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淺析美軍未來十年作戰環境分析報告

2024-08-18 02:22:06 最後更新日期:2024-08-21 17:07:14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us army recruiting2編按:美國陸軍的未來前景仍然未明:海陸優先的「傳統」,預算之欠缺、招募困難及普遍人員質素次於陸海軍,都是未來發展中的重要障礙。(圖片來自連結)

7月31日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發展指揮部(TRADOC:The United States Army 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公開發行以「2024至2034作戰環境—大規模作戰性軍事行動」(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2024-2034:Large-Scale Combat Operations)為題之分析報告;該份報告由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發展指揮部情報處(G-2)針對作戰環境,負責蒐集彙整資料並完成彙編作業。

AUSA LRHW 02編按:美國陸軍的LHRW高超音速中程導彈現在已在入役前階段,然而其速度似乎不高(3800里每小時相當於5.13倍超音速),而且其構形似乎也只採用加翼雙錐彈頭設計,其高滑能力事實上比入役十多年的東風21D的機動彈頭好不了多少…..不過至少還擁有起碼的遠程快速打擊能力。(網絡圖片)

在此份連同封面與封底,篇幅總計不過34頁公開刊物中,主筆單位列出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影響美國陸軍遂行大規模作戰性軍事行動十種狀況;其中包括全域性競爭與戰爭(All-Domain Competition and Warfare)、大量與精準火力(Mass vs. Precision)、無人系統擴散蔓延(Proliferation of Uncrewed Systems)、彈藥存量與配置(Magazine Depth and Range)、戰場透明度(Transparent Battlefield)、殺傷力提升(Increased Lethality)、戰場拒止/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後勤複雜度(Contested Logistics)、本土防禦(Homeland Defense)、城鎮戰更加密集(Dense Urban Warfare)、資訊優勢(Information Advantage)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USARMYAMOUR美軍未來陸戰系統戰甲車「三大件」,不過M1A3主戰坦克只是預想圖,還未有仔細的計劃;XM30步戰還在選型競爭階段,最快也需要2028至30年才能成軍;現時進度最快的反而是AMPV新世代裝甲運兵車項目,已進入低速生產階段。無他,這東西是用M2A2步戰的車廂和底盤發展過來的。(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連結3)

但其亦同時列出包括戰爭藝術與科學層面(The Art vs. the Science of War)、全面殲滅與逐次消耗(Annihilation vs. Attrition)、戰場運動、火力以及兵力防護(Maneuver, Fires, and Protection)、人員素質乃核心優勢(People Are the Advantage)以及迅速調變適應能力(Rapid Adaptation)等五個對於未來作戰環境具有啟發性之考量面向。

儘管此份刊物聲稱係針對未來十年內作戰環境,但其內容還是不免受到當前世局影響,並且亦將重點指向假想敵手;從全文43度提到Russia以及提到Russian亦有34次,總計高達77次;同時37度提到Ukraine,再加上提到Ukrainian13次,加起來亦有50次之多。從字辭出現頻密程度,其實就足以充分顯現當前俄烏衝突,對於此份遠程作戰環境判斷,存在絕對不可忽視之影響力。

430069164 264129180074212 2133750335129994150 n編按:雖然俄國陸軍在發展上仍落後西方,但兵員和武器產量遠勝除美國陸軍外所有盟國(尤其是歐洲盟國),尤其是俄烏戰爭給了他們武器裝備及戰術思維快速進化的機會(例如戰場干擾系統及無人機打擊體系就令美國國防部很頭痛),加上陸上衝突的機會仍不能忽視,自然成為美國陸軍的重點研究對像。(網絡圖片)

 

其次就是近年來華盛頓與北京相互對立,早就成為衝擊整個國際社會後續發展關鍵基調;因此在本份報告內容中,若是計算涉及中國大陸以及解放軍之關鍵字辭,其中China出現35次,Chinese出現7次,而PLA則是19次,總計共有61次,顯然就足以證明中國大陸確實是主稿者關注重點,而解放軍更是其所認定之關鍵假想敵手。

 pr1ls編按:2000年以後,美國陸軍至少實施了兩次以戰鬥體系改變為主的作戰形式改革,但都失敗告終,現在更像以小修小步的方式漸次演進,但中國陸軍的作戰體系卻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革,其自然成為美國陸軍未來必須研究的問題。(網絡圖片)

 

再者就是對於近年來許多軍事觀察者與戰略分析家所重視,甚至美國政府亦多次強調之印太戰略,在整份報告中,Indo-Pacific僅出現一次,而且是因為提到“Conflict with China or Russia will probably take place in the Indo-Pacific or European theaters of operation, respectively.”但卻完全未提到印太戰略。

以往美國所強調對抗恐怖主義,僅在回顧過去二十年所歷經戰事提到一次,但卻完全未將恐怖主義列入未來作戰環境所必須考量重點。同樣幾個傳統性威脅,諸如北韓僅提到3次,而伊朗也只提到2次;對於中東隻字未提,歐洲也只提到一次,而且係因論及可能與俄羅斯在歐洲戰區發生衝突才提到。

34cA1編按:基於軍種針對性差異,而且朝鮮陸軍裝備遠不如美韓聯軍,陸軍報告沒怎樣關注,當然是可預期的。最大的導彈與核武威脅,還是交級空軍與太空軍司令部了。(網絡圖片)

