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談談臺灣海峽那片灘

2020-05-25 11:43:29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某陳姓臺灣立委當時的發言。(視頻擷圖)

上周針對大陸船舶在臺灣海峽南部臺灣灘海域盜採海砂,究竟是否隱藏軍事謀略,正在挖掘水下秘密航道作為潛艦陣地伏擊區,在臺北立法院內,成為立法委員列入國會正式記錄之質詢議題。會後更引起媒體關注,但當事者亦受到訕笑;不過網際空間內亦有網民仍不死心,透過負面評議仍然繼續反撲,認為未從軍事觀點來解讀情勢,強勢堅稱顯然是有所誤判。

臺灣海峽澎湖西南之臺灣灘,其實是我學生時代經常被老師所詰問重點,但信不信由您,這門課程居然不是航海學或是海洋學,而是您絕對猜不到的英文課。由於臺灣灘英文是Taiwan Bank,有些人在地圖或海圖上看到這個英文字,當然是不會將其誤認成臺灣銀行,但若是在字裡行間看到時,就會經常產生誤認。臺灣銀行本身英文是Bank of Taiwan,假若英文老師不特別提醒,將兩者相互混淆,其實也不令人意外。

編按:臺灣灘大約位於香港與高雄之間,其水深最淺只有10公尺左右,對遠洋船隻而言容易擱淺,而且深度也不太適宜潛艦潛航。(網絡圖片)

 

從海軍官校畢業後,在海峽南海北往巡弋掌握目標動態時,不知道在臺灣灘周邊經過多少回,但因為該處海域存在許多妨礙航運之淺灘暗礁,航行活動處處充滿危機,因此只要是進入該處海域都要冒著航行安全風險,所有袍澤都會特別小心,相關航行儀器與裝備都會充分運用,絕對不會低估此處海域,在臺灣周邊航海史上充滿凶險之過往記錄。

該處海域之所以海底會累積如此多泥砂,其實是與整個水文與地形狀況息息相關。夏季時黑潮會從菲律賓東部海域北上,在巴士海峽則會產生兩個黑潮分流,分別針對臺灣灘以及澎湖群島附近,海底地形突然變淺,因此就因地形效應促成湧升流(upwelling),此種湧升流會將海底營養含鹽物質帶到淺海,並且有利於海底植物與底棲動物之生長環境,並且更構成整個魚類食物鏈生態架構,所以對於澎湖漁業來說,要維護生物資源讓漁場永續發展,確實是相當重要。

編按:涉嫌偷採開砂的採沙船。(網絡圖片)

過去幾年來,由於大陸對於開採砂石採取極為嚴格管制措施,但各項工程建設需求仍然維持強勢發展,當陸地山地與河砂無法滿足需求後,自然就將腦筋動到從海上抽取砂石來滿足市場需求;而臺灣灘本身地理條件,又符合大陸作業船舶抽取海底砂石要求技術標準,所以此種盜採事件就層出不窮。

透過大陸法律界專業人士與相關業界所提供管道,其實會發現抽取海砂本身,在大陸確實是項在市場上獲利頗豐行業;而且所抽取海砂,其實是未見得會用於陸地各項建築土木工程,反而是用於填補沿岸潮間帶海域,因為河川外流所攜帶砂土補充數量不足,當受到季風潮汐侵蝕流失砂土,影響到海域生長植物與底棲介殼類動物生長環境,更讓箱網養殖或定置網無法順利附著於近海海域,所以才要投放海砂加以補充。

此外許多海砂亦可用於強固突堤保護海岸,讓海岸周邊海堤消波塊周邊能夠獲得積砂支持,同時亦補充因季風或海流影響,被侵蝕帶離沿岸海域底部砂石。當然在澳門與海爭地所投放海砂,或是香港國際機場建築第三跑道所填海埔新生地塊,都會用到大量海砂,亦有人指稱前述就是在臺灣灘抽取砂石,最後市場去向所在之處,但此種傳聞恐怕是很難加以確認。

儘管海砂經過水洗淡化與挑選後,只要所含氯離子在6%以下,確實就是合格建築工程用砂石;就算是檢驗氯離子超過6%,在一定容許範圍內,亦可與瀝青拌合當作路基使用。但是由於此項去除鹽份過程成本極高,大費周章將海砂如此處理,在建材市場運作上規模確實有限。但是濫竽充數以海砂冒充陸砂進行詐騙糾紛屢屢發生,就可以理解為何此項產業會如此熱門,畢竟只要賺錢,再怎麼殺頭生意都還是會有人願意幹!

