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編按:札波羅熱一線的其中一支烏軍進攻部隊出發前留影。令人哀傷的是,他們的年齡看似已有50多至60歲……事實上,現時俄烏戰場上烏軍形勢漸不樂觀,可能迎來轉折點。 (網絡圖片)
當歷史進程進入拐點時,你會發現各種大事件攜手而來。過去的十天,準確地說就在8月23、24日,就仿佛正在進入這樣的拐點,揭示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事件,一件件集中發生。
被飛機失事帶走的過去
8月23日,一架莫斯科飛往聖彼德堡的私人飛機在俄西部特維爾州墜毀,機上共有10人,其中包括3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23日晚發佈消息說,俄私營軍事實體瓦格納組織創始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在當天發生的墜機事故中遇難,與他同機遇難的還有瓦格納的6名高級成員。
編按:瓦格納公務機燃燒的殘骸。殘骸並未發現任何彈片破洞,不像防空導彈所為,反而更像小型爆炸物造成。(網絡圖片)
最近,內地有一部關於唐朝的卡通電影《長安三萬里》熱映,它講述了唐朝由盛及衰時,李白、杜甫等一眾詩人的不同命運。唐朝末年,在王仙芝、黃巢起義建立「大齊」後,早年追隨黃巢的朱溫歸附唐軍,被唐僖宗任命為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後來朱溫在中原之地,與李克用、時溥等一起鎮壓黃巢。西元904年,朱溫取得對唐朝的完全掌握,殺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四年後,朱溫廢唐哀帝,結束了唐朝的統治,建立梁朝史稱後樑。
編按:需要留意的是,普里戈任在遇空難前曾與眾瓦格納董事與高層前往非洲視察「業務」,適逢非洲尼日爾發生政變,親法的獨裁政府被軍方推翻。法國在非洲的勢力近年受瓦格納很大威脅,由馬里撤軍已經是一個徵兆,若襲擊瓦格納高層可阻延他們在非洲的行動,那法國並非沒有嫌疑且其嫌疑不會小於普京。(網絡圖片)
普里戈任的新聞一出,讓人頓感日光底下無新鮮事,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普里戈任這次也是機關算盡、鳥盡弓藏了。有人說普京對待普里戈任做得有點絕情:儘管普里戈任和他的瓦格納組織此前鬧過兵變,但也算是為俄羅斯鞍前馬後流血流汗,現在說做掉就做掉,不怕普里戈任就是俄羅斯版的「王仙芝」,以後再出現俄羅斯的「黃巢」和「朱溫」麼?
團滅瓦格納,未必是俄羅斯或者普京的意思。但在俄羅斯本土,特別是莫斯科地區,如果有人能夠普京的眼皮底下幹出這種驚天大案,那只能說明俄羅斯的安保系統堪稱千瘡百孔,普京的影響力也進一步削弱,恐怕夢中也將不得安眠了。(編按:不過由於該飛機剛回莫斯科不久,之前在馬里停留,所以也有可能在馬里那邊已給做手腳了)
編按:前總統特朗普再參選且聲勢極盛,其實也是選民對現任拜登總統對各種大事上反應遲緩甚至死板、只顧政治正確的態度。不過民意又跳回特朗普那邊,這不又是重返另一極端,且置特朗普事事搞砸的困境重演?(YOUTUBE擷圖)
刑事指控謀求的現在
與普里戈任一事同期,8月24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及其18名同謀者被指控試圖推翻美國2020年佐治亞州的總統選舉結果,在面臨刑事指控的情況下,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4日晚抵達佐治亞州富爾頓縣監獄,自首並繳納20萬美元保釋金,不到半小時就獲得保釋並離開監獄。
特朗普高明之處在於,在這個必須要走的法律流程中,他努力扮演一個受到迫害的鬥士,他的支持者們也積極配合。他選擇親自前去自首,代表著他對法律的尊重,但自首不等於認罪,而是借機進行無罪辯護,博取輿論同情,尋求提高關注率和社交平台影響力。為自己謀利。他一向都善於利用媒體造勢,這次又輕車熟路,籍此提升自己的支持率和影響力,為明年總統大選鋪路與造勢。
編按:美國聯邦法院大法官的政治任命制度,成為美國黨爭的競技場。尤其是有政黨背景的法官的入團,一旦出現憲法爭議,法官更有可能做出有利執政黨的判決,甚至成為政黨攻擊政敵的打手,那何來司法公義可言?(圖片來自連結)
