀者認識到中國大陸黨政體系幕僚官員,在編列預算與精算國家財源及支出時,究竟是秉持何種思維,其思路脈絡亦可順利顯現。

最後就要提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以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通常這三分報告審議過程都很順利,中國大陸社會各界關注程度相對較低,其實就是因為其內容對於普羅大眾日常生活與個人利益關係並不緊密,因此雖然被列入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正式議程,但基本上從來就不是新聞焦點。

總而言之,政治運作依據程序相當重要,而透過特定機制審議政治文件,更是讓中國大陸社會理解政治遊戲規則,理解到所有政治議題與文件內容來龍去脈,這其實亦可算是公民政治教育內容吧!

發佈於 博評
By 2025-03-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