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DQ紅線不止針對立法會議員?泛民應何去何從?

2020-11-12 13:07:0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電台》直播截圖

【香港輕新聞】港府昨日(11日)根據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宣布撤銷四名曾遭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的立法會議員之議員資格。有意見認為,是次人大的決定,除再次清楚劃出紅線外,亦起「殺雞儆猴」作用,議會作為「建制」的一部分,泛民宜重新定位,處理好與中央的關係,方可在政治舞台上有較長遠的角色;亦有意見預計,「DQ紅線」不會只限於用來衡量立法會議員,將來亦包括區議員、特首選委以至其他公職人員。

去年發生一場失敗的政變

《頭條日報》12日「巴士的點評」盧永雄文章表示,去年香港發生的是一場「失敗的政變」,對於整件事情要以政變(Coup d'état)角度理解,才能解讀後續事態的發展;或許有人認為參與運動的年輕人「和理非」沒有清晰的政變意圖,然而對「政變本質的無知,並不改變發起政變的人想推翻政府的事實」,而搞運動的人卻從來沒有想過事敗的結果。

盧永雄指,去年的「政變」失敗後,特區政府也抱着一種「沒有事情發生過」的態度,希望忘掉去年的痛苦記憶,讓香港重新再開始,「當人大常委會決定延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的時候,特區政府大力游說中央,不要踢四名在參選時被DQ的議員出局」,中央採取以觀後效的態度,姑且讓特區一試,已經十分仁慈,然而在立法會重新開鑼之後,「反對派議員故態復萌,立法會肆意拉布的情況一如既往,想讓議會回復正常的幻想,並沒有實現」。

盧永雄認為,泛民一直被激進的港獨思潮扯着向前行,香港去年的政變有兩條路徑,其一是「街頭攬炒」,其二是「議會內攬炒」,如今街頭暴力暫止,但議會攬炒未停,有人說中央的手法略嫌粗暴,不符合香港過去溫和的政治特徵;真正的問題是已有人在搞政變,無論是街頭暴亂的一刀封喉,抑或議會暴力拉布放血,目的都要令特區政府死亡,由打擊政變的角度,懷柔策略失效,只能亮劍。

議會本身是建制的一部分

《AM730》12日「C觀點」施永青文章表示,被褫奪議員資格的根本原因,「在於根本不認同一國兩制與基本法,抗拒回歸,所以不願意支持因回歸而出現的政治體制」,「世上沒有一個政府會接受一個不認同國家基本體制的人來當議員」,加上議會本身是建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反對派想發動時代革命,走到議會裏來搞是不會成功的」。

施永青指,過去北京對立法會議員的政治要求放得太鬆,但北京這種取態,被反對派視作北京的軟肋,經常挾西方勢力來威脅北京向他們讓步;近來西方國家已差不多把可以用來遏制中國的措施都已推出來,令北京再無後顧之憂,無需要投鼠忌器。「反對派真的適宜重新定位,處理好自己與中央政府的關係。這樣才可以在香港的政治舞台上有較長遠的角色」。

底線之上的空間仍然存在

《明報》12日「聞風筆動」李先知文章表示,現行宣誓條例對象除立法會議員外,亦包括主要官員、各級法院法官及行政會議成員,多名建制派均預料,政府修例或會將宣誓條例涵蓋區議員和公務員,相信民主派日後參選的門檻將再提高。文章引述一名建制派核心表示,預料政府很快會將修例交上立法會,並認為政府修例極大機會涵蓋區議員,「現時區議會由民主派主導,不能做事卻非中央的着眼點,而是着緊由1,200人組成的特首選委會中有117個議席屬區議會界別,在特首選舉中能起關鍵作用」,相信修例條文會甚「辣」,令激進反對派不可能入閘。

李先知文章引述接近中央的消息人士表示,「今次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並沒為議員資格增設新條件或劃出新紅線,《決定》主要是把《基本法》104條的條文更清晰說明和貫徹於架構內」,但他不認為中央此舉是近月的拉布所致,人大常委會今次的決定是堅持並貫徹執行一國兩制的底線,而4名喪失資格的議員,已於參選第7屆立法會選舉時被選舉主任DQ,客觀上已觸碰是次《決定》的要求,所以特區政府要執行。

該名消息人士認為,泛民議員總辭會否被視為不擁護《基本法》和特區政府,是可以探討的議題,若泛民不同意中央的底線憤而辭職,按這邏輯可被視為不擁護效忠;經過是次DQ後,反對派應認真了解中央的底線在哪、他們的空間在哪,亦應考慮日後如何跟中央打交道,在底線之上的空間仍然存在。

不只限用以衡量立會議員

《信報》12日「香港脈搏」余錦賢文章表示,「人大常委會昨天『開故』,原來與拉布無關,『死因』是7月提名期遭選舉主任DQ,故無資格繼續擔任議員」;不論政府內部抑或政圈中人,皆預料北京是次出招後,「新愛國標準」不會只限於用來衡量立法會議員;「事關人大常委會的引言已埋下伏筆,說明必須確保香港的公職人員符合擁護《基本法》,効忠特區。換言之,除了立法會議員受到約束,其他公職人員也要戴上『金剛箍』」。

余錦賢文章引述添馬中人承認,現時《宣誓及聲明條例》中列明,只有主要官員、司法人員、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議員需要宣誓。但區議員、特首選委以至其他公職人員,就毋須宣誓効忠,如果政府展開修例工作,或須考慮上述「漏網之魚」是否屬於公職人員。

文章引述資深建制人士相信,既然由愛國者主導立法會已成北京最新「硬要求」,那麼特首選委這個戰略價值極高的重要戰場,中央很難坐視不理,任由泛民明年搶佔更多議席,甚至動搖特首寶座。該名人士透露,建制圈子一早醞釀促請港府出手修例,規定選委要簽署宣誓確認書,務求全部1,200名選委均由符合「新愛國標準」的人士擔任。

各方不理局限必定會出事

《明報》12日社評表示,「一國兩制各有分際,各方不理局限,必定出事」,自去年年中以來,泛民與中央正面硬撼,主流泛民激進化,中央反制更強硬,政治死鬥不休,香港已經回不到從前,只能往前看;「泛民就立法會延任一事,強調齊上齊落,現在十多名議員辭職,對支持者有所交代,不過立法會運作不會因此受影響。人大的決定,並未觸及針對立法會議員拉布癱瘓議會運作的相關問題,中央劃下的「DQ」議員三紅線,是宣揚或支持港獨、尋求外部勢力干預,以及危害國安,從政者必須與港獨、暴力及外部勢力干預清晰切割,不能再含糊其辭。

泛民總辭或變成「永辭」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11日於《明報》撰文表示,泛民議員發起「辭職」行動,名曰「總辭」,實則「鬧辭」,其聲稱要向中央施壓,「只能惹人笑笑而已」,泛民議員自己要認真想想,面對政治前途的十字路口,自己應該何去何從;泛民議員的「鬧辭」行動,本身就是對抗人大決定,挑戰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底線,以後參選就要面對DQ的命運,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政治前途可言,「鬧辭」對中央不會有壓力,對香港也不會有損失,倒是斷了自己的從政之路,「鬧辭」變成「永辭」。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20-11-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