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二戰後航母發展脈絡 與HK01記者商榷 (中)

2020-07-29 11:36:5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續上文)

國家戰略之不同,建艦計劃亦迴異

 

 

西方81演習中探訪空降兵的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元帥,人稱「(蘇聯)航母殺手」。不過必須指出,作為國防工業與國防部的總負責人,發展方向只能由戰略與成本效益出發,作出取捨。事實上,他著力於進一步加強空軍四代機與新世代長程防空導彈的建設,並大幅強化蘇聯戰略武器的機動性與反應速度,這可是十分正確的建軍思路呢! (網絡圖片)

這點主要體現在蘇聯及法國上。蘇聯作為海軍力量的後起之秀,而且是冷戰時期的超級強國,超級航母計劃自然是少不了,例如著名的1160工程「鷹」。然而除技術原因外,蘇聯的重型航母計劃一直受總體戰略思想、相應軍費分配的問題及海軍戰略所影響。

已進入設計階段,但最後還是被烏斯季諾夫元帥「皇天擊殺」的蘇聯航母設計-1160工程超級航母及1153工程重型航母,兩者都是核動力設計並擁有大甲板,其中1160工程的設計類近科拉士圖級。(網絡圖片)

19世紀末法國海軍出現了名為「青年學派」的思想,主要針對英國海軍在鐵甲艦上的優勢,建議多使用巡洋艦及各式魚雷、水雷、潛艇、雷擊艦等新裝備,對英國海軍形成不對稱優勢。時至20世紀,面對冷戰時北國家的航母優勢,蘇聯海軍內不少成員以至國防部等都提倡仿效青年學派,以長程反艦飛彈(及其搭載艦)、長程轟炸機及巡航導彈核潛艇進行反航母作戰。基於蘇聯海軍的天然弱勢及國防預算的限制,終其一代仍大體保持這條路線。圖為蘇聯海軍最重要反艦力量安泰級(即奧斯卡2型)巡航導彈核潛艇。 (網絡圖片)

過去歷史證明,俄國 / 蘇聯廣闊的陸上領土其實可以消弭由海上來的大部分威脅,能讓蘇聯受威脅的,基本上都是來自西面歐洲方向,所以大陸軍思想及對歐洲大陸各國進行威懾,已是蘇聯的基本國防政策,甚至連空軍(前線航空兵)都是支援陸軍行動用的,海軍方面其主要任務就是以飛、潛、快體系拒敵海岸之外就夠,對於大洋海權爭奪並不熱衷。

蘇式「年青學派」及赫魯曉夫大力支持下,1960年代中期蘇聯已建立具一定威懾力的反航母作戰體系,核心是長程艦載 /潛射反艦巡航導彈P-5(射程450-750公里)(左圖,搭載艦為58型導彈巡洋艦)及KH-22型空射反艦導彈(射程620-700公里)(右)。 (網絡圖片)

50-60年代核武實用化及上面提過的核潛艇、長程導彈的運用,反潛與長程反艦攻擊就成為蘇聯海軍水面艦的主要業務。故同期蘇聯海軍水面艦及航母發展還是以加強反艦與反潛為主(例如莫斯科級及基輔級本質上就是一種大型反潛航空巡洋艦),並以保護SSBN發射場為目的。在這情況下,蘇聯的航母發展(甚至整個艦隊的發展)就有很濃厚的「守」的意味,功能特化且圍繞潛艇部隊而生存。

基輔級反潛航空巡洋艦新羅西斯克號。其載機為反潛用的Ka-25 / 27反潛直升機,至於YAK-38垂直起降戰鬥機也不是拿來制空用的,而是攔截北約的反潛巡邏機與直升機用;前甲板的長程反艦飛彈則承繼一貫蘇聯反艦導彈巡洋艦(RKR)的特色。 (網絡圖片)

60-70年代,蘇聯海軍部長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以國家海權論作為蘇聯海軍的發展與行動綱領,逐步邁向爭奪遠洋利益,並同意航母是有利於遠洋利益的取得與發展。這好像是一般軍事史愛好者的看法,但事實上他的觀點一直受中央政治局主管國防與太空工業(後來也成為國防部長)的烏斯季諾夫元帥所排擠,結果正規航母建設的方案一直束之高閣,蘇聯海軍出遠洋多了,大型軍艦增多了,航空巡洋艦更多了,但還是「為後方潛艇群而存在」,本質上仍是一種大幅延伸距離的飛、潛、快體系。蘇聯正規航母的發展到1984年才有轉機,不過第一批正規航母Project 11435型可仍有濃厚的「防守型載機巡洋艦」的本質,設計上也有不少不成熟的地方。

