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呼籲與鄰國另定新南海行為準則 加強與美國和其他盟國合作

2023-11-20 17:08:24 最後更新日期:2023-11-20 17:36:43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螢幕截圖 2023 11 20 下午5.16.27小馬可斯在夏威夷出席活動時談到中菲南海爭議。(視頻擷圖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日前結束在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峰會後,轉到夏威夷檀香山訪問。當地時間19日,他在出席活動時談到近期越趨緊張的中菲南海爭議,抱怨中國的「侵略」行為,同時重新點燃了與菲律賓唯一的條約盟友美國的牢固關係。

據菲律賓《每日論壇報》報道,小馬可斯在演說中表示,「印太地區,特別是西菲律賓海(即南中國海),正處於全球地緣政治轉型之中,已成為規範爭論的舞台」。他又指,「菲律賓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權和管轄權持續受到非法威脅和挑戰」,不點名批評中國近期在仁愛礁水域阻撓菲方向擱淺 24 年的登陸艦運送建材的行為,指中方加劇了緊張局勢。

小馬可斯又表示,他對菲律賓能獲得提升防禦能力所需的資源感到樂觀,他一直在與美國和其他盟國合作,為菲律賓海上力量的現代化計畫爭取資金。他強調,菲律賓不會放棄「一平方英寸」的領土,但同時承認,僅靠強硬言論是不夠的。

另據《路透社》報道,小馬可斯在演說中同時透露,菲律賓已與馬來西亞和越南等鄰國接洽,討論制定另外一份南海行為準則(a separate code of conduct),暗示菲律賓可能在中國正努力與東盟國家共同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之外,就南海爭議另外制定一個小範圍協議。小馬可斯表示:「我們仍在等待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行為準則,不幸的是進展相當緩慢」。

仁愛礁成中菲爭議焦點

1999 年 5 月 7 日,美國空軍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兩天後,菲律賓海軍把登陸艦馬德雷山號拖往仁愛礁並將其擱淺礁盤上,派人駐守,製造實際控制該島礁的理由,菲方亦不理會中國要求拖走船隻的要求。

由於馬德雷山號是二次大戰時美國海軍建造的登陸艦,再經過「座灘」 24 年的海浪浸蝕,艦體隨時有解體的危險。今年 8 月起,菲方不段加大力度對該艦運送建築材料,中方則派出海警船、民兵船攔截菲方補給船。11 月 上旬,中方更出動 38 艘船隻包括 5 艘解放軍軍艦、5 艘中國海警船和 28 艘中國海上民兵船參與攔截菲律賓補給任務。

小馬可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晤,小馬可斯向習近平就中菲船艦在具主權爭議的南海起衝突,及菲律賓漁民面對的困境表達關注,認為雙方要繼續溝通,嘗試建立機制,緩和雙方在南海的緊張局勢,但雙方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細節。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23-11-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