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賣碼頭一事關寒門子弟屁事

2025-03-24 16:43:48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25 10:35:59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香港貨櫃碼頭全景。(香港海運港口局圖片)

長和「賣碼頭」成為近日社會的爭論點,筆者本來不想討論這個問題,不想討論的原因在本文後會論說,但近日卻有多位朋友和家人問我這問題的看法,我也避不了,只能回答。

最先與筆者主動討論「賣碼頭」的是同為評論員的寒柏。寒柏的基本觀點是傾向以商業交易的角度來看這筆買賣,他給出數據指,長和是有債務壓力的,而碼頭業務盈利少,所以賣碼頭以減少債務壓力是合乎商業決定。之後,寒柏就把與我討論時的觀點,在《堅料網》發表了題為《從另外一個角度談長和「賣碼頭」》一文,有興趣的讀者以找來看看。

不久後,我和一位任職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的朋友食午飯,他又問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因為我基本認同寒柏的觀點,所以我都是以寒柏所講的觀點回答,但加了一些我個人的補充:長和在下「賣碼頭」決定前應該先和北京溝通。

該朋友就答我,交易時間很緊迫(未必有時間進行溝通),我就表示該買賣涉及國家利益,雖然是「商業交易」,但如果事先知會北京,甚至表明自己有減債壓力,有難言之隱,北京就可能有其他想法,或有所準備,事情就不會如此。

我再補充說:你是財務總監,你都明白做生意做到這麼大,就不只是只看經濟還要看政治,當初長和買碼頭時,我看到的新聞稱長和能把巴拿馬運河兩邊碼頭都買齊,如果無美國批准怎可成事?當時就可以看到長和同美國政壇的關係啦!

到前兩天,我的前區議員老爸又問我這個問題,今次就刷出火花了。他和現今社會主流的看法一致,認為這筆交易是出賣國家利益,某人賣國,應以《國安法》和《反壟斷法》阻止交易云云。我再跟他重述寒柏的論述,火花頓時四淺,我老爸堅決反對這是商業行為,而是出賣國家利益。就此,我作出了以下回應:

政治和經濟根本密不可分,愈大的生意,就愈密不可分,所以為何愈有錢的人愈要鑽研政治。而資本家當然是親資本主義啦,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才是他們的根本利益,何況當年暴亂時有「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之語,為何相關部門會毫無準備?毫無預演?又或者為何事前收不到風?完全相信一些和你政權階級屬性對立的人?

這二十年多來,香港政治上不斷重用富二、三代,讓他們進入政府諮詢架構。先前,寒門布衣還可以直選來晉身政治,入政府諮詢架構,現今,條路雖未斷絕,但卻收窄了,甚至有阻塞,現在大發雷霆,只是毫無心理準備下的情緒反應。引用《國安法》和《反壟斷法》去阻止此單本港公司和外國碼頭和外國公司的買賣,涉及域外司法、長臂管轄,這和美國的域外司法、長臂管轄有何分別?

目前國家戰略正是要維持國際原有規則,維持原有國際體系,貿易衝突訴諸世貿,國家間武力衝突以聯合國機制解決;發展一帶一路,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大方向、大方針。現在,為了「賣碼頭」一事,引用《國安法》和《反壟斷法》,以域外司法、長臂管轄方式解決,世界上其他國家會如何看待我們?我們要犧牲外交的道德高地形象來阻此交易?另外,現今國家發展戰略,特別是AI,新質生產力發展和香港轉型發展,都需要海外投資,這樣做會讓海外投資者忌諱,阻礙資金流入,破壞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在對美的搏奕上可能更不利。

說到此,老爸只是回了一句:是啊,現在連委任區議員很多都是富二代、富三代。重用人,又被人出賣,這些有錢人的買賣,關我們這種布衣小民什麼事,就是筆者不想討論這個問題的原因。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出自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門閥世家把持朝政,直至武則天重用寒門子弟,樹立新風,革除時弊,改革突破,上承貞觀,下啟開元,讓中國在當時的國力更上一層樓。

有錢人的買賣,筆者無興趣,聽聽容祖兒的《武則天》好過!

本文作者:無雙直傳(劉礎慊),學研社成員,法學(國際關係)碩士,著有《全球化多面體 我們如何面對》一書

發佈於 博評
By 2025-03-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