只完成20%就已於1991年停工的烏里楊洛夫斯克號,雖然已達75000噸,但載機仍是以44架戰鬥機及6架預警及大量反潛直升機為主,看上去還是著重打防空戰及反潛戰。(網絡圖片)

同樣在80年代,蘇聯SSBN部隊已可在不出港的情況下直接攻擊美國,這無疑進一步解放蘇聯海軍的兵力,美國的應對方法是所謂前緣壓迫,即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挺進至蘇聯近海,迫令蘇聯海軍活動區域後撤至能保護近岸潛艇基地的範圍。承然,美國開始實行這策略時,冷戰已緩和,蘇聯海軍亦因經濟衰退致令活動能力大減,且美國這種海軍戰略事實上也頗為冒險也不能確定成效,但就蘇聯首次超級航空母艦的真正嘗試-1988年開工的烏里楊洛夫斯克號航空母艦的載機細節來看,這艘航母還是更著重艦隊防空多些。當然,這亦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煙銷雲散......

冷戰後大部分時間,蘇聯海軍甚至航母的責任,都是保護二次核反擊力量。圖為號稱蘇聯SSBN中最安靜的667BDRM(北約代號三角洲四型)SSBN。(網絡圖片)

法國又是另一個特例:作為擁核國及北約中的歐陸重要防衛力量,他們很早就投入核武、潛射彈道導彈及核動力潛艇的開發,從而一定程度打擊了法國海軍建設航母戰鬥群的財力投入。不過有趣的是這些計劃所打擊的是航母的數量-法國海軍在1970年代制訂的藍色計劃,規定應該擁有四艘中型航空母艦,而1960年代規定為3艘,但直至冷戰結束,法國在同一時間內都只是保有兩艘而已。翻查戰後五個法國海軍航母計劃,幾乎全都鎖定在中型航母上,沒有一艘超過45000噸。

作為法國1960年代服役的兩艘克雷蒙梭級航母的放大版,凡爾登號航母滿排大約4.5萬噸,不過因為法國國防預算當時集中於核武力量建設,最後也只能讓路。國防經費同樣因海軍發展核潛艇艦隊而稀缺,70年代初更換高性能艦載機如幻影F1M及海美洲豹的計劃最終都告吹。(網絡圖片)

這當然與法國財力及海軍在北約聯防中被賦予的地中海任務有關:和意大利一樣,他們只需面對蘇聯黑海艦隊,加上當地本來就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為核心,他們也不算主角了,法國理論上連中型空母都不需要呢。只是法國戰後奉行的是獨立國防政策,希望保持更獨立的國防力量,同時也能峙著有較佳的軍備(如中型航母)在北約防務中有更大發言權;另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非洲、南美及太平洋島國有很多海外省及前殖民地,也需要海軍力量保護;過程中可能會和海外省的鄰國發生武裝衝突,甚至可能遇到蘇軍援助的部分國家部隊。在這情況下,搭載30-40架艦載機的中型航母,至少可保有足夠機隊以奪取制空權之餘,也能透過炸射搗毀重要目標及壓制敵軍,其本上已能勝任,最壞情況下,若遇上蘇聯海軍外遣艦隊都有能力應付。既然能應付,你要超級航母幹什麼?嫌錢多?

拋開極長的建造年期以及試航時的醜事,配合陣風M型戰鬥機的戴高樂號這條4萬噸級核動力中型航母,在載機數量及大甲板運用艦載機能力上,仍然非常優秀。(網絡圖片)

 

左為澳洲海軍的尊嚴級輕型航母悉尼號(號稱戰後常規航母的噸位下限),右為西班牙向美國租借的二戰輕航母卡波特號,艦名改為迷宮號,本艦拆了兩個煙囪、加了新雷達,同時能操作8架反潛直升機及8架美軍AV-8S垂直升降戰機。為保護木甲板結構,西班牙還為AV-8S起飛區裝上耐熱金屬板。(網絡圖片)

