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呂大樂﹕政府為回復正常做好準備了嗎?

2020-03-13 12:16:08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13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大家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為社會經濟回復「正常」操作的狀態作出心理準備,這將會是政府面對的另一重大考驗;特區政府在作出任何決定之前,必須令市民確信,這事先已得到專業、專家的同意和支持,而信息發放亦需要改善,一旦一些意料未及的狀况,民眾出現情緒化反應時,專業的獨立、客觀、嚴謹等特質便會受到挑戰。

多數人對非正常生活耐性有限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3月13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多數人面對長時間「非正常生活」耐性有限,大家靜靜地自覺或不自覺的開始為社會經濟回復「正常」操作的狀態作出心理準備;這個階段將會是「特區政府所需要面對的另一次重大考驗」;「雖然仍有部分反對意見人士不斷反覆提出批評,但隨着疫情全球擴散,那個話題已不再是重點所在,繼續追究(無論有無道理)亦無助於解決眼前的各種問題」,「現在,大家更關心的是,到了下一階段,需要做的是什麼」。

呂大樂認為,「關於下一階段的提問,嚴格來說是有點古怪的」,因為疫情是否受到控制,現時肯定依然是言之過早,這個提問很大的原因是「耐性的消失:大部分人熬不住要長期處於危機狀態,沒法過『平常』的生活」,一些人是「生計」問題,一些人則是「生活秩序被打亂」,不知如何是好。「理論上,人命關天,在一個不確定、存在潛伏危險的環境裏,理應一動不如一靜,安全至上,絕不輕舉妄動」,不過當人的活動範圍大大收縮的時候,整個城市的生活方式、秩序、節奏都起了變化;「如何在有限度風險的情况下逐步恢復日常活動,是很多人心底裏的提問」。

市民對醫療界信任乃穩局關鍵

呂大樂表示,「風險是程度的問題,是機會率的問題,不是有或無的問題,沒有人能寫『包單』,核心在於能否盡量減低至一個可以承擔(或說有單位肯承擔)的範圍」;「在防疫與恢復生活秩序之間,問題在於如何取得平衡,不會顧此失彼」。市民最想聽到的是專家的判斷和意見,「這並不是說專業主義沒有它的問題,而是專業、專家、專業知識仍獲市民信任,覺得可以信賴」;在目前市民保持對醫療界的信心和信任,對毋須太多強制措施,而大致上可以穩住局面,乃關鍵所在。

因而特區政府在作出任何決定之前,必「須令市民確信,這事先已得到專業、專家的同意和支持」;「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只是門面工夫,某種包裝而已」,「不過,可以肯定地說,如果連這個步驟都做得不好,則政府的任何決定,都保證引來強力反彈」,當坊間又再廣泛流傳各種說法,會引來反感之餘,更可能產生很大的反作用。

要維持專業專家的獨立客觀性

呂大樂認為,「突顯專業領導的安排,並非就此一了百了」,由專業來當「前鋒」同樣需要做好資訊管理,「目前未有出現重大問題,主要是因為議題集中在防疫之上,幸好未有出現大規模社區爆發,群眾情緒很快便由短暫的驚慌冷靜下來」;「到逐步恢復日常秩序這較為複雜的階段時,信息發放還需要有所改善,做得更好」。必須重視及突顯專業判斷的客觀基礎,否則當出現一些意料未及的狀况(如一開始逐步復課便有感染個案),「民眾出現情緒化反應時,專業的獨立、客觀、嚴謹等特質便會受到挑戰。在這個問題上,不容有失」。

呂大樂舉例稱,現時對何謂「本地個案」,從來未有清楚的解說;「究竟是連續14天,還是28天未有新增個案,才可以對疫情有新的理解,目前也未有很清楚與一致的信息」;「要維持專業、專家的獨立性、客觀性,他們的言論與動作要『事先張揚』:即一早將定義、指標界定清楚,讓所有人都明白,然後比對現實狀况,以顯示出他們的判斷並非主觀、隨意」,做好將專業的形象有效地呈現出來,這樣才能夠有力的說服市民大眾,避免無謂的猜測,防止謠言散播。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0-03-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