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三成投票率代表甚麼?建制得票量增長值得關注

2021-12-20 17:00:37 最後更新日期:2021-12-20 17:24:47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2112203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2021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為30.1%,比2016年減少約28%。有意見指,反對派支持者不投票,加上直選議席減少令較少人發動選民,是投票率降低的原因。相比起投票率,建制派在本屆選舉中總得票量增加逾30萬達1,232,555票,影響深遠。

政府對立法會選舉投票率無目標

特首林鄭月娥20日表示,地區直選投票率雖比以往低,然而有135萬名選民投票,不可以說是一場不重要的選舉,是獲得很多市民支持的選舉;林鄭月娥指,今次登記的選民有447萬人是破紀錄新高,在沒有強制登記選民及投票的體制下,有關百分比是非常高的投票率基數。

林鄭月娥重申,政府對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並無目標,是由選民自行決定是否投票,他們考慮的因素包括氣氛、候選人的質素及社會等情況。

林鄭月娥指,若一個高投票率是建基於政治劣質化、社會極端兩極化、互相污名化、用暴力破壞其他候選人選舉工程、甚至是部分候選人藉此爭奪政權危害國家安全,這並非一個值得認同的高投票率,亦非一個令社會進步,甚至不是令社會邁向民主發展的高投票率。

社會精英的確並不接受對新選制

《明報》20日報道引述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有「三成投票率已算不錯」,投票率低的原因包括反對派支持者不投票、直選議席大減、候選人減少令較少人發動選民;選舉不再是政治鬥爭平台;缺乏激烈政治議題等。

劉兆佳指,功能組別中特別是專業界別的投票率偏低,原因是選民是社會精英、民主派較多,的確對新選制不接受,反映所謂精英和中央處於緊張關係。對於來屆立法會的認受性,劉兆佳則表示,要從國家角度出發,國家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預料「選舉制度未必一成不變,將來會出現民主程度擴大化」。

「免費搭車」措施無影響投票率

《明報》20日報道引述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免費搭車」的措施對投票率無影響,認為要投票的人士會投完先去街,又或是會去完街返來投票,認為投票站則門庭冷落,與市民趁免費搭車選擇到郊野公園的情況相比,可以看到人心所向,對政府來說是「諷刺」,投票率低是「投下對制度的不信任票」。

建制陣營總得票量增加三十六萬

這次2021年立法會選舉中,投票率的高低似乎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中,地區直選登記選民人數為4,472,863人,投票率為30.2%;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地區直選登記選民人數為3,779,085人,投票率58.28%。2021年登記選民人數比起2016年增長約18.4%,而投票率卻相比起2016年減少約28%。

雖然2021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比起2016年立法會選舉減少約28%,僅得30.2%,但建制陣營總得票量卻有增無減,增加逾36萬票,相比起兩屆的投票率差異,建制陣營得票量的增長更值得推敲深思。

2021年立法會選舉中建制陣營總得票量為1,232,555票,比起2016年的871,016票,增加42%,其增幅大於兩屆選民人數18.4%的增長,反映在兩次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支持者比例有實質的擴大,也不能說建制支持者因「點揀都一樣」而不投票。

理應擺脫過往建制泛民對壘思路

其實建制陣營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的得票數量,比起如特首林鄭月娥所言在「黃藍分野」的條件下進行、投票率達71.23%「高投票率」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的1,206,645票更多,增加25,910票。可見建制陣營的支持勢力即使在相對較為溫和社會環境下也沒有萎縮,建制在政見「針鋒相對」時期所積累的選民基礎能夠維持並得到擴充。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有12名「非建制」人士參與地區直選,不過卻「全軍覆沒」,建制陣營得票率高達93.15%。若以「投票率低」是「投下對制度的不信任票」為思路,參與投票的人士便是「投下對制度信任票」,以上數字可見新選制與建制陣營的支持者幾乎是相同群體,反映出其「高度忠誠」。

面對親建制力量的增長,在新選制之下理應擺脫過往「建制」與「泛民」陣營對壘思路,究竟我們需要的是「盲撐」抑或「選賢與能」?

發佈於 特稿
By 2021-12-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