輕型航母:老牌強國與新興國家的選擇

回到記者一文,事實上輕航母二戰後根本從未退場,何來復興之說?看不到輕航母在70年代前開始被大量建造,原因非常簡單:二戰有大量剩餘戰略物資給各潛在買主「供貨」,根本不需要新造!戰後「參與」這場輕型航母「大甩賣 / 大租借」的航空母艦計有13艘、分屬美國的獨立級3艘,英國的巨人級 / 尊嚴級9艘,以及最晚才賣給印度的競技神號輕型艦隊航母。除租借給戰後重建的法國海軍外,其餘都是以北約外圍協防成員 / 新興地區強國為銷售對像的,包括荷蘭、西班牙、加拿大、澳洲、印度、巴西與阿根庭。

福克蘭戰爭中,阿根庭的獨立日號航母仍是英國遠征艦隊最大的威脅,其搭載的14架超級軍旗 / A-4攻擊機混編部隊及S-2反潛機部隊,要突破英軍只以獵鷹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防空網,機會其實不少。只是由於美軍提供情報,英軍預早撤離原有的巡航海域。(網絡圖片)

這些國家各自的戰略處境不同:北約及其外圍盟友要進行的是區域聯防,在這體系下各有各自分擔的任務,例如進行地區反潛(反在其所屬區域內「溜」進來的蘇聯及其盟友的潛艇)與支援以美軍為道的北約海軍行動;地區新興國家則沒有歐美強權的強大造船工業,且經費也多要留給國內發展之用,其海上戰略主要維持自身海洋利益並抗衡潛在敵國為主。

在這些要求下,英國的巨人級 / 尊嚴級航母剛好適合其需求:16000噸排水量,剛好可以搭載戰後才研發出來的斜向甲板與蒸氣彈射器(一條),尺寸剛好可應付戰後第一代小型噴射戰鬥機 / 攻擊機,以及幾種高性能渦槳反潛機如S-2、塘鵝及貿易風等,所以就順理承章,成為各國的小型常規航母。不過如同美國的Essex級一樣,這批船也面對役期的限制,至遲在80年代初期就要退役(事實上巨人級的內構是以商船標準為主,比較脆弱,遇攻擊隨時受重創)。

反潛輕航母的先驅:意大利1962年服役的直升機巡洋艦杜里奧號;同期英國在研究的6000噸級反潛支援巡洋艦,以及67年開始改裝的虎級直升機指揮巡洋艦。(網絡圖片)

兩條路線的演化:航空巡洋艦與制海艦

HK01記者行文中好像認為戰後輕航母只有「制海艦」一途,但其實60年代後輕航母是有兩條發展路向,而且後者才算是前者的啟發。

1960年代隨著艦載反潛直升機技術開始擴散以及面對蘇聯優勢潛艇戰的威脅,歐洲開始投入研發直升機巡洋艦。這算是戰前航空巡洋艦的延伸,但演變成專職反潛而非長程偵察了。其首艦是意大利1962年服役的杜里奧級導彈巡洋艦(四架反潛直升機),隨後法國製造了聖女貞德級直升機巡洋艦 / 直升機航母,英國把兩艘虎級輕巡洋艦改裝成直升機反潛指揮巡洋艦,而日本亦加入建造了兩艘榛名級直升機護衛艦。

英軍1969年反潛航空巡洋艦選型中,有三方案進入最後評估階段,當中21型為反潛巡洋艦方案,22及23型為全通甲板方案且後者只是前者加裝球鼻艏,最後23方案中標,在加裝滑躍甲板、操作獵鷹戰鬥機能力及轉用燃氣渦輪後,成為著名的無敵級輕航母。(網絡圖片)

由於英國的二戰型航母怎樣改都面對體型及艦齡問題,加上CVA-01中型攻擊航母在1965年胎死腹中,且英國國力亦明顯大不如前,英國開始在原有的新建直升機支援巡洋艦方案上,著手開建一種全通型飛行甲板直升機巡洋艦。這種巡洋艦以反潛直升機為主,輔以3-5架鷂式垂直升降戰鬥機 / 支援機,以攔截及驅離蘇聯的遠程反艦轟炸機 / 反潛巡邏機,作為北約海軍反潛與護航支援團的核心力量。這方案經過更多改良與演變(最大的改變是加裝滑躍甲板),最終成為無敵級輕型航母。

