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圖片
國家安全部7日於微信公眾號發文指,當今世界,信息化高度發達,無形的電磁身影無處不在,從手機信號到電視廣播,從Wi-Fi到藍牙……電磁信號已成為現代人類生產、生活中如影隨形的信息傳輸媒介,在帶給我們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暗藏著敏感信息泄露的風險。
電磁泄漏是一種無形的物理現象。當我們使用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等具備電磁傳導效能的電子設備時,這些設備猶如一個個小型的廣播電台,會在人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將設備內部處理的電磁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周圍空間傳播,產生電磁泄漏,這是電子設備使用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客觀現象,通常情況下不會對信息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但電子設備在處理涉密敏感信息時產生的電磁泄漏,被別有用心之人通過外圍接收裝置截獲並解析,就會導致相關信息被竊取,造成「電磁泄密」。2013年,「斯諾登事件」曝光美多個秘密情報監測項目,其中一項代號為「DROPMIRE」的竊密行動,就是通過捕獲歐盟駐華盛頓特區代表處密碼傳真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進而竊取其發送內容。
與傳統的信息竊取方式相比,利用電磁泄漏進行竊密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其無需直接接觸,而是在設備正常運行過程中,通過截獲無形的電磁波並還原,進而實現信息竊取,幾乎不留痕跡,難以被及時發現和制止。如不加防範,不僅威脅政府、軍隊、科研機構等涉密單位,還可能波及金融、能源、通信等關鍵領域。一旦核心數據被竊取,輕則導致商業競爭失利、經濟損失,重則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
電磁泄漏雖然無法避免,但根據其固有的技術原理和邏輯,可以通過構建電磁空間安全防線,提升技防能力,打造有效的安全防範體系,防範化解電磁泄密風險。
——技防體系多維阻斷。優先選用低輻射設備,以此減少信號源頭強度。同時針對涉密區域,實施電磁屏蔽措施,有效阻斷輻射外泄的路徑;部署電磁幹擾器,擾亂輻射信號的可解析性。對涉密信息實施全程加密處理,確保即便信號被截獲,也無法還原出原始信息;采用防輻射線纜、濾波電路等技術手段,抑制寄生信號的產生。
——制度人員雙軌協防。強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控,嚴格區分涉密設備與非涉密設備,堅決禁止濫用存儲介質;定期檢測設備的電磁泄漏水平,建立完善的風險台賬;建立健全電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涵蓋信號溯源、密鑰更新、設備管理等關鍵領域的安全管理流程;強化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教育,積極開展防電磁泄密專項培訓活動,教育引導工作人員准確識別電磁泄密高風險場景,熟知防範電磁泄密措施。
——社會大眾共同守護。防範電磁泄密是守護信息安全的「無聲較量」,需要政府、企業和全體公民共同努力防範應對。廣大民眾特別是涉密單位工作人員應切實增強電磁泄密防範意識,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習慣,避免在不安全的電磁環境中使用電子設備處理涉密信息,同時杜絕私自拆卸、改裝辦公設備的行為,以防因操作不當導致電磁泄密。
廣大人民群眾如發現可疑線索,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