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空想的結果?東風21D誤傳墜毀之分析

2020-08-31 01:23:08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近兩日反艦彈道導彈又成為網絡話題,隨之而來各種對軍事有認識的人看起來會頭痛的論調又鵲起了。小弟一年前在台灣軍事科普界大佬指導下,寫了一篇和反艦彈道導彈相關的科普分析文,本來就不大想重覆題目內容了;然而部份KOL或台灣FB專頁的論調實在太過離譜,不但言詞顯得他們沒有基本軍事常識,部分證據更是任意曲解,或者將某些概念張冠李戴,錯誤實在太多太離譜。小弟在某FB專頁貼上圖片及資料,指正某君的錯誤時,更被他直接刪留言。或者出於心頭氣吧,小弟唯有再撰一篇和反艦彈道導彈有關的文章。

某個台灣FB粉絲專頁利用網上流傳的疑似彈著點圖(右圖),加上切走下方出處部分,然後進行「詐騙」,指飛彈已偏離墜毀。然而讓圖其實是由East Pendulum根據NOTAM 1A3325/20通告所繪畫的,亦即是說,試射可是一早計好導彈殘骸落區了。留意2號區域是汕頭對開的南澳島。(網絡圖片)

事緣:兩枚導彈還是四枚?

關於今次演習會發射反彈道導彈的消息,在試射前早幾日就已傳開,事實上也不是一件怪事,至少去年就試射過大約2-3次,小弟去年亦有專文講解。至於試射的內容,最初是法國一個對解放軍軍事發展有持續性報道及分析的軍事Twitter-East Pendulum發佈的消息,並附上相關航警與飛行員空域情況通告(NOTAM。與今次試射相關的通告是上海飛航管制區8月25日發出的NOTAM 1A3325/20,實施時間為25日2330時至26日0430時)。報告一出後即由部分內媒及香港的南華早報跟進報道;至於如何發展至四枚說呢?據所知是一名不願具名的軍官向路透社提到的,不過美國國防部公開聲明並沒有說明打了多少枚,只是指責中國妄圖改變南海現狀之類;中國國防部更沒有對試射透露任何訊息。亦即是說,無論是二枚說還是四枚說(或同一發射地點打兩發),基本上都是無從證實的。

由於美方的說法並非正式提出,前國軍空軍情資軍官邱世卿老師就指出一個情報戰上的簡單常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情報技巧,美軍公布數量4枚並不一定是4枚,而是希望你出來反駁到底發射了幾枚;另一個案例是,某一次美軍公佈2架F-22抵進北朝鮮,但某國直接掀底牌,公佈該批實際上是4架F-22。

這裡面牽涉了許多情報驗證與反驗證的技巧。看到官方消息,讀懂背後的資訊才是學問。

發射中的東風21D型,防止出筒時歪倒(同時也加強箭身出筒時的抗壓力)的白色貼墊,正正標示兩節火箭的大概位置。(中央電視台視頻剪輯)

事實上,今次甚至連試射什麼也是無法完全證實的,8月25日晚空管區標出的臨時禁區都有共同特徵:兩邊都有一個以某座標為基點方圓30公里的禁區;兩處向海南島方向都有一個長方型的禁區,似乎作為火箭殘骸的落點兩個落點(之後會解釋是什麼),兩者都距離目標海域相約,而原本號稱東風26B發射地點的青海省北部及浙江省,並未發佈任何空域情況警報,故此,有可能兩彈都是東風21D型,一個在貴州地區發射,另一個可能在汕頭的南澳島發射,距離靶船海域分別為1000及1230公里。由於射程只有原有的2/3,相當有可能採用高拋彈道,以縮短射程。至於在兩個不同地點發射,並以90度夾角進入靶區,很有可能演練兩面夾擊,以減低敵人的迴避能力

兩張照片,代表另兩彈射偏?

