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世紀博弈 抗美援俄

2023-03-07 10:39:50 最後更新日期:2023-03-07 11:00:34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303071《新華社》圖片

俄烏戰爭爆發一周年,戰事陷入膠着狀態,但戰場外大國之間角力卻層出不窮。最新發展是2月24日,即戰爭一周年之際,中國發表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全文內容共12條,最關鍵的應是第三、第四點,即停火止戰、啟動和談。

中國的12點立場公布後,美國和北約的反應都非常負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中國並不是真正促進和平;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則指「中國沒有多少公信力,他們至今都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美國和歐洲的反應在意料之內,因為它們都是支持烏克蘭的大戶,提供軍備、經援,沒有它們的支持,烏克蘭很難打下去;但美國和歐洲只是提供有限度支持──美國不給予最先進的戰機,歐洲則只提供武器卻不派兵參戰,令烏克蘭只能抵禦俄軍卻無力大反攻,這正是戰爭膠着的原因。而戰場始終都在烏克蘭境內,造成人命財產損失都得由烏克蘭一力承擔,戰爭愈拖得長,烏克蘭的創傷就愈深。再打下去,除非烏克蘭能夠把戰火引向俄羅斯,否則持久戰對烏克蘭將是災難。

勿小看中國「和事佬」角色

或許有切膚之痛,即使烏克蘭的後台──美國與歐洲,都否定中國的「12點立場 」,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公開說對中國文件內的一些想法表示歡迎,尤其提及遵守國際法、尊重領土完整等(中國12點方案第一條);他也公開表明,希望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其實沒有任何角色,「12點立場」也不是一個和平計劃,因為真正的和平計劃只能由交戰國提出;中國的角色,是希望當「和事佬」、促成和談,令俄烏雙方停火。不過別小看這個角色,如果俄烏都知道再打下去沒有結果,雙方希望和談的意願漸增,中國就可以發揮協調、斡旋的中間人角色;一旦成事,而俄烏最終停戰,中國的國際地位將大大提升,影響力更可伸延至歐洲。

對中國而言,止戰促和的建議大義凜然,佔了道德高地,成功固然對中國有利;即使「12點建議」最後石沉大海、得不到回應,中國亦沒有任何損失。環顧當前局勢,中國有一定實力能夠成功促成俄烏和談。

中國現在已是俄羅斯「唯一」主要盟友,對俄國應有相當大影響力。至於中國跟烏克蘭關係也十分友好,兩國在1992年1月建交,2001年建立全面友好合作關係,2011年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烏克蘭一直支持北京對台灣的立場,也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至今為止,中國仍然沒有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也沒有承認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兩個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具有「主權國家」地位。

對美國和歐洲來說,它們當然不願見中國能夠在俄烏之間促成和談,因為成事的話,中國在國際地緣政治議題上的發言權固然大增,未來在歐洲事務的影響力亦將急升,這顯然非美歐所願見。很明顯,美國和歐洲都不會讓中國在俄烏談判的議題上發揮作用。

委任特使斡旋俄烏 乃華反守為攻良機

但是,儘管美歐會用盡一切方法排拒中國,並會在文宣上不斷重申中國表面中立,實則偏向俄羅斯,甚至放風指中國「正準備」向俄方提供武器,這些文宣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打擊中國的國際形象,把中俄歸為同路人及主要敵人;然而,如果戰爭真的打不下去,俄烏雙方都有意願和談,屆時美歐同樣不可能起中間人角色,因為俄羅斯不會接受,反而中國跟俄烏都可以對話,兩國都不會排拒中國。換言之,即使美歐想把中國拒諸俄烏談判大門之外,但並不容易!

