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解放軍五大技能與德軍暴風突擊隊

2018-02-16 09:00:07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資料圖片

【軍事博評】呂琪:《芳華》關於1979年中越戰爭的一些爭議

【軍事博評】呂琪:《芳華》關於1979年中越戰爭的一些爭議

  最近在內地,有一部講述1979年中越戰爭的電影《芳華》在國內火爆上映,把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越之...

">之前的文章中,筆者提到解放軍有傳統五大軍事技能:射擊、投彈、刺殺、爆破,土木作業。有聲音說這些已經過時了,現在的人談到軍事訓練言必稱:地獄魔鬼訓練周、室內近距離戰鬥(CBQ)、IPSC實用射擊等等。談起五大軍事技能的時候,很多軍事愛好者都是嗤之以鼻,覺得這些東西「太out」,「不就是開槍、扔手榴彈嗎?現代戰爭都是追求強大的火力輸出還要拼刺刀嗎?」

五大軍事技能概述

那麼這些真的過時了嗎?筆者覺得,還是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這五大軍事技能。很多人不清楚的是,當時解放軍的訓練除了五大軍事技能以外,還強調的一個——就是「兩百米內硬功夫」。

  1. 射擊:對於任何一個現代士兵來說,射擊都是必須掌握的技能。解放軍對於戰士的射擊要求是100-200米內的精確射擊,盡可能的做到一發一中,不做盲目射擊。
  2. 刺殺:刺殺就是拼刺刀,就是白刃戰。解放軍建軍初期嚴重缺乏武器裝備,所以特別強調近戰和白刃戰。特別是後來經過抗日戰爭和日本軍隊交過手後,認真總結並且學習了日本的拼刺刀技術,並與中國傳統武術的套路結合。此外,還有單人拼刺刀、雙人拼刺刀以及多人拼刺刀隊形要求。可以說解放軍對於白刃戰的要求是很高的。
  3. 投彈:解放軍木柄手榴彈的投彈標准:合格是30米,優秀是50米;個別能達到70米以上的那就是連隊的寶貝了。筆者印象中,解放軍投彈的最高紀錄是102米,不過不知道這些年有沒有被打破。(P.S:102米基本能達到迫擊炮的射程。)
  4. 爆破:還是受限於解放軍初期缺乏重型火力輸出,所以解放軍作戰時往往都是利用爆破物。例如:炸藥包、爆破筒等等武器,來突破對手的防線,因此解放軍對戰士的爆破技術要求很高。
  5. 土木作業:解放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機械化戰爭還沒到來。那時候中國國內的戰爭基本都是塹壕戰,所有的軍隊對於塹壕的要求都不低。而解放軍不但繼承更是發揚了這個技能,甚至把土木作業從防禦為主,變成了一種進攻手段。

資料圖片

「兩百米內」原是步兵作戰黃金距離?

誠然,看起來這五大軍事技能沒什麼稀奇,都是作為現代軍人必須具備的軍事技能。可是為什麼解放軍一直將這五項視作傳家寶呢?這就涉及到下面要提到的結合這五項技能的兩百米內硬功夫。

「兩百米內硬功夫」指步兵傳統的五大技術,射擊、投彈、爆破、土工和刺殺結合熟練的班組戰術配合和單兵戰術動作。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在使用機械瞄具的時候,200米以外的精確射擊是很難的,也不是每個士兵都可以掌握的;但是200米內的快速准確射擊,是每一個士兵經過嚴格訓練都可以做到的,這個距離也是步兵分隊火力最旺盛,殺傷力最大的距離。

從另一個角度看,步兵作戰由於負重很大,不可能做長距離沖擊。真正能全力發起沖擊也就是在200米左右,再遠了根本跑不動,或者勉強沖到敵軍戰線裏,體力已經消耗過大,經不起對手的反沖擊了。強調200米內作戰能力,就是為了在這個沖擊距離內能更有效的壓制和殺傷敵軍,減少自己的傷亡,更有效的發動沖擊。

而進入這個兩百米後,解放軍靠的就是五大技能裏的「土木作業」了。通過挖掘戰壕把軍隊運到離敵方兩百米內,再通過手榴彈和各種爆破手段破壞敵人的鐵絲網、障礙物和碉堡,最後由戰士們沖鋒解決戰鬥。這一戰法的代表作就是1948年的臨汾戰役。由於缺乏飛機、大炮、坦克這種攻堅裝備,當時的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就把戰壕直接挖到敵人的陣前,並把地道挖到敵人的防禦陣線下面直接用炸藥炸掉,然後由步兵發起沖鋒解決最後的戰鬥。

「兩百米硬功夫」VS德軍「暴風突擊隊」

有人說這種戰術的誕生,是因為解放軍的裝備太落後,其實不然。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的德軍面對塹壕戰,一改以往線列沖鋒戰術,使用小隊為單位的進攻戰術,並給這種小隊取名「暴風突擊隊」。該突擊隊以小戰鬥群為主,裝備輕機槍,迫擊炮,火焰噴射器,榴彈發射器和手榴彈。在炮兵火力延伸後,這些突擊隊員便小組隊形率先沖出戰壕,借助煙霧彈用木板快速越過鐵絲網,然後進入英法聯軍的戰壕用強大的火力迅速擊潰敵軍。占領戰壕後,固守等待後續大部隊的到來;如果占領失敗,就重創敵軍後迅速撤退。

當時德軍還很喜歡用工兵鏟,因為他們發現在塹壕中近距離搏鬥中,工兵鏟往往比刺刀更好用:一鏟砍過去基本就能讓敵人立刻喪失戰鬥力。突破後突擊部隊繼續向前推進,目標包括敵軍的火炮陣地,進攻路線上的敵軍殘餘部隊則可以交由後續部隊清理。解放軍的這個「兩百米內硬功夫」和德軍的「暴風突擊隊」其實如出一轍,都是強調單兵素質的近戰打法。

一戰時德軍的暴風突擊隊。(圖片來源網絡)

一戰時德軍的暴風突擊隊。(圖片來源網絡)

近年真實戰場上的「拼刺刀」

至於持「白刃戰拼刺刀落伍」論的人,不妨看看以下這個案例:2004年5月,伊拉克巴士拉以北,一支約20人的英軍巡邏車隊被近百名左右的什葉派武裝伏擊。英軍棄車建立防禦陣地並呼叫支援,但援兵沒有馬上趕到。彈藥很快不支,帶隊指揮官下令上刺刀進行沖鋒。英國兵沖過100多米的開闊地,跳進民兵據守的塹壕,使用包括白刃格鬥的近距作戰,什葉武裝立刻士氣崩潰放棄塹壕。這次短促突擊加近距作戰的結果,是民兵武裝陣亡20人左右,而英國兵僅3人受傷。

這支蘇格蘭高地團是老資格的英軍部隊阿蓋爾薩瑟蘭高地團(Argyll & Sutherland Highlanders)。前身之一的93薩瑟蘭高地團曾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就是大名鼎鼎的「細紅線」部隊,曾用雙線隊列近距離擊潰俄羅斯騎兵沖鋒。

如今的解放軍,不但要練二百米硬功了,更要練二千米,二萬米,二千里,二萬里硬功夫。科學的發展,武器的更新,戰爭已不完全是傳統的概念。但是,刺刀見紅的勇武精神,永遠都是解放軍的傳統。

老資格的英軍部隊阿蓋爾薩瑟蘭高地團 (Argyll & Sutherland Highlanders)。前身之一的93薩瑟蘭高地團曾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就是大名鼎鼎的「細紅線」部隊。(圖片來源網絡)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02-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