網上流傳兩張照片,當中有疑似飛彈殘骸,而且直徑大約只有一米多,符合東風21系列導彈的特徵。此言一出,就有多個台港面書專頁言之鑿鑿,指有兩枚飛彈射偏了甚至打進廣西境內。本人看清楚兩張照片(請留意,兩張植坡完全不同,根本沒法肯定是否同一區域拍的),只能想到:怎麼又是一點資料都不願去查,純粹看報道(甚至看圖)作文的?

東風21D箭身未有清晰的近照,只肯定箭身來自巨泿2型。圖片中箭身頂部已被砸毀,無法辨認出特徵,但低部具備類似揭蓋的結構及方形洞,則比較接近巨浪二型及東風21D第一節火箭箭尾的結構,很大機會就是東風21D第一節節身。要留意的是由大氣層燒灼情況及損毀程度(但又未有爆炸),幾可肯定是第一節燒完後以慣性繼續前進,然後下墜至此的。(網絡圖片)

這裏先要講清楚一件事:解放軍火箭軍的彈道導彈命名方式其實比較易記,早期是順著編號去排,即東風一至五,不過大約80年代開始就出現變化,具體就是:DF-1X是指只有一級火箭 / 推進段及彈頭;DF-2X就是二級火箭,如此類推,3X及4X大家會知道是什麼了。唯一不太跟從這個命名規則的是最新的DF-100,因為它是巡航導彈但推進方式仍有很多未知數。由編號可見東風21D及東風26B都是兩級式飛彈。簡單來說,多級式火箭 / 導彈最大優勢2,就是在保持推力下,透過將已消完燃料的各級火箭脫離,從而減少質量,令火箭達到更高的速度。這點已是基本的火箭與彈道常識(據我所知初中科學已經有教,除非論者在上課時睡覺了或科學科不合格!)以下片段可說是多級火箭運作的教範!

這片段是民兵三型發射的CG,其實也是多節式火箭如何運作的優秀教材,不知台灣的物理科老師會否採用呢?

問題來了,脫離的火箭推進段究竟會怎樣?由於速度不足,唯一後果就是墜回大氣層(通常第一級甚至未脫離大氣層,直接以慣性及彈道形式繼續飛行直至墜地)。由於速度不足,即使再入大氣層,與大氣的磨擦並不會很嚴重,造成的高熱未夠把火箭推進段燒毀,當然就直墜回地面啦,結果就是我們在相中所見的、已燒完燃料而沒爆炸,但表面有再入時燃燒痕跡的火箭殘骸了。

由這一圖中的托墊裝入位置可知,所謂殘骸應該是燃燒完墜回地面的第二級火箭。這種托墊在箭身離開筒身後會自動脫落。(網絡圖片)

如果是火箭試射失敗或打偏,現場後果可就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導彈會全速著地,動能足可令整支導彈粉碎了,根本不會有完整的多級存在,而且撞擊更會引爆內部的燃料(無論是固體還是液體)甚至裝葯,從而造成巨大爆炸,但是,現場有任何巨大爆炸及大火的痕跡嗎?

還有的是,無論是否打偏,飛彈的第二級火箭還是會中途脫離的,所以你發現有燒完的第二級火箭,都無法證實是否已打偏了,除非你發現的是更尖的導引頭(PS,彈頭墜地可能就是什麼都沒了,只有一個大坑)!

俄國的前衛是現時戰略武器中首先採用HGV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在正式服役前早試射過幾次,而且更按條約規定展示給美方代表參詳,在某些人眼中,看來沙皇大人都喪失了理智啦。(網絡圖片)

網上流傳一份縣政府25日發出的緊急通知,未知真確性,但其位置剛好就在上面提到NOTAM 1A3325/20通告第三危險區域內,如為真,即地方政府早已得悉試射時間並安排人員撤離。(網絡圖片)

試射是失去理性的做法?

