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今年一月底時給人拍到的09IIIB型潛艇試航照片。帆罩設計相當獨特。(網絡圖片)
近日,一長拍自葫蘆島渤船重工造船廠的衛星照片引起人們注意,因為照片中渤船重工舾裝碼頭上多了兩條核動力潛艇,而且其正在加裝垂直發射筒。這種發射筒幾乎就是新世代潛艇的標配,美、俄新核潛艇和部分新世代常規潛艇都已加裝。這種發射筒對於部署反艦、對地攻擊用巡航導彈,甚至高超滑翔武器都相當重要,且可大幅加強潛艇遠程打擊能力甚至航空能力(指用垂發發射無人機上)。不過很奇怪的是,外國一些潛艇「專家」似乎一口咬定這是現時全速生產中的09III某最新型號(後面會稱呼為09IIIB)。這就有點奇妙了。
上兩條是現在似乎安裝垂發的09III不知名型號,下圖是最新流出的09IIIB衛星照。最上面一艘潛艇的影子,似乎仍明示它仍有拱背和更傳統的帆罩,且與最新09IIIB雖然有同樣長度,但細節不同點很多。至於是否有更多垂發而不只12顆,暫時還不知道。(網絡圖片)
由照片比較、尤其由倒影去看,反而疑點愈來愈多。由帆罩倒影去看,兩者外形明顯不太一樣,上圖的比較照中,下面那艘相信是09IIIB第七或八號艦及其帆罩倒影,雖然陽光角度不同,但仍明顯見到圓潤且近乎梯形的構形,和已出海試航的新09III改良型一致且和各國構形都不一樣;但由最上一張的倒影來看,明顯比較接近09IIIA型的外形。另外需要留意的是,09IIIB首艦據信是2022年5月下水,但這三年來從未有衛星拍到它們在舾裝碼頭舾裝,有可能所有下水舾裝工作都在有蓋船場中進行。
其次,幾種半官宣都指出09IIIB的垂發應該是2X8或3X6的構形,而且中間彈艙 / 起居艙位置與內構也有所更動,甚至為了裝備更多垂發,連原有小拱背下面的拖曳聲納絞盤及儲存箱都給移走它處,為何裝垂發的新潛,拱背好像仍然存在?
09IIIA型已知三種形態,中間是早期型可能只有兩艘,後面的平台沒有做過整流處理。後兩型中最上一張,應該是現時量產最多的一個子型(三艘),另外最下一張09IIIA,其拱背明顯稍高但較短,原因不明。
再者,若果最上面兩艘09III是最新型,在工廠翻修 / 下水後內部舾裝的階段吃水通常淺得多,這吃水卻仍見不到任何泵推的痕跡,就十分詭異了。而且回看2015年3條09IIIA(最初三艘?)下水舾裝時,同樣見到相約位置有個沒有任何裝備的平台,而這個平台在建成後已被外殼隱去。我們已知09IIIA帆罩後方稍凸起處是裝了拖曳聲納的絞盤及儲存箱,但絞盤佔地沒特別大的話,後方應該還有空間。本人不排除這個平台原本就是垂發的預留位置,只是當時解放軍潛射垂發尚在研究中,萬不得以的情況下只好先留著個平台來預裝。
相比於現時尚在大修的兩條09IIIA型,2015年給拍到的09IIIA早期型(可能也是和上面其中一艘是同一條船)給拍到在相同的裝設垂發位置有個平台。這很可能就是預留裝設垂發的小平台。(網絡圖片)
由此評估,是次好像在「裝垂發」的09III型核潛,似乎是正在進行改裝 / 中期性能提升的09IIIA型的早期型號。事實上,之前09III型的中修很多時都變時間較長的改裝工程,而且工程完成後性能上會有不少提升,例如09III兩條原型艇在2010年代中期的改裝中修改了帆罩外形及加裝吸音瓦,甚至連排水口都似有改動,噪音水平就低了一個數量級。事實上,就連09I型都試過這樣的大規模修改(長征3號)。這是由於除這兩三年外,中國海軍核潛艇過去產量一直較低,但最近十五年海軍技術加速相當快,海軍要快速實現新的潛艇技術應用,似乎也只好利用中修的時間改裝原設計與加裝新裝備。
圖上最頂位置是09III初期型潛艇及其中一艘改裝艇。部分研究者認為是母型和另建的子型,不過09III初期型兩艘在2015年後已絕跡,能見到的都是有改過帆罩外形但沒有拱背、排水口外形差不多的兩艘09III,所以這很可能代表兩艘初期艇都已修改帆罩外形及已進行改裝。另外09I的三號艦(403/長征3號)亦曾在2000年代進行改裝,加裝消聲瓦之餘也把排水系統改成潛水後可關閉的樣式。
美國海軍核攻擊潛艇用的APM模組發射器,除可裝巡航導彈外,還可裝三發CPS高滑導彈。中國海軍核潛似乎仍未有這種複合發射器,但若垂發井結構仍是採用850同心圓大垂發的規格,那要裝用鷹擊21之類的重型高超反艦 / 對地攻擊彈也不是問題。(網絡圖片)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