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The White House FB 圖片
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s)在裁決書中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立即中止請求已獲批准,暫時擱置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相關案件的判決及永久性禁令。特朗普政府早前警告,若CIT的禁令未能迅速暫停,將於5月30日起向最高法院尋求緊急援助。
位於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8日裁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未授權總統實施全球性、報復性或與非法交易相關的關稅,特朗普政府依據該法對多國加徵的關稅行政令被判無效並永久禁止執行。此裁決回應美國5家小企業及12個州分別於4月14日和4月23日發起的訴訟。同日,位於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也針對兩家小企業的訴訟,發布初步禁令,進一步限制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
特朗普政府於今年2月依據IEEPA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並於4月2日對所有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然而,依據其他法律(如《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鋼鋁和汽車加徵的關稅未受影響。
特朗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29日表示,即使在法庭上受挫,政府也將通過其他法律途徑繼續推行關稅政策。例如,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總統可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對半導體、木材等行業加徵關稅。此外,《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特朗普首任期對中國徵稅時使用)及《1930年貿易法》第338條(允許對「歧視」美國的國家徵收最高50%關稅)均為潛在工具。
白宮目前專注於挑戰法院裁決,外界普遍預計此爭議最終將提交最高法院審理。有分析人士認為,最高法院的裁決或特朗普政府利用其他法律的舉措,將決定其關稅政策的未來走向。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引發司法與經濟領域的激烈爭議,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最新裁決為其爭取喘息空間。然而,多家法院的禁令凸顯IEEPA授權範圍的法律爭議,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