把握住當前微妙的博弈關係,中國繼發表「12點建議」之後,應該隨之委任俄烏問題特使,專責在俄烏兩國之間斡旋,並爭取其他國家支持,促成俄烏對話,及早停止戰爭。在外交上,這是中國一次反守為攻的大好機會,不容易,但值得一試。

俄烏戰爭觸發的,是一場世紀大博弈。自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原以為可「定於一尊」,歷史就此「終結」,美國可以主宰全球。現實卻是,伊斯蘭極端勢力跟美國勢不兩立,歐洲幾個主要大國意圖逐步「疏遠」美國,希望重建更自主的歐洲;俄羅斯則蠢蠢欲動,四出征戰意欲重建霸權;中國急速崛起,在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不斷追趕美國。冷戰之後的世界不是更加安全,相反是危機處處,大國之間各懷鬼胎,新興勢力冒起(如印度、東盟),它們也各有自己追求的利益目標,世局更不穩定。

以研究全球戰略著名的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其名著《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內提出,全球局勢下(成書在1990年代末)歐亞大陸政治版圖有5個戰略要角,即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另外有5個地緣政治樞紐國家:烏克蘭、阿塞拜疆、南韓、土耳其和伊朗。該書是分析美國外交戰略的經典著作,值得參考,書中列出10個別具戰略意義的國家,目的是要提出美國應該如何處理好與這10個國家的關係。他認為美國的任務是駕馭歐洲、亞洲和中東的衝突與關係,不能令敵對的超級大國出現而威脅到美國的利益和福祉。

俄烏戰爭捲入了上述戰略要角和戰略樞紐中的大部分國家;這些國家之中,真正能夠「威脅」美國利益和福祉的,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烏戰致大國關係洗牌 俄再走蘇聯舊路

冷戰之後,美國以為可以完全「改革」俄羅斯成為西方式民主國家,並成為西方的盟友;然而自普京上台之後,美國的願望逐漸落空。冷戰年代,美國可以跟中國聯手對付蘇聯,但現在「聯中抗俄」已不符美國利益。大棋盤上的博弈,離不開拉一派打一派。面對中國崛起,美國積極拉攏傳統盟友如歐盟、日本、澳紐等抗衡中國,特朗普任總統時跟普京「過從甚密」,「拉俄抗中」的意味甚濃。如果成事,中國腹背受敵,情况將非常不妙。

一場俄烏戰爭,大國之間的關係又再洗牌。按布熱津斯基書中所述,美國的盤算是北約組織擴大乃俄羅斯「拋棄往昔錯誤」的大好良機,俄國應該擁抱「融入」北約,而不應視之為敵。

但結果是,俄國放棄「擁抱」北約,反視北約東擴是威脅俄國安全;到最後,俄羅斯選擇強硬回應,入侵烏克蘭。從此,俄國又走上前蘇聯的舊路,跟美國和歐洲為敵,以中國為盟友(上世紀60年代之前)。

中美對抗無回頭路 世界如返冷戰格局

對美國來說,既要打壓中國,又要制裁俄羅斯,而俄烏戰爭一起,美國就不斷指摘中國暗助俄羅斯,故此中俄都是敵人。美國和歐洲堅稱中國要譴責俄羅斯、跟俄國劃清界線,是典型的離間計,希望中俄分裂,到時候俄羅斯勢孤力弱、不足為患,中國則失去一個主要盟友,對抗美歐的牌就更少。這套策略並不複雜,角力各方都心知肚明。形勢比人強,應對美歐敵意,中俄關係只會愈來愈密切,跟美歐則愈行愈遠。

中國外交部發表「12點建議」的前幾天,也發表了另一份文件,名為《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力指美國在冷戰後「更加肆無忌憚,粗暴干涉別國內政,謀求霸權、維護霸權、濫用霸權,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語調毫不客氣,中美對抗已無回頭路!

中美關係目前仍處於鬥而未破的局面,但基礎已愈來愈脆弱。俄烏戰爭之後,中俄關係更緊密,與美歐陣營對峙之勢已成,世界彷彿又回到冷戰年代的格局。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3-03-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