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看我今天怎麼說》預告片擷圖
黃修平導演這部新片,好評甚多,還使鍾雪瑩榮獲「影后金馬獎」,確屬難得的佳作。我認為是黃修平執導以來最好一部。(黃修平 之前名作:《狂舞派》2013、《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狂舞派3》2020。—— 《狂舞派》獲頒2014 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新晉導演」)
銀幕上以聾人為題材並非很多,但歷來也不太少,不算難得。難得的是完全不落俗套。大家知道,拍攝身體或神智「不大正常」人士的故事,包括癱瘓者和絕症者,很易過於煽情。此片不但避免了炮製慘劇,還把聾人在現代開明社會的處境拍得相當真切,至少表面上不受歧視和欺凌,獲得福利照顧,亦有科技輔助。然而他們處於「正常人」世界,怎樣適應?始終難關重重。
鍾雪瑩在《看我今天怎麼說》飾演女主角,自小耳聾,好在學懂讀唇說話,在正常學校讀到大學。她裝了人工耳蝸,能講中英文,成為「精算師」 畢業生,當上「人工耳蝸大使」,並且被大機構錄用。她聰明可愛又勤奮,普遍認為是幸運兒。
劇情描述她與兩個失聰青年男子的關係。吳祉昊飾演另一「人工耳蝸大使」,能言能畫精通電腦又懂手語,他聰明能幹,跟女主角好像金童玉女。—— 游學修飾演他的死黨好友,反叛好動,是潛水高手,不愛讀書,做了洗車工人。
兩男一女當中,游學修的「大隻佬」角色似乎低微,然而性格最強,毫不自卑。他充滿自尊,以聾人為榮,活用手語自由發揮,不學說話,甚至抗拒人工耳蝸。
片中這三人經常結伴玩樂。自幼被母親禁學手語的女主角,還跟游學修學手語,學濳水。三角關係發生微妙變化,玉女到底喜歡誰?死黨會不會變成情敵?—— 此片細節豐富多采,大牌檔玩手語、潛泳看珊瑚,拍「人工耳蝸宣傳片」,而至大機構工作情況,都生動貼切。
尤其顯出女主角雖受大機構禮待,但也使她深感自己「不正常」,唯有做花瓶而不受重用。—— 游學修苦心要考潛水教練執照亦碰上阻滯,他與她逐漸「同病相憐」,她亦要做到聾人自尊,認同手語才是自己的語言。
《看我今天怎麼說》的片名,關鍵在於「看我」用手語說話,不是聽。全片的心理描寫很不簡單,強調自尊心很重要。不過,我覺得劇情在這方面有些偏頗,好像認為聾人應該用手語,不應「強迫」他們遵從「正常人」標準學聽學講。
我的觀感,是聾人活用手語當然好,普通人學學手語和其他身體語言亦好,不必全靠口語和文字。但聾人學聽學講,裝上助聽器,顯然有利於日常生活和工作,正如肢體殘缺人士裝義手義足,不應抗拒。
助聽器要花很多錢,植入人工耳蝸尤其昂貴,據報香港費用要二十萬元或以上,維修換新也往往要十萬元,不是每個失聰者家庭都付得起。但無論如何,醫療科技發展好處很大,或可使世界再無盲人聾人跛手跛腳人,與是否自尊無關。—— 其實游學修角色 極力想做潛水教練,但如果只懂手語,就只能教聾人,不能教普通學生,他的性格太偏激了。
至於女主角的情況,構思可能局部來自香港一個真人實例:2008年李菁自殺事件。—— 在香港出生於內地新移民家庭的「自幼因病失聰」 的聾女李菁,聰明勤學能講話,在常規學校也經常考第一,還曾作為「交換生」 入讀美國中學,又是 中國象棋和西洋象棋得獎選手,回港讀大學。—— 然而李菁畢業後求職困難,只能兼職教導聾童,她二十六歲跳樓自殺而死。—— 家人發現她用紙盒裝起全部優異成績表、畢業證書、各式獎項,然後在盒蓋用大字書寫 「垃圾」兩個字。
鍾雪瑩飾演的女主角,沒有李菁那麼悲劇化,但也深感在大機構沒有前途,終於做了手語翻譯員,在聾童學校工作。
實際上,三人當中吳祉昊角色最正面,最不偏頗,而且他本身是聾人,懂手語又學到能聽能講,演得很生動。—— 不過此片比較注重游學修的反叛角色,吳祉昊變了第三者。
雖然未夠完善,總之《看我今天怎麼說》優點甚多,肯定是值得捧場的佳作。三位主演者都好,特別是鍾雪瑩,做到清麗動人,繼《填詞L》後又一次表現出色。
回顧一下我知道的聾人電影,多屬遠年舊作,當今影迷未必熟知。—— 首先要提我沒有看過的1948年美國名片《心聲淚影》(Johnny Belinda),珍蕙文Jane Wyman飾演聾啞女主角,得到「奧斯卡影后獎」。當時她的第三任丈夫朗奴‧列根 Ronald Reagan也是影星,不及她出名。幾十年後,列根當上美國總統,但第一夫人不是珍蕙文,因為早己離婚,各自嫁娶了。
1962年《苦海奇人》(The Miracle Worker),是美國大導演阿瑟‧潘Arthur Penn揚名之作,取材真人真事。描述失明失聰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童年時怨憤頑劣,被弱視女教師苦心教導。安‧賓歌羅馥Anne Bancroft飾演女教師得「奧斯卡影后獎」,Patty Duke演童年海倫. 凱勒得「最佳女配角獎」。
另一必須提及的美國片,是1986年《無言的愛》(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本身失聰的女主角瑪莉‧麥連Marlee Matlin演聾女,成為「奧斯卡影后」,是首位得金像獎的身障者。她曾與該片男主角威廉‧赫 Willian Hurt結婚。威廉‧赫早已憑1985年《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得過「奧斯卡影帝獎」。
香港老影迷或會記得1961年日本片《同命鳥》,松山善三導演,高峰秀子和小林桂樹飾演一對聾啞男女主角,還有 加山雄三合演,十分寫實感人,當年叫好叫座。
1961年香港拍出國語片《無語問蒼天》,尤敏演聾啞女主角,男主角是雷震。此片由羅維導演,張徹編劇。幾年後張徹成為武俠片大導演。—— 後期張徹耳聾了,交談時他開口說話,我們要用筆對答。—— 記得香港「行山界」 大前輩,創辦《山海之友》的李君毅老師晚年同樣耳聾,大聲說話,還笑說和他筆談的人,會被旁觀者以為是啞子。
台灣方面,1965年李行導演了《啞女情深》,王莫愁、柯俊雄主演。—— 近年也有台灣名片《無聲》,這是女導演柯貞年之作,取材台南「啟聰」聾啞寄宿學校的性侵犯醜聞。—— 還有2023年王禮霖導演的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在世界各地得獎享譽,台灣男星吳慷仁飾演聽障失聰男主角,得獎甚多,包括「金馬影帝獎」。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