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夯實發展安全根基

2025-04-15 09:40:36 最後更新日期:2025-04-15 10:11:0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2504151政府新聞處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4月15日於本港多份報章刊登文章紀念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他在文章中強調國家安全對香港及國家發展的關鍵作用,闡述特區政府在宣傳教育、法律建設及應對安全挑戰方面的努力,並呼籲全社會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國家安全教育日意義重大

李家超於本港多份報章刊登題為「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夯實發展安全根基」文章,文章開首指出,今天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適逢《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一周年,具有重要意義。他回顧,2014年4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並於2015年7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他表示:「香港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每年通過此日子舉辦活動,推動全社會參與維護國家安全。」

全面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

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致力於國家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實現四大目標﹕

「提升國家安全意識」,他指出,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舉辦多元化宣傳活動,促進市民認識國家安全與個人生活的緊密聯繫,成效顯著。不同機構、學校和企業積極參與,活動形式豐富多彩。

「普及國家安全知識」,李家超提到,特區政府設立國家安全展覽廳,通過實物展示、三維模型及立體短片,向市民和學生介紹「總體國家安全觀」及國家成就。自去年8月開幕以來,展覽廳已吸引超過60萬人次參觀。

「促進國安法治建設」,他強調,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顯著提升,特區政府亦持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共同維護國家安全」,李家超表示,政府培訓近3000名地區國安導師,發展青年國安大使,並安排學生參訪內地國家安全項目,推動國安信息傳播至全港十八區,至今已惠及超過12萬名市民。

築牢國家安全法律屏障

李家超在文章中提到,去年三月,特區政府與立法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形成互補,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家安全法律基礎。他引用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強調:「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香港面對的安全挑戰與應對措施

李家超分析,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面臨多重國家安全挑戰,包括外部勢力干預、反中亂港分子抹黑攻擊、本土恐怖主義及孤狼式襲擊等風險。他提出四項應對措施: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深化「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提升應急處變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完善法律與執行機制,包括修訂《職工會條例》、優化公務員紀律機制及更新國安教育課程框架。推廣全民國安教育,運用科技及跨媒體方式,鼓勵家庭參與,提升社會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性。

香港的責任與使命

李家超在結語中強調,香港須把握「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拼經濟、謀發展的同時,竭力維護國家安全。他表示:「我們要持續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以下為文章全文﹕

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夯實發展安全根基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今天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5周年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生效一周年的日子,意義重大。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國人大常委會接着於2015年7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地位,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16年4月15日是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全面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做好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共同維護國家安全,自2020年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後,每年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舉辦系列活動,推動學校及社群參與,目的包括:

第一,提升國家安全意識。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促進市民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國家安全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過去兩年,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得到大幅提升,除了特區政府每年圍繞4月15日舉辦大型宣傳活動外,不同社會機構、地區團體、學校、企業紛紛響應,分別舉辦豐富多彩活動,效果良好。
第二,普及國家安全知識。特區政府首次設置了國家安全展覽廳,通過實物展示、三維模型、立體短片等介紹國家成就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和意義,有效提升市民和學生對20個國家安全領域,以及傳統安全如政治、軍事、國土等領域和非傳統安全如經濟、金融、文化、科技、網絡、數據等領域的認識。展覽廳去年8月開幕至今,參觀人數已超過60萬。

第三,促進國安法治建設。特區政府持續完善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建設,做好國家安全相關法例的解說,自《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後,市民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的意識大幅提升,相關法治觀念進一步加強。

第四,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特區政府培訓地區國安導師、發展青年國安大使、安排學生到內地參訪國家安全項目,促進地區領袖、青年和學生主動承擔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積極向全港18區傳播國安信息,在社會形成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良好氛圍。地區國安導師培訓自去年11月啟動後,已有近3000名地區領袖接受訓練,繼而向超過120,000名市民傳播國安信息。

築牢國家安全法律屏障

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特別明確了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
去年3月,特區政府與立法會共同完成了等待26年8個月19天的光榮歷史使命,履行了《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渾然一體、兼容互補,築牢了香港維護國家的法律屏障,構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安全根基。

香港面對的安全挑戰和應對措施

世界百年未見的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地緣政治局勢日趨複雜,局部地區衝突頻繁,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不穩定因素增加,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風險變化莫測,外部勢力干預滲透,竄逃海外反中亂港分子肆意抹黑攻擊,潛藏在港的破壞力量煽動矛盾,製造對立、「軟對抗」,破壞團結,本土恐怖主義和孤狼式襲擊等威脅不容忽視,我們必須全面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繼續與社會各界共同做好應對國家安全挑戰的準備:
第一,要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深化落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
第二,深入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鞏固提升應急處變能力,切實維持社會穩定。
第三,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修訂《職工會條例》,進一步優化公務員紀律機制,更新《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第四,深入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以新穎方法,通過跨媒體應用,配合科技,鼓勵家庭共同參與,提升社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氛圍。

總結

中國式現代化正以堅實步伐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香港要把握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在全面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同時,我們要竭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持續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安全根基,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發佈於 時事政治
By 2025-04-1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