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反威權管治——偽命題?迫切需求?

2017-10-03 14:50:5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上周日國慶日當日,民陣、社民連、香港眾志等團體發起「反威權」遊行。有文章認為,本次遊行呼籲的「反威權管治」本身就是混淆視聽的偽命題;亦有評論認為「威權管治」的陰影確實存在,民眾為表示反對會不惜以非主流訴求與之相抗。

資深傳媒人阮紀宏《明報》的刊文指,「威權管治」由強大的中央權力組成,限制政治自由,個人自由服從於沒有憲制責任的政府,而香港並非如此。更表示香港的立法會和各種政黨也不是「民主櫥窗」的展品。因此,他認為「反威權管治」的說法,屬於「噏得就噏」。而非建制周日舉行集會指控一國兩制並未落實,但卻行使了各種《基本法》賦予的自由,這就是與其所宣揚的「威權管治」自相矛盾之處。阮紀宏又認為,目前有部分極端反對派致力於將香港與內地的政治劃等號。

《東方日報》畢日堯專欄文章則指,周日遊行預設的主題本是指控政府政治檢控的「反威權」遊行,但有數十個手持「香港獨立」標語的人亦加入遊行。畢日堯認為,近年香港但凡遊行必有港獨主張者大舉「播獨」,其實並不利於整體民主訴求,更容易使整場遊行被「騎劫」。畢日堯認為,「港獨」對中央而言越來越成為不可觸碰的底線,若遊行主辦方對這類「零容忍」行為仍無動於衷,顧左右而言他,則很容易被解讀為沆瀣一氣。

不過,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蘋果日報》的評論文章則有不同看法。鍾劍華指,「愛國」概念在港澳地區由駐港官員、特區政府與中央強制宣揚,北京在港的代理人可以各種方式擠壓港人言論空間及打壓異見者,而這就是市民最反對的「威權管治」。國慶日示威行禮如儀、年輕人宣揚「港獨」,就是在以一個理由向政府權威挑戰,即使這並不是香港人的主流訴求。

《信報》林行止撰文評價,稱本次遊行主辦方顯然已意識到「香港獨立」無法引起港人廣泛共鳴這一事實,因此轉而將矛頭對準律政司長袁國強。但從遊行中反复強調的「政治打壓可恥」、「無懼威權時代、反對政治迫害」等口號來看,即使調轉槍口也不期望能收穫更大的效果,看來主要是為情緒宣洩。

林行止亦表示,觀察到本次遊行少了許多大專院校的學生直接參與,這或許是因為學生開始忌憚參加街頭活動所要付出的代價,因此對示威遊行態度更加謹慎。不過林行止補充,學聯已成立「支援入獄抗爭者基金」以募款方式支持被判入獄者,可以說是高校學生在求自保之下想出的支持與表態方式,亦反映高校學生對社會適應與靈活性極高,並不是壞事。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7-10-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