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1 月 1 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由於烏克蘭拒絕續簽天然氣過境協議,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當日早上5 時起,即莫斯科時間早上 8 時,停止通過蘇聯時期修建的、橫貫烏克蘭的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日表示,2025 年前每年通過烏克蘭輸送至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超過 1300 億立方米,而今天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的數量為零,這是俄羅斯遭遇的最大失敗之一。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此次停止供應是由於烏克蘭拒絕續簽過境協議,該公司稱:由於烏克蘭方面一再明確拒絕延長該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被剝奪了通過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的技術和法律可能性。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先科(German Galushchenk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俄羅斯正在失去市場,它將遭受財務損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平台 X 上發文向歐洲國家放話,稱「我們必須克服一些歐洲政客的歇斯底里,他們更喜歡與莫斯科進行黑手黨式的計劃,而不是透明的能源政策」;他同時指出「我們也希望增加美國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市場上來自歐洲真正合作夥伴的天然氣越多,歐洲依賴俄羅斯的最後殘餘後果就越早消除」。
When Putin was presented with the Russian presidency more than 25 years ago, the annual gas transit through Ukraine to Europe totaled more than 130 billion cubic meters. Today, it equals 0. This is one of Moscow's biggest defeats.
As a result of Russia weaponizing energy and…— Volodymyr Zelenskyy / 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ZelenskyyUa) January 1, 2025
俄烏兩國於 2019 年簽署了天然氣過境協議,該協議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到期,據《美聯社》報道,澤連斯基在上月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已表示,基輔不會允許莫斯科利用這些天然氣管道來賺取每年數十億美元收益。《路透社》稱,過往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每年可獲得約 50 億美元收入,烏克則可收取約 8 億美元的過境費。
俄烏自 2022 年爆發衝突後,多數歐盟國家已終止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目前仍透過烏克蘭輸氣管道購買俄天然氣的主要是奧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三國,只佔歐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 5% 左右。
《CNN》報道,在2022年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前,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主要透過經烏克蘭境內的管道及經波羅的海的「北溪」管道向歐洲輸氣,隨著「北溪」兩管道遭炸毀,歐盟從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進口的份額從 2021 年的 40% 以上削減至 2023 年的 8% 左右。為了填補這一缺口,歐洲從美國和其他國家用船運方式進口了大量液化天然氣。報道又指,歐盟其實也增加了從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但已設限於 2027 年完全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化石燃料。
經烏克蘭境內輸送天然氣的管道停止輸氣後,莫斯科仍然可以透過橫跨黑海的 TurkStream 管道向匈牙利以及非歐盟國家土耳其和塞爾維亞輸送天然氣。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正在申請加入歐盟的摩爾多瓦(Moldova),該國是夾在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之間的內陸國家,由於沒有出海口,只能透過烏克蘭的管道接收俄羅斯天然氣。目前,摩爾多瓦已採取了緊急措施,以應對嚴冬和迫在眉睫的停電。
《路透社》週三報道稱,摩爾多瓦已經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跡象,該國境內還有一個分離地區: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也是透過烏克蘭接收俄羅斯天然氣,在過境協議到期後,該地區已削減了對家庭的供暖和熱水供應。
另一個受此影響巨大的國家是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於 12月 22 日為天然氣供應問題訪問俄羅斯。《塔斯社》1日報道,菲佐警告說,由於烏克蘭終止俄羅斯天然氣運輸而導致天然氣價格上漲,2025 年至 2026 年歐盟的損失可能達到 1,200 億歐元。菲佐也表示,斯洛伐克可以對烏克蘭採取對等措施,特別是停止向基輔提供備用電力。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