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編按:杜魯門號事故連連,有個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部署於紅海太久,而且承受高強度的作戰環境,船員過份勞累,並釀成不少的事故。(網絡圖片)
今年,美軍「杜魯門號」航母可謂流年不利,繼2月12日與商船相撞,艦長被解職後,3月以來,被胡塞武裝「重點關注」,發生多次無人機和巡航導彈襲擊。上得山多終遇虎,4月28日,「杜魯門號」急轉彎時,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及其甲板牽引車「意外墜海」,事故導致一名美國水手受輕傷。
編按:F/A-18E,是已服役廿多年的美國海軍主力戰鬥機,其性能(如加速性)因為要遷就航艦起降要求有所犧牲,已不若不少陸基戰鬥機,不過令人更擔心的是,由於其後續機F/A-XX的計劃可能要延後三年,F/A-18E面對陸續換裝的對手次世代陸基與艦載戰鬥機時,只會更加吃力。(圖片來自連結)
6000萬美元盡打水漂
這是「杜魯門號」航母今年發生的第6起安全事件,美國海軍通報稱,現場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杜魯門號」是為躲避也門胡塞武裝的襲擊而「急轉彎」,導致戰機墜海,這架成本超過6000萬美元的「超級大黃蜂」戰機,在海面打了個大大的水漂,就沉入海底。
美國海軍的聲明稱,事發時這架戰機「正在機庫受牽引移動,牽引車操作人員失去對戰機的控制,導致戰機與牽引車一同滑落海中」。聲明強調,「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及艦載航空聯隊仍保持全面作戰能力。
就在美國海軍這份聲明發佈前不久,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視頻聲明稱,胡塞武裝通過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紅海上的美軍「杜魯門號」航母及其所在艦隊,並成功迫使「敵艦」向北撤退。
編按:需要留意,這照片是事故發生後數天在互聯網撒佈的,但不代表是事故當時的影片,可見攻擊群中航母與一條作為護衛的伯克級進行小半徑轉彎,航母的轉彎半徑約500-600米左右。由於未見彈著位置,沒辦法確認是遭攻擊還是演習,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該架F/A-18E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甩下海的。(片段截圖)
將以上兩件事疊加,實在讓人大跌眼鏡,畢竟美國艦載航空兵擁有當今一流水平的裝備,最豐富的作戰經驗,最完備的交戰規則,相對其它國家來說,應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存在。然而強大的美國海軍,居然拿這支「拖鞋」武裝毫無辦法,還多次丟人羞家。
這幾年,美國海軍與胡塞武裝在紅海上演多次搏殺,雙方有來有往打得異常激烈,美軍甚至出動大殺器「B-2」轟炸機,一度給人一種穿越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海軍跟日本海軍大廝殺的感覺,但效果如同「大炮打烏蠅」,有力使不出。
編按:事實上,F/A-18E/F在幾天後也發生降落事故,一架F/A-18F降落時無法勾住著艦索,在降落跑道滑行直接墜海,幸飛行員及時彈射。然後作戰中又有F/A-18差點被胡塞的防空導彈命中,可說霉運連連。(圖片來自美國海軍)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實力上毫無疑問美軍是佔據上風的一方,但是鑒於戰略佈局需要,且受紅海地域限制,美軍無法火力全開,徹底壓制胡塞武裝。其實類似的局面經常在美軍身上出現,在全球干涉戰略要求下,美軍經常要遠離家鄉作戰,勞師遠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大忌。
何況在胡塞不斷滋擾的高壓之下,「杜魯門號」已經在紅海部署了4個多月,像這樣每天處於臨戰狀態,又不能放開手腳幹,無論是對士兵還是指揮員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編按:著名的中途島戰役,美國海軍的航空攻擊隊在到達預定海域時,曾什麼目標都找不到。不過剛巧當時日本海軍嵐號驅逐艦正驅逐附近的潛艇後高速追回艦隊,但就被攻擊隊發現並尾隨。之後的,就是大熟悉的歷史了。(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成功的「釣尾戰術」
胡塞武裝戰鬥力確實有一套,作為在也門幾十年戰火中誕生壯大的武裝組織,其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在宗教力量的加持下,能打且有信仰的武裝,任何時候都是一支不能夠小覷的力量。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胡塞武裝充分做到了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展示出其戰術上的靈活性以及韌性,把遊擊戰的精髓發揮到極致。在其控制的廣大區域上,胡塞武裝基本做到全民皆兵,各地都是戰鬥的發起點,特別是在戰爭成本控制上,做的也很成功。
