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美國國防部圖片)
據美國《動力・戰區》網站6月18日報道,波音公司正在與「至少一個客戶談判」重建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生產線。C-17的生產線在2015年完成對印度空軍的交付後,波音便關閉及出售位於加州長灘的C-17生產工廠,若重建生產線,選址及生產設備的獲得都是艱鉅的困難。有消息指,有意向波音購買C-17的國家是日本。
《動力・戰區》的報道指,波音公司全球政府服務分部副總裁兼總經理捨格倫(Turbo Sjogren)18日在巴黎航展上證實,波音正與某國在復產C-17一事上進行早期意向談判。捨格倫在接受《謝潑德防務新聞》(Shephard Media)採訪時表示,復產C-17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作,反映出了這種飛機的實用性。他還補充說,還有其他幾個國家也表達了對新造C-17的興趣,不過他沒有透露這些國家的身份,《戰區》網站認為這些國家很可能並非C-17的現有用戶國。
目前,除美國空軍外,C-17運輸機還裝備了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和印度空軍,北約的多國戰略空運能力/重型空運聯隊也在使用C-17。就在上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訪美期間提出有興趣為航空自衛隊購買C-17想法,當時也有人猜測是否購買的是美國空軍使用過的二手飛機;此外,也仍不能排除現有C-17用戶國存在增購飛機的潛在需求。
另據《armyrecognition》網站19日報道,日本《朝日新聞》報道,2025年5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5月底訪美時向特朗普正式表達了購買C-17運輸機的興趣。這項在高層外交會談中宣佈的消息表明,日本有意大幅提升其遠程空運能力,並可能成為波音公司考慮重建C-17生產線的關鍵動力。
報道指,採購C-17對日本而言將標誌著其戰略機動態勢的重大飛躍。日本航空自衛隊目前運作的是川崎C-2運輸機,但該運輸機最大有效載荷約為36噸,只具備區域作戰性能,這使得其在重型或超大型貨物運輸方面能力較弱。 C-17將填補這一關鍵能力缺口,為印太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國防部署、救災和後勤任務提供洲際運輸。而且,C-17運輸機還能幫助日本實現與美國和北約運輸系統的互通性,這對於聯合演習和多國行動而言,無疑是重要的力量倍增器。
如果波音公司恢復生產,日本可能成為新造C-17的首要客戶,可能會促使其他美國盟國根據自身戰略需求重新考慮該飛機,此舉不僅將加強美日防務夥伴關係,也標誌著其他美國盟國的軍力量投射、戰備能力和區域威懾能力的更廣泛轉型。
C-17原為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設計及生產,1991年首飛隨後投產,至1997年波音收購了麥道並接管了C-17位於美國加州的長灘工廠。2015年,最後一架飛機交付客戶,此後,長灘工廠的生產設施閒置下來。2018年,波音出售原長灘工廠地塊,並在2019年由一家澳洲地產公司古德曼集團(Goodman Group)以2億美元的價格買下。
在2019年,美國空軍曾經考慮過增加3個C-17中隊來增強全球投送能力,但最終因無法實現而擱置了。若波音最終可以重建C-17生產線,就得另覓地方建廠。蘭德公司在飛機停產前的2013年就曾針對數年後重啓生產線的可能性進行過測算,報告顯示為實現再生產150架改進型飛機需要投入近80億美元,並判斷波音將放棄長灘工廠,另尋他處進行生產。
總之,重建生產可能符合波音為支持C-17機隊的「環球霸王綜合維持計劃」(GISP),如果重啓生產最終被確認,波音可能會重新評估升級版設計方案,以作為性能更強、效率更高的子型號,從長遠來看,美國空軍還在研究更多未來空運載具方案,比如翼身混合設計,來提供C-17改進型無法實現的更高生存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老舊的C-5「銀河」和早期服役的C-17機隊的更新要求將越來越迫切,而且美國空軍也沒有足夠時間等待下一代全新戰略運輸機(Next-Generation AirLift,NGAL)投入使用。更大的問題是,C-17機隊的使用強度遠高於計劃,從阿富汗到烏克蘭,許多飛機承擔了大量額外任務,一旦未來太平洋地區出現突發狀況,機隊則將面臨更大壓力且持續時間更長,許多依賴C-17的新能力,如貨艙投放防區外巡航導彈等任務。
美國空軍正在積極規劃「下一代空運能力」,期望在2040年左右服役以替代目前服役的運輸機,但受預算影響目前進展甚微。美國空軍前年曾透露,NGAL可能涉及一系列系統,而不是採購全新的單一平台。這包括用於取代C-5和C-17的戰略運輸機、用於短程運輸的戰術運輸機、以及用於短距離起飛和降落的潛在小型自主電動飛機,目標是實現空運能力現代化。波音已研究超過20年的翼身混合設計(BWB)運輸機概念方案能否成為取代C-5及C-17仍為未知數。(美國空軍圖片)
考慮到這些情況,在重建生產線資金來源有保證的情況下,美國空軍很可能樂於接受增購C-17的機會。不過報道也認為,能否成功重啓生產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五角大樓是否會下達新機採購訂單,而這又與國外客戶對全新製造C-17的需求強度密切相關,在這一點上,重建生產線一事是否可行仍然值得懷疑。
手機分享本文: