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學生「手搓」10公里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2025-05-28 12:50:07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62ec2493gy1i1uusecmxqj20ij0ndtev飛燕一號(科技日報圖片)

5月27日15時09分,中國首枚由中學生設計製造的10公里級氣象探空火箭「飛燕一號」火箭在青海冷湖騰空而起,1分鐘後,遙測數據顯示,火箭最高飛行高度海拔10555.7米,地面接收站成功收到計劃採集的氣象數據,火箭發射圓滿成功。

綜合《科技日報》、深圳《寶安日報》等媒體報道,「飛燕一號」火箭長度1.52米,直徑90毫米,總重12公斤,設計飛行速度2馬赫、射高8000米,由氣動結構分系統、航電載荷分系統、發動機分系統和地面站分系統組成。

「飛燕一號」頭部叫頭錐,最尖部使用不鏽鋼,下半部則使用耐高溫的電木;火箭航電放在頭錐里,用來監測大氣數據、火箭飛行姿態等;航電裡面還配有運動相機用來攝錄火箭飛行過程。

彈簧開傘裝置緊挨頭錐,彈簧的作用是將降落傘推出去,而降落傘又與航電相連,這樣既可減緩航電掉落的速度,也可通過航電內的GPS進行定位,確保正常回收。該裝置另一端便是發動機座,用來固定發動機,發動機直徑為82毫米,系由航天四院提供的某型號增雨火箭所用發動機。

火箭尾翼亦使用不鏽鋼,並進行了氣動剪切,非常鋒利,利於減小空氣阻力。

團隊主要成員來自深圳燕川中學

《科技日報》指,「飛燕一號」的研制始於2024年6月,由來自深圳、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中學生航天愛好者,開展集中學習、方案論證和設計。經過近1年的努力,按照火箭研制的規範流程,中學生航天愛好者系統完成了火箭的設計、實驗、加工、集成、裝配和測試等工作。

深圳《寶安日報》早前報道,深圳燕川中學火箭俱樂部參與了「飛燕一號」除火箭發動機外的全部設計、組裝與仿真測試工作。地面站控制軟件也是由該校學生開發,該系統可成功調用百度地圖和其他數據庫,實時接收火箭飛天的各種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和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周岫彬等專家為火箭團隊提供指導及把關。

346528 c8f0174d 6d49 4143 a030 f57a7c938664參與「飛燕一號」研製的中學生團隊與支持單位在火箭發射啓動儀式現場合影。(科技日報圖片)

據介紹,「飛燕一號」發射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指導,得到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燕川中學、北京錦繡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青海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等單位的支持。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25-05-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