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割席?不割席?何種策略對反修例有利?

2019-07-02 13:25:32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7月1日有部分反修例示威者衝入立法會,與數十萬參與遊行的有序情況形成強烈對比。有意見認為,「暴力就是暴力」,不會因為行使暴力者的動機或目的而改變,而泛民對「勇武派」堅持「不篤灰、不割席、不指責」立場,間接縱容暴力行為;亦有意見認為,衝突的客觀效果就是事件焦點可能會被轉移,這是群眾運動經常出現的轉折點,未來的抗爭將陷入輿論戰角力。

暴力滋長引發破窗效應

《明報》社評引述美國《紐約時報》分析表示,「香港特區政府面對的風險,是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可能得出一個印象,認為阻止政策倡議唯一辦法是訴諸暴力示威」。社評認為,「社會必須站出來與暴力劃清界線,不能採取和稀泥態度……倘若社會不予嚴厲譴責,暴力只會不斷蔓延」。社評表示「暴力一旦滋長擴散,遏止將非常困難,心理學家提出『破窗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示威者傳達甚麼訊息?

《明報》社評指「昨天公民黨聲明未有譴責暴力衝擊,只把事件歸咎政府,變相縱容暴力,情况令人痛心」。社評認為,「社會上的沉默大多數,心中同樣有一把尺,懂得判斷激進示威者是否已經遠超可以接受的底線」;暴力示威者「在議事堂四處塗鴉破壞,塗污區徽,掛起港英政府旗幟,究竟想傳達什麼政治信息,公眾看得一清二楚」,所有支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示威者,不應縱容昨日的暴力衝擊,以免示威活動被小撮人劫持變質。

泛民拒絕譴責暴力行動

《星島日報》「大棋盤」杜良謀文章表示,「反對修例陣營近日一直散布一種『絕望』情緒,有人認為經過連串抗爭行動,例如包圍立法會及警察總部、發起不合作運動等,仍然未獲政府正面回應幾大訴求」,文章質疑泛民是否應該繼續散布這種情緒,文章認為,雖然多名民主派議員「以身阻擋、跪地相勸,但整個民主派仍然堅持對勇武派暴力行為『不篤灰、不割席、不指責』立場,拒絕譴責暴力行動;民陣甚至間接呼籲七一遊行人士到立法會支援」。

杜良謀文章引述建制派議員表示,「昨日立法會並無任何會議舉行,不明白示威者為何要衝擊立法會大樓,質疑只是『情緒發泄』,對解決事件毫無幫助,又認為警方未有與示威者正面衝突,令全世界的焦點落在這班『暴徒』身上,對警方也未嘗不是好事」。

有必要了解示威者動機

《信報》社評表示,由於這些激進示威者的行為莫名其妙,「現在流傳幾個不同的講法,有人認為他們是徹頭徹尾的『暴徒』,有人猜測他們是存心騎劫和平示威的『內鬼』,有人懷疑他們是把生命豁出去的『死士』」。社評認為譴責暴力乃理所當然的應有之義,「不過譴責之餘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他們的動機,唯其如此方可有辦法做到林鄭所說的汲取教訓」。

泛民不願與此劃清界線

《星島日報》社評表示,對於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事件,「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和律師會會長彭韻僖都發聲明直指其非,而四十二位建制派議員和四大商會也聯名強烈譴責」。社評認為,「泛民議員竟然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在聲明中只形容今次事件是『自發行動』,隻字不提當中的暴力行為,亦未予譴責,不願與此劃清界線」。

應以合法途徑解決紛爭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昨晚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不同政見者應該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通過理性討論,以合法的途徑解決其紛爭。作為法律工作者,我必須強調,無論是身體的暴力或語言的暴力,除非是法律所允許的,否則都是違反法治、人權和正義的」。陳弘毅認為,「『公民黨』在今晚發表的聲明,它不但沒有譴責或反對那些對立法會的暴力衝擊和佔領行為,而且把事件歸咎於特區政府。這個聲明令我痛心」。

武力容易轉化運動性質

《AM730》「夫子自唱」劉銳紹文章表示,「各方都不能簡單地把事件聚焦在一點之上,然後只談一點,不及其餘。這種片段式的處事方法,於事無補,於局無助」。劉銳紹指,「從抗爭者的角度看,政府不聽民意,才會激化事件和引發暴力行為。但無論如何,必須掌握民意的鐘擺和接受程度,不能訴諸武力,被故意的行為轉化了整個運動的方向和轉化」。

民生經濟難掩政治難題

劉銳紹認為,「林鄭月娥又說日後將集中搞好民生,明顯是希望用民生和經濟事務掩蓋政治爭拗。表面上,2012年的『反國民教育事件』和2014年的『雨傘運動』都是用這種手法暫時穩定下來的,但沒有解決政治難題,還會繼續積累炸藥,不斷推高爆炸的臨界點」。

未來抗爭將陷入輿論戰

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立場新聞》撰文表示,走上街頭的群眾不論是和平遊行或是激烈抗爭,「均是有著共同的目標」,都是「對這個制度暴力,尤其是這數月以來瘋狂地欺壓我們的制度暴力,有著極深的不滿」。岑敖暉認為,「不要打算依靠那些生活無憂,甚至是習慣了制度暴力以致有人激烈反抗就大感不解的『時事評論員』替我們說話」,「各位對這個制度有極深不滿的朋友們」,要親自「落手寫,用口講」面對輿論戰。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7-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