左為意大利1960年代中期建造的大型反潛及防空巡洋艦,載機可達9架,是搭載量最大的直升機巡洋艦;右為冷戰時最小的航空母艦加里波底號,其艦載火力在西方航母中卻是最強,且裝有西方航母幾乎從未裝過的反艦導彈。(網絡圖片)

意大利的輕航母(加里波底號)又是另一個思路:和蘇聯同期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一樣,意國想保有的是擁有載機能力的水面作戰艦,這是因為意大利在北約區域聯防中主要負責確保地中海海權,很可能要應付由黑海衝出來的水面艦隊,為保持還有強大的水面反艦能力,他們的新航母雖只有12000噸的排水量,但有強烈的巡洋艦色彩(火力強得不正常,除沒有長程防空導彈,已相當於一條導彈巡洋艦的火力),甚至裝備了中程反艦導彈,和俄式的大甲板航空巡洋艦不相上下。

1972年開始成形的SCS設計。留意當時美軍只視AV-8A為過渡設計,八十年代真正上場的應該是洛克威爾XFV-12的量產型或康威爾200型。(網絡圖片)

另一條路線則是美國70年代的制海艦(SCS):制海艦和越戰很有關係,由於越戰令美國被逼作進一步戰略收縮,而且很多計劃都因越戰龐大的軍費而擱置甚至取消;加上興建一艘超級航母(無論核常),工期長,成本極高也不容易擴充,在面對日益擴充的蘇聯水面及水下艦隊其實已開始力不從心;再者Essex級即將全部退役,需要一種反潛與支援航母分擔艦隊支援與攻擊工作。

美軍原有8艘反潛航母Essex 級會於70年代完結前全部退役,SCS原本就是作為此級的替代者。(網絡圖片)

另外,美軍也開始構思一種前進阻絕艦隊,即以一種小規模的前置艦隊於蘇聯各個必經的出海口進行部署,對船艦及潛艇進行先制打擊並拖延時間,直到航母戰鬥群到達為止。制海艦就是這種艦隊的核心力量。由於成本較低,更加可以多造幾艘。(關於制海艦的思想,可見以下舊文)

委實說,阿圖里斯王子號除了加裝滑躍甲板,噸位上也較原SCS方案大,大約相當於美軍後續研究VSS方案。必須留意的是,該艦主要退役原因並不是因為有新航母作替代,而是因為西班牙遇上金融海嘯,成為歐豬,為削減平日經費,只有出此下策。(網絡圖片)

當然,基於核動力航母派及相關的國會勢力強烈抵制,美軍最後也沒有搞成制海艦,不過其思想則為西班牙所承繼:事實上,西班牙88年服役的亞圖里斯王子號說穿了就是加了滑躍甲板的制海艦,其設計是巴贊造船廠的合作方吉布斯.考克斯公司提供的(他們剛好就是制海艦的初期設計提供者),並作為代替迷宮號的西班牙特混艦隊旗艦。其他國家海軍原本都有進一步建造差不多設計艦艇的打算,例如意大利1990年代規劃中第二艘航母就是參照制海艦設計修改;巴贊造船廠更以制海艦為基礎,設計了三種小型常規航母BSAC-180、200、230給新興國家選購、泰國更買入了王子級的縮小版。可是好景不長,冷戰在1990年代初終止,令原有的龐大計劃都無疾而終。

左圖為泰國航母,其以西班牙亞圖里斯王子號為基礎設計,且因金融海嘯而嚴重影響出勤能力。現時雖然只會一個月出海一次進行訓練,但01記者也沒理由直接說她已退役吧:右圖是巴贊造船廠提出的BSAC-220輕型常規航母計劃,排水量23000噸,載機約20架且有兩條彈射器,單價4.5億美元,主要針對操作巨人級及尊嚴級航母的國家海軍。(網絡圖片)

 

......待續

【軍事博評】William:二戰後航母發展脈絡 與HK01記者商榷 (上)

【軍事博評】William:二戰後航母發展脈絡 與HK01記者商榷 (上)

    日前留意到一篇HK01刊載、關於戰後航空母艦發展的評論。當中的資料及論述頗為詳細,之前幾乎沒有見...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7-2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