民主黨雖然想通過法律流程阻止特朗普參加明年的總統選舉,卻忘了在最高法院,多數保守派大法官是支持特朗普的。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任職的9位終身制大法官中,有三個由特朗普親自提名的,如果鬧到最終裁決,特朗普極有可能逆風翻盤,屆時最大的輸家還是民主黨。
在這件事上,特朗普贏得了現在:西方政客最關心的莫過於保持知名度和熱度,現在他不僅成為美國乃至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同時還是明年美國總統大選熱度第一的共和黨候選人。至於未來,就看民主黨和拜登如何接招了。編按:核污水的排放,似乎在美日韓「亞洲北約」的所謂「核心」就事先協調好。(網絡圖片)
核污水排放影響未來
同樣還在8月24日,日本政府宣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已在24日13點(北京時間24日12點)正式開始排入海洋,計劃排放30年。日本東電承認,超6成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到8月28日,日本已經排放核污水超過一千噸。
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是一件讓世人共同感到痛之事,因為這是罪在當代,禍害千秋的重大決定。對於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危害性,筆者只想強調一點:日本排放的是核污水,絕對不是有些洗腦文章所說的核廢水,這是各位讀者一定要清楚的前置概念。
編按:東電福島核電廠用於排放「已處理」核污水的排放口。雖說首批處理過的核污水,應該沒什麼問題(而且氚從來都不是問題),但現在還有70%核污水未處理完,這些核污水在這數年進行第一次處理後仍然超標相當嚴重。若果日後仍是處理不了,會怎樣處理?(YOUTUBE擷圖)
「核廢水」是每個核電站都有的普通的水,因為核反應爐的溫度很高,每天都需要給反應堆進行物理降溫,而正常的反應堆都有厚厚的外殼做隔絕。這些完成降溫的水即是核廢水,它們與放射性物質沒有任何接觸,故而沒有危害,可以排出或進行循環利用。若要舉例,核廢水同市民日常起居的生活廢水沒什麼區別,生活廢水雖不能作為飲用水,但同時亦不會危害環境。
編按:積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堆底部的核燃料殘渣,輻射強度甚至仍能嚴重干擾數碼影像設備的畫質。這堆核燃料對環境的禍害程度甚至還高於核污水,但東電仍然沒有任何移除計劃的詳情及技術資料。(網絡圖片)
「核污水」則不一樣,福島核電站的反應堆外殼地震時已經崩壞,為了給核反應爐降溫,這些水都是直接注入反應堆,大量放射性物質都留存在這些核污水裡。雖然日本當局說對其進行了處理,但是實際處理過程現在卻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撐。退一萬步來說,日本當局如果真的對這些核污水做過有效的處理,根本無需排入大海,可以直接在國內循環利用。何況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是以萬年以上來計算,現有的處理手段根本無法從核污水中分離放射性物質。混淆「核污水」和「核廢水」概念的人,必是別有用心,這兩個詞一字之差,所定義的概念卻天差地別。
日本極不負責任的行為,短期內造成的是周邊海域的水體污染、生態系統的破壞,長期是影響和破壞全球生態系統,犯下的是危害全人類的滔天罪行。
編按:不過數日後又一突變突然發生,芯片貿易戰似乎迫出中國高精度芯片生產線的重大突破,可能又成為百年後歷史的具關鍵性的一天。圖為7nm晶元芯片麒麟9000S的封裝測試照片。(網絡圖片)
2023年8月24日,若是歷史有記載,真的是非常「魔幻」的一天。24小時之內,世界上連續發生了三件值得記錄在人類的歷史中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大事。普里戈任成為歷史,他的死是重複著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陰謀。特朗普現在的「自首」,再一次把他推到了美國輿論的熱點。日本排放核污水,為摧毀人類的未來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如今,潘朵拉魔盒已經打開,下一步世人只能且行且珍惜。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