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新石器時代才能罵出「F」音?

2019-03-18 16:22:48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科學》(Science)期刊最近發表報告表示人類至新石器時代才能以發出「F」及「V」唇齒擦音(網絡設計圖片)

【香港輕新聞】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最近發表報告指出,人類的發音方式是與生活的形式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科學家表示,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化,新石器時代由於農耕的發展,從而影響人類的下顎結構位置改變,才能以發出「F」及「V」輔音。

與下顎的位置有關係

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14日發表報告,研究人員表示,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化是眾所周知的,人類的發音方式是與下顎的位置有關係,而人類咀嚼食物的方式又會影響下顎的位置。報告共同作者畢寇(Balthasar Bickel)是蘇黎世大學語言學家,他表示過往的語言研究通常專注於文化因素,但根據研究發現,「語言也是一種生物學現象,並不能完全將文化和生物學完全分開」。

以人類顱骨進行對比

研究以石器時代和現代人的顱骨進行對比,模擬出不同的下顎位置是如何影響嘴型及發音,並根據逾四分之一現存語言,約2,000種語言樣本資料庫分析,辨識發音形式的情況。研究發現,在狩獵採集社會的群體,其語言中的輔音與長期農耕的社會有所分歧。

較古代的直接咬合牙列(左)與較近代的上排包覆下排牙列(右)(圖擷自《科學》網站)

咬合的形式影響發音

在社會發展至農耕和烹飪技術提升之前,早期的人類必須直接進食生肉,對下顎和牙齒的工作強度較大,牙齒磨損程度高,因而早期的顱骨的上下排牙齒都是直接地咬合;直至較為近代的時期,由於食物經過精細的加工處理,人類的咬合方式亦因而有所改變,故一定程度的「咬合不正」(overbite)結構得以保留,即是由上排門齒包覆著下排門齒,使人類更易發出「F」及「V」等輔音。

與烹調技術發展有關

研究檢視印歐語系的52種語言,發現歐洲大陸可能在2,000年前才出現「F」和「V」這兩個輔音,其頻繁的使用情況,亦與工業輾磨等食物處理技術發展有關。農業技術影響語言,最初是在數十年前由美國語言學家霍克特(Charles Hockett)提出,然而當時未能提出證據支持有關理論。

有方言仍保留此特徵

在中國的語言研究當中,清代學者錢大昕亦曾經提出「古無輕唇音」學說。「輕唇音」亦即是指由門牙與下唇相抵而發出的輔音,如「F」(ㄈ)、「V」,錢大昕認為「輕唇音」應在唐末宋初出現,在此之前「輕唇音」在上古均屬於「重唇音」,如「B」(ㄅ)、「P」(ㄆ)、「M」(ㄇ);在中國某些方言當中,至今仍保留「無輕唇音」的特徵,如閩南語

相關影片﹕

https://youtu.be/SWceBh08pL8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19-03-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