有臉書客更莫明奇妙地指解放軍在美軍陣前亂射反艦彈道導彈這種鎮國神器,讓美軍盡得飛彈參數,十分愚蠢。首先,按這個標準,美俄兩軍展示及發射任何洲際彈道導彈(甚至任何導彈)都是愚蠢的!因為作為大國,早已有各種收集彈道數據的渠道,若要完全保持秘密,那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設計了了之後不試射甚至不生產,因為每次試驗,對手都有機會知道你的底勢!為保密而不試驗完全是斬腳指避沙蟲的方法,沒有軍隊會這樣做的!再舉一個例:每艘潛艇都有自己的聲紋,而每次出航潛艇都很難不被跟蹤,聲紋就自然容易測到,那是否表示為保機密,潛艇永遠都躺在港內不動?有這種心態的人,其實更接近當年把大和號拿來供奉多於應用的舊日本帝國。

同理,對某些人而言,潛艇航行就暴露聲紋,最好就永遠保持在港內,就可防密是嗎?事實上聲紋最多只用來辨別船艦的身份,只要潛航時保持靜肅性,就算對方有聲紋紀綠,都要相當近的距離才能確認。圖中是蘇聯667BDRM型戰略核導彈潛艇,噪音至少是2010年代955型(尤里.戈爾多魯基級)服役前最安靜的。(網絡圖片)

另外,彈道數據是重要的,但並不代表什麼,因為彈道數據可以隨著對射角及射高的控制而改變,每次都可以不同。而且收集了彈道數據可並不代表攔截變得相對容易,因為攔截也要自己的雷達、攔截彈性能(例如速度及射擊包絡線)大幅提高才能做到(註1);再講未來十年內,要保證一定能擊落對方的中遠程彈道導彈,(或者一口氣應付多枚彈道導彈攻擊),可連美軍自己都未必能保證做得到,這是攔截技術限制,需要自行提升,對方導彈的彈道數據可無法幫到這點。

美軍雖一潛射彈道導彈三叉戟二型,1989年開始已有167次發射紀錄(外加11次失敗的),而且試射都是公開的,各國掌握的彈道數據夠多了,但無阻它成為美國戰略核心力量。某些人對於試射是否有異於一般軍事常識的想法?(網絡視頻剪輯)

更有甚者,無論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這十來年已經試射至少超過10次,也有向海打過的紀錄,美軍只要做好情報搜集,應該早已非常清楚彈道數據了,就算以後不再試射,你不會能把已知的數據收回來吧。事實上,所有武器試射除了測試、軍事後勤上保證導彈武器的可靠性外,更重要的是展示、威攝或向對手透露其他訊息的作用,這已涉及雙方在更高維度的情報戰、外交戰中的較量。這些玩意而在冷戰開始後就一直在玩了,你總不能當美國與蘇聯那幾檔人全都是白痴好不?

東風21D與26共用的機動彈頭,現場並沒有發現這個彈頭的任何痕跡,故應該是兩節火箭燒完後脫離並繼續前進,直到預定目標海域為止。(網絡圖片)

結語:

已說過很多次,有些技術問題,KOL、粉絲專頁或傳媒最好先問問相熟的專家、有較深入認識的愛好者(如小弟這類軍宅男)或者查查書,而不是見圖就依著自己的立場胡亂作文、甚至曲解資料、 衊造證據以欺騙「信徒」,這世界總有人會揭穿這大話的啊。別忘記,五月時仍停留在衰退軌道未重返大氣層的長征5B運載火箭推進段,都被媒體當成發射失敗,然後一堆人就跟著恥笑,但結果?笑完後仍然沒有改變。KOL胡扯就算了,但這根本不是正常媒體的操作啊!新聞媒體的專業與操守究竟去了哪裏?丟到海溝裏?

 

註1:有指試射會暴露再入階段彈身搜索及鎖定目標的雷達波,我只想說若有人認為這就可以取得搜索雷達的機密,那此人顯然不知什麼叫雷達跳頻。

 

【軍事博評】William: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發展狀況與真正用途(上)

【軍事博評】William: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發展狀況與真正用途(上)

    根據西方媒體報道,6月底時中國海事局發布了「瓊航警0075」,內容是將南沙群島中部周邊海域在6月...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8-3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