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都識保持社交距離?美研究:吸血蝙蝠生病時減少與同伴接觸

2020-10-29 16:32:02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Nat Geo WILD YouTube 影片截圖

【香港輕新聞】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尤其重要,但原來動物亦有類似行為?學術期刊《行為生態學》近日刊登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野生吸血蝙蝠察覺自己生病時,會與同伴保持距離,直至痊癒。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研究人員合作,在中美洲國家伯利茲(Belize)拉馬奈(Lamanai)地區一個蝙蝠巢穴,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進行野外實驗。

激發蝙蝠免疫反應後分析群居行為

研究人員將其中16隻蝙蝠注射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這種物質不會致病,但會激發免疫反應,讓牠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其餘15隻則作為對照被注射生理鹽水。每隻蝙蝠的背部被裝上微型距離傳感器後會放回巢穴,以觀察牠們在3天內行為是否出現變化,感測器每2秒會傳輸一次信號,當蝙蝠互相接觸時研究人員便能知悉。

「生病」蝙蝠減少與同伴接觸

結果發現,「生病」的蝙蝠會減少與同伴接觸,而互動時間也會縮短。在牠們注射脂多醣後3至9小時內,每隻「生病」的蝙蝠接觸同伴的次數平均比對照組蝙蝠少4次及短25分鐘;而對照組蝙蝠之間平均接觸機率為49% ,而「生病」的蝙蝠接觸機率為35%。而當藥效消失,「生病」蝙蝠感到身體好轉後,便會擺脫疾病行為(sickness behaviour)恢復正常社交。

研究員:保持社交距離在動物界中或很普遍

過去亦有研究就發現動物在生病時會遠離同類,但這是首次有研究人員透過野外實驗來證明這個現象。有份撰寫報告的里珀格(Simon Ripperger)向《Science Alert》表示,保持社交距離在動物界中可能比大眾所知的更為普遍,而這跟人類生病時想留在床上休息,減少人際互動的情況類似,行為有助於減少疾病傳播

行為生態學家:研究難反映實際疾病傳播情況

不過,有份參與研究的行為生態學家卡特(Gerald Carter)認為,由於團隊沒有使用真正的病毒或細菌,因此很難反映蝙蝠群中實際疾病的傳播情況,「行為的改變也可能取決於病原體,一些真實的疾病可能讓蝙蝠更願意互動或完全避免接觸」。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20-10-2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