所以大陸治安機構對於打擊在臺灣灘盜採砂石,基本上亦是嚴加取締,具體取締、逮捕、起訴與法院判決過程與記錄都不難查,而且大陸媒體對於福建與廣東沿海船舶因為在臺灣灘盜採海砂非法活動,被臺灣派遣海巡署船舶取締逮捕,甚至到最後起訴判刑,相關報導亦甚為詳實,並未刻意隱諱避談。所以要說大陸船舶在臺灣灘盜採海底砂石是項秘密軍事工程障眼法,恐怕很難讓人信服。

編按:一直有指當年蘇聯海軍潛艇透過冰島西南方的雷克雅未克海溝所形成的隱閉水下通道進行通航。要注意,這是天然地形,現時人類工程根本不可能挖出類似的地形來。圖為電影《Hunt of Red October》的劇照,劇中蘇聯紅十月號潛艇艦長雷明斯上校即靠這條航道叛逃。(網絡圖片)

 

再就軍事層面來探討,究竟在臺灣灘是否有可能進行秘密軍事工程,挖出航道設置潛艦伏擊區,基本上必須要思考下列各項問題:首先是要依據潛艦作戰陣地伏擊各項戰術條件來做判斷;此等伏擊陣地通常是畫設在航運活動匯集海域,若非進出港口與泊地所必經航道海域,就是海峽或是運河進出口附近海域。此種狹窄海域之所以被設定為潛艦作戰伏擊陣地,就是要保證潛艦遂行伏擊作戰時,只要能夠守株待兔,其就必然能夠攔截攻擊到目標,所以才能劃設出如此狹窄海域作為接戰區。

當然在此種海域因為相對水深與海底性質有時並不理想,對於潛艦水下運用音響偵蒐、定位以及針對目標進行運動分析、射控彈道計算與導引武器來說,可能亦未見得有利,所以必須權衡航運活動狀況,以及整個接戰程序能否順利執行,做為劃設與選定伏擊陣地重要參考依據。最後還要考量在接戰後,如何能夠順利引退脫離戰場,避免遭致趕來馳援之敵方反潛兵力所掌握,再神不知鬼不覺狀況下完成任務。

編按:由海運密度圖顯示,大部分遠洋船都避開紅色箭嘴所示的臺灣灘地區。(網絡圖片)

其次就是要檢視海圖,從臺灣灘附近各個共軍潛艦基地,再加上前述各個可能劃設成為伏擊陣地之目標區海域,甚至再加上臺灣周邊海域,能夠劃設成潛艦區域遊獵之作戰海域,依據前述所有相對位置,劃設機動路線後是否仍然必須要經過臺灣灘此處充滿凶險有礙航行海域?若是能夠經過其他航行更為安全之廣闊海域,直接航行至目標區,有任何強烈理由必須如此拐彎抹角,刻意大費周章來挑戰航行凶險,透過臺灣灘水下秘密航道,來表現潛航階段之導航本事嗎?

此外還必須提醒,除非其他海域受到封鎖完全不可能通航,否則對於水面艦艇或是水下潛艦,選擇通過臺灣灘附近,此類海運活動本來就有限之海域,可能性究竟會有多高?其實在野戰戰略上,能夠成為攻者所必取、守者所必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或是要域,通常是因為部隊兵力實施戰場機動,或是接敵運動時所必須經過之特定地域、海域或空域。

編按:臺灣灘太淺,就算是一般常規潛都難以進入,解放軍海軍可能只有兩艘潛艇能進入該區,一艘純粹就是圖中的試驗型小型單殼艇,而另一條只有被衛星照片拍到過,之後就未在公眾領域中出現過。不過由於臺灣灘太淺,就算兩艇進入都很容易被人發言,例如磁探就相對容易探測到。(網絡圖片)

 

但是由於海域及空域無法設置工事加以固守,所以才會運用機動兵力加以巡弋監控,因此若是要評估海域地緣戰略價值,其實在思維架構上,確實是與陸地疆域之戰略要地差異甚大。潛艦伏擊陣地必須是個水下絕對不存在妨礙航行地形之特定海域,才能夠便於潛艦隱匿行蹤進入接戰海域,並且在攻擊後迅速安全引退脫離戰場,而不是如同地面部隊伏擊陣地般,用來隱匿本身行藏並且足以掩蔽敵方反擊火力之散兵坑,所以光是依據文字瞎猜胡亂牽扯,就會鬧出嚴重笑話。

編按:解放軍039B型常規潛艇。事實上就算是常規潛艇也必須有足夠的深度與空間,才能進行機動與隱藏。(網絡圖片)

 

最後必須強調,大自然力量絕對是超出人類想像能力,臺灣灘能夠如此經得起挖掘,確實是因為臺灣灘湧升流能夠從海底福爾摩沙峽谷不斷帶來底砂補上,所以要在臺灣灘海域,挖個經得起臺灣灘湧升流不斷帶來海砂覆蓋之水下航道,恐怕不是光靠想像力就能達成。

只要看看杜拜原本野心勃勃要在近岸海域填海造出個世界島,最後耗費數仟億資金,卻成為全世界最大爛尾工程,就知道挑戰海洋是多麼困難,而臺灣灘水下環境可是要比杜拜海岸更加嚴峻。所有依據好萊塢電影情節與電玩動畫所發展出來之戰爭判斷,到底還是要回到現實,運用科學基本常識,才會做出不太離譜之軍事臆測!

編按:杜拜世界島項目,原本是建七個大島代表七大洲,但早年因金融海嘯而導致資金斷裂,後來更因土質問題,部分島嶼開始下沉,現在除了黎巴嫩島(圖上)外,其他都只有海砂,而且分裂成一大堆小島......(網絡圖片)

 

『本稿原始刊載於香港輕新聞,轉載時須明確註明聯結網址』

 

作者張競先生間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5-2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