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歐洲若欲劍指印太必須重做功課

2025-06-14 15:19:50 最後更新日期:2025-06-15 12:49:43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2023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新華社》圖片)

過去幾十年來,儘管世局發生嚴重變化,但是歐洲老牌殖民強權,從未忘情於重返亞太,重拾歐洲帝國主義宰制國際事務運行軌跡榮光。儘管歷經冷戰時期,必須仰仗美國支持營建北約抗衡蘇聯,但在蘇聯解體東歐多國向歐洲靠攏後,歐洲列強在美國率領下,利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全球反恐戰爭以及北非中東顏色革命,重嚐干預他國政局發展指點江山甜頭。

 

編按:2021年英國與北約航母打擊群。不過途中曾出現多艘英軍艦艇故障,需就地維修甚至由本土調動第二艘軍艦過來頂替,可見維護能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網絡圖片) 

過去十年來,歐洲列強拾起美國戰略牙慧,將亞太地理觀調整成為印太地理觀,並且積極拉攏區域內重點國家,對著北京高舉維護航行自由與維持區域和平大旗,多次派遣艦隊前來亞太海域示威,希望重振雄風力圖有所作為,但從歐洲強權領袖發言觀點,顯然對於地區戰略環境與政治情勢,必須重做功課。

5月30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受邀在香格里拉對話,成為此項安全與戰略論壇自2002年開辦以來,首位在開幕式發表論壇基調演講(主題演說)之歐洲國家元首;但是從馬克宏試圖將亞洲與歐洲加以連結,並且聲稱北京若不希望北約介入東南亞或是亞洲事務,就應明確阻止北朝鮮在歐洲大陸活動。同時更企圖將烏克蘭與臺灣相互類比,結果引起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強烈抗議。

kims boys in rushka 1編按:朝鮮出兵可能觸犯了歐洲的底線,但由現時看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只是俄國庫斯克州國境線內,未進入烏克蘭境內作戰。網絡圖片)

 

說實在話,當初因為北約不斷東擴,引起莫斯科嚴重疑慮並提出強烈抗議時,歐盟與北約成員國並未預期到俄羅斯將會採取軍事行動加以反制;2014年2月當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後,烏克蘭東部開始動盪衝突,歐盟雖然介入調停,儘管兩度以明斯克為名達成協議後旋遭撕毀,但歐洲各國面對莫斯科,其實並未浮顯太強烈威脅感。

但當2022年2月俄烏衝突全面升級後,在美國積極介入,認為此將成為拖垮俄羅斯良好契機,歐洲各國開始積極援助烏克蘭,並讓俄烏衝突延續至今。在此期間內瑞典與芬蘭加入北約,讓冷戰期間緩衝地帶不再存在,莫斯科與歐洲各國關係更加惡化,在此種情勢發展下,歐盟與北約成員國紛紛預言俄羅斯已經成為歐洲具體威脅,並有可能將在未來數年內爆發軍事衝突,此時吾人必須懷疑,當本身很有可能捲入戰火之際,歐洲列強豈有餘力還能對亞太區域指三道四?

465467A n2編按:今正恩雖然和父祖輩一樣都是獨裁者,但基於有留學西方經驗,他在外交上似乎比父祖輩更為強勢,而且任內戰略導彈及核武終於形成戰力,對外也更有底氣了。網絡圖片) 

 

回頭來看馬克宏極度天真地將中國大陸定位成北朝鮮宗主國,認為北京能夠完全約束北朝鮮對外政策,顯然就是完全漠視近年來雙方互動關係變化狀況,完全囚禁在自以為是所編織戰略想像空間內,與現實世界與真實狀況嚴重脫離。同時更自我膨脹到代表北約表達政治立場,自認巴黎可完全主導北約政策發展取向,所以才會向北京喊話,提出完全不可能兌現之交換條件,希望藉此透過北京影響平壤,約制其介入歐洲事務。

 

 465467A n編按:假設朝鮮真是中國的附屬國,為何宗主國會讓附屬國擁有可以倒過來威脅自身的戰略核武器?(網絡圖片)

 

 

其實北朝鮮派遣武裝部隊援助俄羅斯收復庫爾斯克,誠然是讓歐洲各國在內心不能接受亞洲國家介入歐洲事務,但歐洲強權並未公開提出抗議或是譴責,在相當程度上證明平壤在國際法理上,確實是沒有辦法讓歐洲強權挑出毛病;否則怎有可能逃過西方國家政府口誅筆伐高調譴責?