同樣對於傳統盟友北約僅提到三次,而英國、日本、澳洲與印度根本就完全沒有提到,從前述字辭出現狀況,其實充分顯現出主筆者撰寫本份分析報告時,相關視角與取材方向,對於讀者解讀此項報告來說,具有相當高之參考價值。

讀者必須理解本份報告撰稿單位為陸軍訓練與準則發展指揮部情報處,其所設定之讀者群為該軍種內各個單位相關情報與作戰幹部,因此其所切入視角以及所能夠涵蓋視野,其實是有其限度。而且其所關注假想敵手具備之作戰能力,儘管在表面上係泛論諸多層面,但基本上亦是從相對性敵情分析架構入手,換言之,就是從未來可能在戰場與其交鋒作為思考指引軸向。

receiveAA編按:去年和蘇州號在南海島礁附近不期而遇的美國海軍伯克2A型鍾雲號。需要說明的是,132艦蘇州艦所謂切向美軍驅逐艦鍾雲號的航向,其實幾乎沒有危險性,但美國海軍因在南海與中國海軍因對峙擦槍走火而升級至戰爭狀態卻是有較大機率發生的事。(圖片來自美國海軍)

 

許多安全分析師與戰略思想家總是認為,假若未來華盛頓與北京會走到兵戎相向地步時,其戰爭衝突場域應當是在海上與空中,主要交鋒場景應當是海戰與空戰,當然在無戰不電與無戰不資之現代戰場上,在乙太空間電磁戰場以及網路空間資訊戰場,雙方必然亦會進行攻防作為。

但卻沒有想到美國陸軍對於未來頭號假想敵手解放軍,卻會在陸軍訓練與準則發展指揮部官方網站,設置以【中國降落區—學習中國如何作戰】(China Landing Zone—Learn How China Fights)為題之情報蒐集研析專屬網頁();並且亦曾經針對解放軍戰術在2021年8月9日以「中國解放軍陸軍戰術」(Chinese Tactics)為名,並列為美國陸軍準則編號ATP7-100.3,刊行過研究成果;並在該年11月29日再依據各方回饋意見進行修訂後,確認該份厚達252頁之研究報告。

2017112421115667724 1編按:美俄兩軍漸漸回歸到師作為基本戰役單位時,解放軍卻仍繼續深入師改旅作戰單位形式,這似乎和解放軍對於陸軍改革及新型旅的火力持續性及後勤性有很大信心有關,加上中國的兵工企業也開始向新興國家銷售一整套新型旅的設備、訓練和作戰系統「套餐」,美國陸軍無論在與解放軍競爭,還是研究未來可能遇上的其他國家敵人,很自然都會加強對解放軍陸軍的新體制研究。(網絡圖片)

在此亦必須提醒,美國陸軍對於作戰環境評估以及本身建軍發展,確實是依據涵蓋準則、組織、訓練、物資、領導統御與教育訓練、人事、設施以及政策等多個面向所構成,並以英文縮寫(DOTMLPF-P:doctrine, organization, training, materiel,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 personnel, facilities, and policy)表述之基本思維架構,進行探討與研析。

儘管如此,在美國陸軍相關研析報告中,其實亦未見得會涵蓋前述所有面向;同時在建軍備戰各項投資規畫方案中,有些考量因素亦會超出前述各個面向。但美國陸軍以相對踏實態度,針對未來所可能必須面對之大規模作戰性軍事行動(LSCO:Large-Scale Combat Operations)以及其所涉及作戰環境提出此項分析報告,確實是具有相當高啟發性。

008zE9fWgy1hpyeg2no7hj30zk0qote2編按:雖然到現時為止還是很難想像中美會爆發大規模陸戰,但美國陸軍仍然以中國陸軍作為重點研究對像,更多是因為除了是預想攻台陸戰主力外,其可能比美國更快進入下一輪的信息化陸戰系統時代,例如次世代訊息化及無人載具聯動用的主輕主戰坦克已經出現。事實上,基於經費及近二十年專注住民地戰,美國陸軍多項未來作戰系統計劃都半途而費,無人機應用上也沒有空、海軍的優勢,相對來說已比較落後。(網絡圖片)

 

雖然整個報告所顯現格局確實是僅限於軍種作戰視角,而且美軍在處理因應其中有些關鍵狀況時,美國陸軍所屬兵力與單位亦不會擔任主任務部隊,但此等狀況與環境要素卻是美國陸軍各個部隊無法迴避之作戰環境條件與要素;因此在本份刊物中,確實亦以積極態度加以表述分析。

hqdefault 2編按:列根時代的SDI計劃實際上就有很強的欺敵意味,一來是掩護當年的隱身攻擊機與轟炸機計劃,二來也是吸引蘇聯投資更多到更燒錢的太空軍事技術上,拖垮蘇聯的經濟(當時軍費當對於GDP已達到6-7%的地步)。(圖片來自連結)

總而言之,作戰環境在本質上就是個極度複雜議題,情報分析基本上就如醫師診斷病情,而究竟要如何對症下藥,採取何種應對措施與相關作戰指導,基本上不會被列入情報分析報告所涵蓋分析範圍內。在閱讀本份報告時,必須牢記無其證並不能證其無(Absence of evidence is not evidence of absence.),所有攤在檯面上之分析判斷,未見得能夠展現全貌,同時亦可能是存心誤導對手陷阱。但不論如何,總是開卷有益,如何審問、慎思與明辨,這就是各方要憑自己本事囉!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4-08-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