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石琪﹕粵劇武打、迷情與跨界 《新武俠》《蝶影紅梨記》《阿茜的誇啦啦救國夢》

2025-03-10 16:39:16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503102《新武俠》、《蝶影紅梨記》、《阿茜的誇啦啦救國夢》宣傳海報

彭美施策劃出品的《新武俠》粵劇折子戲,杜詠心編劇,韓燕明武術總監,上月尾在西九「戲曲中心」演出了四晚,照例爆滿。——今次跟2022年《武俠》同樣在武打和俠義中,兼有情仇恩怨,而劇目完全不同。

上次《武俠》有六個折子戲,忠:「楊宗保魂斷金山」,義:「關公送嫂斬六將」,勇:「趙子龍勇救阿斗」,智:「周瑜赤壁建奇功」,俠 :「多情種花前遇俠」(即《紫釵記》之黃衫客義助霍小玉),情:「風塵三俠結義情」。

《新武俠》有四個折子:《劍膽紅袖除奸宦》、《展昭決戰白玉堂》、《虎俠智擒一丈青》、《陸遜勇闖八陣圖》。

近半世紀的香港粵劇,顯著側重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的情緣,尤其常演唐滌生為白雪仙、任劍輝編撰的「仙鳳鳴」戲寶,較少武戲。其實南派.北派武打和翻筋斗、拗腰、舞髮、水袖等功夫功架,也很受戲迷歡迎,甚至略為施展,觀眾便紛紛鼓掌。後起之秀(特別是來自內地的)較多武打訓練,亦多了香港本地的新進龍虎武師,《武俠》與《新武俠》正好讓他們大展身手。

另一可取之處,是這些折子戲都改編傳統故事,往往曾經家傳戶曉,現在不再流行,老一輩也可能久違失憶,很應該重溫和活化。現在很多香港人熟知日本動漫和美國超級英雄,對金庸武俠也不大捧場,或許以為古老的「哪吒」 完全過時,那知內地《哪吒》動畫大破票房紀錄,令國際驚奇。

我是資深長者,但《新武俠》四個折子都陌生,很佩服彭美施和杜詠心搬演出來。《劍膽紅袖除奸宦》,由梁非同、曉瑜、梁燕飛飾演三個俠女,合力刺殺奸惡宦官(梁瑋康演)。我不知故事來源,觀感是三位女演員都有才有貌,能文能武,可見現在粵劇新進演員甚多,不再熟口熟面。

《展昭決戰白玉堂》的展昭和白玉堂,我當然自小知道。今次由梁兆明、王志良主演,說他倆是石達夫(黎耀威演)門下的師兄弟,跟我所知《七俠五義》「御貓」和「錦毛鼠」鬥法大異,不知出自什麼版本,未夠精采。

之後兩折進入佳境。《虎豹智擒一丈青》源自《水滸傳》,陳紀婷飾演「一丈青」扈三娘,展現刀馬旦的美麗與武藝。符樹旺演「矮腳虎」王英,被她戲弄而又生情,帶來喜劇感。莫華敏演「豹子頭」林沖威武有型,很突出。

壓軸的《陸遜勇闖八陣圖》,是《三國演義》故事,李龍飾演東吳都督陸遜,陷於孔明佈下的八陣圖迷宮,被廖國森演的孔明岳丈救出,還有宋洪波、 梁兆明披甲合演。此折最出色是兩位資深老倌,李龍現已變為豆沙喉,像舊時麥炳榮,好在老練有勁,別具吸引力。廖國森就一直保持好戲好唱腔。

此外,用移動石型道具表現八陣圖變幻莫測,加上投映景像,效果可觀。整體來說,《新武俠》武術設計比《武俠》豐富多變,武師們翻騰出色。主角們對打就有熟練亦有生硬,大概排練時間有限,京劇北派擅長的「出手」踢槍絕技就難免簡化。如果在數人圍攻之下做足拍槍、挑槍、踢槍、虎跳踢槍、前橋後橋踢槍、烏龍絞柱踢槍、連環起跳踢槍,難度很高。

希望《武俠》系列折子戲繼續下去,一次比一次好看。

也在「沙田大會堂」 看了《阿茜的誇啦啦救國夢》,此乃毛俊輝又一次跨界試驗,把話劇與粵劇、時裝與古裝、真實與幻境結合起來,把西方作品改為中國故事。

原著是德國戲劇名家布萊希特Bertholt Brecht 的1942年劇作《茜蒙瑪沙的幻像》(The Visions of Simone Machard),當時布萊希特逃離納粹德國,輾轉流亡於歐洲、蘇聯和美國。

毛俊輝在場刊說明,此劇「原本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當德國入侵法國時,一個小女工幻想自己是聖女貞德,嘗試做救國女英雄。我將它改編成中國抗日戰爭時,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女工,發夢自己成為楊家將故事中的柴火丫頭楊排風,為救助受難的老百姓而與敵人對抗。」

於是,茜蒙瑪沙變為阿茜,梁非同飾演,一時是話劇中純真可愛的小女工,一時是粵劇中做了女將的楊排風。最後她燒了老闆的汽油庫,以免日軍坦克奪取。合演的李秋元、符樹旺、吳立熙、梁振文和白雪梅等,同樣時裝古裝交替,有講有唱。粵劇方面由毛俊輝與黎耀威合編。

其實與粵劇有關的香港舞台劇不少,杜國威編劇的《虎度門》《南海十三郎》和《劍雪浮生》都很著名;陳敢權編《一頁飛鴻》也是佳作。——毛俊輝早已導演過《煙雨紅船》,何冀平編劇,陳寶珠主演。——近年李居明的時裝政治粵劇《毛澤東》《特朗普》《四人幫》《鄧小平》等亦有話劇元素,也有中有洋。

《阿茜的誇啦啦救國夢》則正式把話劇與粵劇並列,真幻交織,洋為中用,實驗性更強。只是尚未盡情發揮,應可更大膽奔放帶來驚喜,現在就限於中規中矩。——演出方面最可觀是梁非同,以及白雪梅客串演高老太和皇太后。

這次是「賽馬會毛俊輝劇藝研創計劃」的終結製作,上次是去年龍貫天、鄧美玲合演《平貴,我在等你》,玩轉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經典故事,梁心怡和黃成彬助陣。

毛俊輝亦曾為「香港藝術節」合作《情話紫釵》《慈禧與德齡》《百花亭贈劍》和《毛俊輝‧粵劇情》。2023年的《毛俊輝‧粵劇情》有三個折子戲,洪海、曉瑜合演《蝴蝶杯之藏舟一夜》;衛駿輝、林芯菱合演《孝莊皇后與多爾袞之密誓背後》;王志良、林穎施合演《蝶影紅梨記之我的窺醉》,後者還有局部現代戲,圖書館舞台設計很新頴壯觀。

說起來,唐滌生的《蝶影紅梨記》是我重看過最多次數的舞台粵劇,每次不同組合。才子趙汝州與名妓謝素秋從未見面,單靠通信定情,弄到生離死別,劇情無疑十分牽強巧合,但演到「窺醉」就必然動人。

最近我又看了「鳴芝聲劇團」「告別新光」 演出《蝶影紅梨記》,蓋鳴暉與梁心怡合演。梁心怡功力不及吳美英,其開朗外型演喜劇似乎好過演悲情,勝在新進當紥,唱做和身手都有水準。這次演謝素秋也惹人好感,到了「窺醉」唸詩的戲肉,正好化悲為喜。蓋鳴暉的激情演出,當然照例令戲迷叫好。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5-03-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