此時若將平壤依據其與莫斯科所簽訂條約義務,派兵前往俄羅斯參與軍事行動,胡亂將責任扣在北京頭上,顯然就是完全無法看出朝鮮半島情勢變化,更是低估莫斯科陷入俄烏衝突泥淖無法脫身之際,其實並未如歐洲所期待並且想像般,被西方禁運與抵制措施,搞到經濟崩盤金融瓦解社會動亂地步,而且事實上莫斯科尚有餘力處理其他區域安全議題,最後僅能透過想像串接提出詮釋,並讓槍口胡亂指向無關對象,最後變成子彈亂飛,卻曝露出本身無力施為無計可施難堪真貌。

dji matrice 30 bundle cover vertigo drones編按:事實上,由軍裝到防具,再到無人機,俄烏雙方都可以很輕易的由中方廠商買到,如果中方真的把心一橫全力支持俄國,不要說大量遠程火力或無人機供應俄國了,只要對烏軍FPV無人機斷供零件,烏軍戰爭能量都無以為繼。(網絡圖片)

 

其實不僅法國馬克宏總統會在推論北京與平壤關係上產生如此荒謬認知訛誤,就連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在2024年10月就職時,亦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歸咎於中國大陸提供支持與助力,完全是刻意忽視北京曾經多次對俄烏衝突重申過立場,並且對於俄羅斯實際佔領烏克蘭領土,從未透過外交管道承認其具有合法性。正是因為對此有所堅持,因此才能讓基輔從未對於北京政策與立場有所懷疑。

但是真正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呂特本人曾經在公開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對於中國大陸在過去幾十年來,未曾主動對外用兵歷史完全欠缺理解;並在訪問過程中顯現出對於印太地區戰略環境缺乏認識與充滿偏見。假若北約組織秘書長本身對於印太區域安全架構理解程度如此貧乏,怎有可能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完整資訊,並且依據理性達成最合宜決策?

編按: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27日在吉隆坡出席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新華社》圖片)

 

同樣就英國國防部在6月初所發表長達百餘頁之「2025戰略性國防總檢討」(The Strategic Defence Review 2025 - Making Britain Safer: secure at home, strong abroad)政策報告,在其針對印太區域所顯現認知狀況與所抱持價值理念內容,確實證明倫敦認識整個世局變化以及印太區域戰略環境實際翻轉狀況相當失實,特別是對東盟地位與所具備戰略價值,更是存在嚴重脫節現象。

更值得注意關鍵在於倫敦政治高層仍然認定本身主觀意願,可與安全情勢客觀條件抗衡,並且扭轉國際社會整體態勢運轉軌跡。在美國川普總統明確顯現出,其對於動用武力干預他國缺乏興趣,歐洲強權卻顯現出希望在印太地區有所作為,但是歐洲各國政治領袖卻並未察覺,本身對於印太地區存有嚴重謬思與偏見,歐洲社會政治菁英亦是完全不能理解,歐洲若是真想動用武力劍指印太,顯然就必須重做功課,否則未來發展前景絕不樂觀!

 hq720 2編按:意大利有意在2040年發展核動力航空母艦,計劃有點嚇人。雖然現時意大利算是北約歐洲部分造艦最強的國家,但核動力母艦也未免太跨張了。更有甚者,意大利國力是否能維持一艘中重型航母?再講,就是法意兩國能構成印太水力歐洲海軍的存在力量,屆時東亞的海空軍發展,又會怎樣?尤其中國海軍的發展,是歐洲人能應付得來的嗎?圖為意大利現時最大的大甲板船迪里雅斯特號兩棲攻擊艦。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5-06-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