編按:中小型無人機本身就體積小,速度慢,加之外殼很多時都以透波性很強的複合材料造成,事實上很容易隱藏在雜波中。故也成為釣尾戰術的重要工具。圖為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外形看著很像伊朗的Ababil-4。(圖片來自連結)
這次美軍事故,從戰術上來看,胡塞武裝學習戰爭的能力確實強。雖然他們沒有強大的電子偵查能力以及滲透能力,但是卻學會尾隨美軍返航戰機尋找美軍軍艦的本領,這一點就很值得玩味。
從技術上來說,美國海軍的防禦性空中對抗任務(DCA)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早在四十年前,美軍為了對抗飽和攻擊,開發出宙斯盾系統,這麼多年的打磨和演練,在這方面不會有太大的疏漏。技術層面看美軍的宙斯盾艦隊防空體系,抗飽和攻擊通道應該是夠的,簡單的無人機是無法突破的。
但這次卻被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偷襲進來,進而導致「杜魯門號」要作緊急規避的轉向機動,這只能說明,出現的漏洞極可能是人為的疏忽。造成這種事故的原因,是美國海軍過於托大,因為自二戰後從來,沒人能尾隨美國海軍的返航機,對其艦隊進行攻擊的,也就忽視了相關的防禦措施。即使那個曾經令美國發怵的「紅色海軍」,也沒有在真實的戰場上對美軍有過實戰。
編按:胡塞武裝機動發射車的彈道除了不會穿出大氣層外,和中程反艦彈道導彈也有一定的類似,在彈道末端也是有拉平 / 淺俯衝短距滑翔階段,並在此搜尋目標。之後再調整俯衝角度。(圖片來自連結)
誰在為胡塞托底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美軍這次是托大導致的疏忽,胡塞武裝這種找漏洞的能力似乎太強了。要知道打擊航母,最重要就是解決發現目標的能力,你必須知道敵人艦隊在哪裡,胡塞武裝這次採取無人機尾隨返航飛機的戰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無人機跟隨噴氣式戰機的難度之大可以想像,這種偵察能力非一般國家所能做到的。
現在胡塞武裝莫名其妙就解決了偵察手段問題,而且還擁有與偵察手段相匹配的遠程打擊武器,所以才能夠打出這種戰術,這裡面的東西更值得思考:究竟是胡塞武裝太強大了,還是美國海軍退步了?
編按:可能是現時伊朗威懾能力最強的Fattah-1高超音速中程導彈,採用固燃火箭推進及機動發射,反應速度很快,雖然仍未證實是否可在內大氣層高超 / 高超多久,但帶末端突防引擎的機動彈頭就非常罕有,至少暫時未有充份證據顯示中俄(甚至美國)的機動彈頭有這種能力。(圖片來自連結1)
這幾年在對美的戰爭,胡賽武裝利用各種低成本的武器打擊美國,無人機、無人艇、火箭炮,即使是彈道導彈也是最廉價的,這些裝備都在大量的消耗美軍的武器,考驗著美軍防禦系統,並且折磨美軍士兵的精神,這讓美軍更是頭疼不已。
胡塞武裝的崛起,並非找到了「武林秘籍」,背後必然少不了大國力量的支持。二戰後的多場戰爭表明,在跟大國的對抗中,如果沒有另一個大國的背書,小國是很難支持下去的。為什麼美國和蘇聯會在越南、阿富汗這些地方折戟沉沙,而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卻可以順風順水直搗黃龍,這充分說明戰爭中另一個國家的輸血是多麼的重要。
編按:伊朗“沙赫德”-149無人欚,是一種長航時查打一體無人機,據所知胡塞武裝手上也有一批。圖片來自連結
越南戰爭美軍對越作戰,保持著1:20的傷亡交換比,這如果是兩個國家正常戰爭的話,越南早就潰不成軍了。而越南卻能一直頂著如此慘重的傷亡比,把戰爭打下去,除了越南勞動黨自己的動員組織能力以外,外部持續不斷的輸血至關重要。
1968年越南領導人黎筍堅持己見發起春節攻勢,結果以4.5萬人陣亡的代價,消滅了不到一萬人的美軍和南越軍隊,而且還把北越在南方潛伏多年的組織全部暴露。一戰幾乎斷送了北越政府的多年努力,但是這一仗卻成為了戰術上失利,但戰略上成功的典範。
究其原因就是北越政府雖然損兵折將,但是展示了極其強大的戰鬥力和韌性,美軍雖然頂住了北越的攻勢,但無休止的戰鬥讓美國國內更加厭倦這場戰爭,同時也讓南越政府軍失去信心和作戰力。
編按:需要指出,海上搜索敵人是不容易的事,但在紅海這種限制海域就不是了。在這種海域中,搜索相對變得更容易,艦船容易成為被集中攻擊的對像,而且防空線或海上隱絕都會被大幅壓縮。(圖片來自連結)
北越能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跟背後大國的支持力度分不開,各種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支持,部隊的訓練甚至都能在其北方的大國境內進行,如此的支持力度美國如何能贏?
今日的胡塞武裝也一樣,最直接的支持來自同一教派的伊朗什葉派,所以才有了以色列打巴勒斯坦,胡塞就敢打美國的行動,然而,伊朗的支持力度畢竟有限,從胡塞宣佈解鎖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推測,在幕後還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的上三常之一。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